開網店創業例子

  很多在校大學生想進行網店創業,卻苦於不知道選擇貨源而行動不起來,有些雖有合適的貨源,網店門面裝修得也非常不錯,卻不懂推廣,以致長期門可羅雀,生意慘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重慶姐妹花創業開網店,開豪車送貨月入50萬

  2014年8月21日,都說重慶女人有三大特質:“漂亮、能幹、豪爽”。而居住在渝北區冉家壩的一對姐妹花,在她們身上,三大特質體現得淋漓精緻。32歲的姐姐周思邑、26歲的妹妹周子瑤,兩年前她們開始從事電商行業,短短兩年時間,他們的成績有目共睹,九個月前,兩姐妹創辦了工作室。開豪車送貨、喜歡跳爵士舞,近日,姐姐在微博上面向全球徵婚。記者走進她們工作室,為大家瞭解這兩姐妹的電商人生。

  創業之前,姐姐思邑也算得上是一個能幹的女強人,大學畢業後就到某國企工作,憑藉自己的努力,不到30歲便坐上了人事總監的位置,月薪兩萬的她讓很多同齡人羨慕不已。妹妹子瑤曾在重慶某著名房地產公司擔任置業顧問,銷售業績一直排在公司前幾名,收入了頗為豐厚。但是這樣的高薪生活並沒有阻斷姐妹倆的創業夢,她們下班回到家無時無刻不為自己創業夢進行著思維碰撞,在各個有可能的地方挖掘和尋找著商機。

  “我自己用的一些護膚品,會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漸漸的就有了一批忠實的粉絲”,妹妹子瑤通過玩微博而找到商機。微博粉絲特別喜歡她分享的一些護膚用品,經常會問這些東西是在哪裡購買的,想要叫她幫忙代購。“與其把她們介紹到其他地方去買,還不如我們自己做代理”,兩姐妹一拍即合,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嘗試。

  “剛開始很艱難,全靠微博粉絲給予的大力支援”,為了創業,妹妹辭去了置業顧問的工作,開始全身心的經營自己的小店。因為前期自己對電商並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拓展自己的客源,小店面臨著停滯的狀態。雖然管理網店耗費了很多時間,但妹妹還是堅持在微博分享自己的護膚經驗,就是這份堅持讓她的小店漸漸有了起色,微博粉絲開始購買她的產品,並且還自主的為她做起宣傳,小店的生意一天天紅火起來。

  隨著生意一天天做大,姐姐思邑也辭去了國企高管的工作,與妹妹共同建立了工作室來管理她們的小店,由於圈子廣、人脈大,在思邑的幫助下小店已經發展成了很大規模,工作室員工也增加到了四人,她們每月利潤超過50萬。

  在自己的努力下,姐姐還購買了一輛六七十萬的豪車,平時還經常開著豪車出去為客戶送貨。工作上的辛苦並沒有影響到兩人放鬆的生活,姐妹倆都表示自己並不是工作狂。

  在愛好上,兩人都愛跳舞,風格也完全不同。談話中稍顯文靜的妹妹選擇的是芭蕾舞,而活潑的姐姐跳的鋼管舞,兩人曼妙的身姿吸引了無數男人的眼光。妹妹子瑤的感情很穩定,今年就打算結婚。姐姐思邑覺得自己不能輸過妹妹,她要面向全球徵婚,如果遇到心儀的男士,可以立馬閃婚。

  案例2:徐洪斌 大四大學生開網店月賺20萬

  徐洪斌,正在寧波大學資訊學院上大四,稚氣未脫的他已經是一家貿易公司的總經理,開有月銷售額超90萬、利潤達到約20萬的網店,專賣嬰幼兒用品。

  租下兩幢別墅開網店

  鎮海區莊市街道光明新村,徐洪斌的網店就開在這裡,這裡的別墅都是當地農民的安置房,很多人家都有兩套,一套自住,一套出租,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每幢每年租金只有一萬元左右,多家網店都將“總部”設在這裡,徐洪斌的網店就開在兩幢別墅裡。

  徐洪斌帶記者走進其中一幢別墅,只見客廳裡放著一箱箱貨物,一位中年男人正在打包,一位婦女則在檢查貨物是否有瑕疵,還有幾個小姑娘正在跑來跑去照著單子配貨。

  客廳四周全是貨架,架子上放著各式各樣的嬰幼兒飾品,有動物造型的小包包,有印著卡通圖案的小太陽帽,還有嬰幼兒口水巾……

  客廳桌子上放著四臺電腦,一個女孩不停地敲擊著鍵盤,電腦不時傳出QQ的提示音。徐洪斌說,這是他的女朋友王千千,她是寧波大學商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大四學生,與自己休學創業不同,女朋友跟著他一起開網店,但沒有休學,馬上就要畢業了,而自己今年9月份得繼續去上大四,到時候網店就得女朋友管了。

  中年男人是王千千的父親,婦女則是徐洪斌的媽媽,兩人都是去年底來寧波給孩子幫忙的,幾個小姑娘是公司的員工。

  徐洪斌穿著一件圓領短袖T恤,當記者要拍照時,他媽媽催他上樓換了一件比較正式的襯衫。要和他交換名片時,他抱歉地說:“我沒有名片,因為我們開網店不用和客戶見面,生意都是在網上談的,用不著。”他給了記者一個QQ號,上QQ加他為好友後,發現他的網名很特別,叫“我不怕”。

  前三次創業沒賺到錢

  徐洪斌1987年出生於湖州,2006年9月,他考入寧波大學資訊學院計算機專業,剛踏入校門半個月,他就通過一家家教中介公司找到一份家教工作,在雙休日給家住市區的一位初三學生補課,每小時20元。後來,他又找了另外兩份家教,雙休日一家接著一家去上課,最多的時候,他雙休日要上16個小時的課,賺300元錢。

  這種“瘋狂”的家教生活大約持續了一年,徐洪斌發現做家教中介賺錢更輕鬆。上大二後,他就在寧波大學附近租了間房子,辦起了家教中介所,為了擴大家教中介所的影響力,他還在報紙上、牆體上釋出過廣告。做了半年後,他發現自己基本沒賺錢,開始淡出這個行業。

  徐洪斌的第二次創業是買賣二手膝上型電腦。上大二時,經朋友介紹,他購進了一批日本人淘汰的舊膝上型電腦,通過在校園論壇上發帖,他賣出了10多臺,每臺有200多元的利潤。

  賣完這批電腦後,徐洪斌開始在淘寶網上搜尋二手膝上型電腦,發現價格便宜的,便買下來,再賣給寧大的學生。但幾個月後,他發現這個行業錢也不好賺,因為二手膝上型電腦賣出後很容易壞掉,一出問題,買電腦的同學就會找到他,他得去修,很花時間,有時還得花錢給同學補配件。這次創業,也沒賺到錢。

  徐洪斌的第三次創業,則是倒賣書籍。有一次,他在鼓樓逛街時,發現一家書店的武俠小說很暢銷,而且價格很便宜,便以很低的折扣進了一大批,閒暇時在寧波大學附近擺起了書攤,但最終也沒賺錢,因為網路很發達,許多同學都會從網上購書,而網上的書很便宜。

  賺錢從第四次創業開始

  2009年3月,徐洪斌在淘寶網上註冊了自己的店鋪,剛開始賣一些名牌服裝的尾貨,生意很不好。無意中,他聽一位做嬰幼兒飾品批發生意的網友說,現在網上最好賣的是嬰幼兒口水巾一塊小小的三角布,上面繡著孩子們喜歡的圖案,圍在脖子上,既可以擦口水,也可以當裝飾品。

  他便試著進了一批,將口水巾的宣傳照片往網上一掛,立即吸引了許多年輕爸媽的目光,生意異常紅火。進價每條4元的口水巾,他在網上可以賣到10元,賺了一大筆錢。

  徐洪斌欣喜若狂,總結出一個規律:網上賣的東西,一定是實體店裡很難買到的,而且是愛上網群體有購買需求的。

  慢慢地,徐洪斌除了賣口水巾外,還賣嬰幼兒太陽帽、小揹包等。為了讓自己的貨物有吸引力,他開始頻頻進入國外一些嬰幼兒用品網站,高價網購來國外新款嬰幼兒飾品,再加入自己的一些思想,改造後打上自己的品牌,直接向工廠下訂單。

  去年9月,為了方便批量生產,他專門做嬰幼兒用品批發生意,不再零售,產品

  銷量大增。生意做大後,他經常早上4點多起床,前往慈溪勝山的布料交易市場進面料,再馬不停蹄地將採購來的面料送到工廠加工,以便及時出貨。

  如今,他的客戶主要是開嬰幼兒用品網店的零售商。徐洪斌自信地說,在全國嬰幼兒用品網上批發商中,他的銷售量已經進入了前10名,產品開始銷往國外。

  母親本希望兒子讀研究生

  當記者問起徐洪斌上大學剛半個月就去做家教的原因時,他的回答有些另類:“我天生愛賺錢,賺了錢就會有成就感。”

  據他母親介紹,從他出生起,家裡就不缺錢,父親是一位音樂教師,母親在當地一家企業工作,他是家中的獨子。他上大學後,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他能好好讀書,最好是研

  究生畢業,找一份機關或事業單位的工作。徐洪斌一入學就到處去賺錢,她當時並不知道,要是知道,早就制止了。

  直到2009年9月,她接到了兒子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兒子生意做得很好,學校也鼓勵學生休學創業,希望她能同意兒子休學開網店的事,她才知道,兒子除了唸書外,還在做生意。

  她實在心疼兒子,便幫兒子一起做起了生意。不久,徐洪斌女朋友王千千的父親也從台州老家來到了寧波,幫助孩子一起做生意。王千千的父親告訴記者,他原來是開服裝店的,最多時開有8家服裝店,受金融危機和服裝網路交易量大增的影響,服裝店生意每況愈下,去年年底,他關了最後一家店。

  王千千的父親告訴記者,10多年前自己剛開服裝店時,生意很火,但現在,房租佔去很大比重的實體服裝店越來越難開了,越來越多的客戶加入了網購的行業。

  從王千千父親的眼神中,彷彿看到一個商業時代的過去,另一個商業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