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業者的例子

  成功的創業事例能激發人們對創業的嚮往,也能提醒人們創業之艱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神奇百貨王凱歆15歲開始創業,身家已超千萬

  17歲女孩15歲在深圳創業,身家已超千萬

  前面80後勵志網介紹過《98後16歲女孩高二休學創業,神奇百貨APP已獲百萬投資》,這個95後女孩叫王凱歆,1998年出生,15歲開始創業,16歲高二休學,創立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9月,公司旗下電商平臺神奇百貨APP安卓版上線,2015 年10月IOS版上線。據媒體最新報道,半年時間個人資產已超千萬。

  2016年1月14日王凱歆參加北京一檔創業真人秀《我是獨角獸》時贏得在場所有投資人的肯定,以6000萬元估值,為其公司旗下的電商平臺拿到了1500萬元融資,被譽為“霸道女總裁”。

  圖為王凱歆以一身二次元裝扮參加真人秀

  在真人秀節目中,對於嘉賓關於“17歲能註冊公司嗎?”的疑問,王凱歆解釋,可以註冊公司,但法人是代持的,意思是說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大股東委派。她找的是她非常信任的人當代持法人,她自己是可以持有股份的。

  17歲女孩王凱歆的成功融資,被國內多家媒體爭相報道,同時也引發很多爭議。據瞭解,她所創立的電商平臺主要面對95後和00後,在真人秀中,她以時尚的裝扮、流暢的思維、出色的業績、面對犀利問題高超的化解能力,贏得了投資大佬的一致認同。

  記者電話聯絡到還在北京的王凱歆,她告訴記者,1500萬投資後期已追加到2000萬,很快將在北京開分公司。為什麼會在高二時決定退學創業?王凱歆說,不建議大家向她學,讀書、學習非常重要。目前她已經被一家國際商學院錄取學習CEO課程,計劃20歲之前出國讀書,繼續學習商業經營。

  王凱歆說,公司才成立半年,現有60多名員工,全部營業額超過1000萬元,使用者達到五六十萬,而她個人的資產也超過千萬元。王凱歆說自己初中學習成績不錯,高一後開始不愛學習,不喜歡單調的生活,成績也不咋樣,覺得課本知識不能滿足自己對新鮮事物強烈的好奇心。圖為王凱歆和她的團隊。

  王凱歆告訴記者,父母經商,家境普通,自己從小就愛做生意,喜歡賣東西。中學時成績平平,同學們都在追星,她卻整天琢磨各種商業模式,琢磨怎麼賺錢。上高二時,王凱歆通過觀察身邊的同學,發現95後消費市場巨大,卻沒有相對應的垂直電商。於是,她針對95後開始在QQ空間賣一些個性化的新奇產品。結果超出了她的想象,從中賺了好幾萬元。

  王凱歆覺得這是個大生意,於是決定退學創業,一開始父母堅決反對,甚至一度和她斷絕關係。她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從西安飛到深圳,這是第一次離開家獨自來到這麼遠的地方。隨後在一次創業大賽中拿到了首位投資人的投資,王凱歆的團隊平均年齡90後,如今取得不俗的成績。

  王凱歆在朋友圈中談到小時候父母的“刻薄”,造就了現在的自己。小時候父母非常嚴格,想要得到任何東西“都需要費盡心思”,那時“總是羨慕身邊的同學可以輕易就擁有一雙球鞋甚至一部手機”。

  王凱歆說,她覺得父母給她最寶貴的禮物就是“從來沒有讓我輕易得到任何一件東西”。因此創業後也非常拼,熟讀各種商業奇才的人物傳記,在員工心目中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團隊裡所有人都比我大,但我和他們相處很好。”

  從小做生意,天生愛創業:

  她從小就喜歡賣東西,小學的時候賣漫畫書給同學;中學的時候,王凱歆成績平平,同學們都在追星,她卻整天琢磨各種商業模式,琢磨怎麼賺錢。高二的時候,16歲的王凱歆通過觀察身邊的同學敏銳的發現了95後消費市場巨大,卻沒有相對應的垂直電商。於是,她針對95後開始在QQ空間賣一些個性化、二次元的新奇產品。結果超出了她的想象,最好的時候一個月有幾十萬流水,她從中賺了幾萬塊。

  王凱歆覺得這是個大生意,於是決定休學創業。她不顧父母反對,託朋友買了一張機票,隻身一人飛到深圳。為了儘快地搞懂網際網路,她開始混各種創業圈子,每天學習各種創業知識,結識更多的圈內人。在一個週末的創業活動中,她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伯樂——深圳創新谷投資人朱波。

  2015年6月,王凱歆拿到了朱波的百萬級天使投資,創立了神奇百貨。

  小時候父母的“刻薄”,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小時候父母對我非常嚴格,嚴格到可以用刻薄來形容。導致我想要得到任何東西都需要費盡心思,花費大量的思考。那時候總是羨慕身邊的同學可以輕易就擁有一個球鞋甚至一部手機。現在才恍然大悟,原來,父母給我最寶貴的禮物就是,從來沒有讓我輕易得到任何一間東西。”

  上面這段話來自萌妹子的朋友圈,她說那是造就了她現在性格的真正原因,也是讓她能做到毅然決絕一個人去創業的原因。

  凌晨三點熬夜寫演講稿,超越常人的努力才能成功:

  2016年1月17日,王凱歆在神奇百貨年會上做了題為《我們如何贏得這個時代》的演講,贏得了所有在場人員的讚賞。事後,她發朋友圈寫道“凌晨三點熬夜寫的演講稿,第二天也能一字不差的講出來,希望每個人都是打雞血的狀態[奮鬥臉],公司發展靠的是激情和執行力!”

  其實,他們已經打雞血式的拼了快一整年了。她想成為公司最勤奮最不要命的,但發現她的員工比她更拼命,有時為了讓顧客儘快收到貨,他們發貨忙到凌晨三四點。

  夢想很大,路還很長。王凱歆說她只有咬牙堅持下去,超越常人的持之以恆,才能獲得超越常人的成功。

  低調做事,絕不炒作:

  “再怎麼公關炒作,只是輔助作用,最重要的是,你這個公司有沒有對社會提供價值,有沒有盈利的能力。有的話,你不需要做公關營銷,三五年一樣可以上市”。

  和很多公關炒作不斷的90後創業者不同,王凱歆只想做一個低調的98後CEO,甚至覺得自己98後CEO的光環也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公司的商業價值。因此,如此優秀的她很少在各類媒體上曝光,2015年11月我邦最美記者寫的《98後都創業啦!16歲女孩誓要拿下95後電商市場!》算是媒體對她的首次報道。

  17歲的年紀,25歲的成熟!

  王凱歆和同齡人一樣喜歡自拍,微信頭像還是自己的噘嘴萌照,但是她的偶像卻是孫正義,她還喜歡並熟讀商業奇才的人物傳記,對馬雲、巴菲特、稻盛和夫的創業故事如數家珍。

  超出年齡的成熟有時也來自超乎尋常的打擊。9月底的一天,一位運營負責人帶著整個運營團隊集體向王凱歆提出辭職,要去重新創業。那時神奇百貨勢頭正旺,團隊出走後,王凱歆抱頭痛哭徹夜失眠後,決定咬緊牙關重新扛起,她先是挖來了禮物說的早期合夥人,後又相繼挖來唯品會和內涵科技的兩名高管,出事兩個禮拜後,她重新組建起團隊。

  17歲的萌妹子總裁,在員工眼裡是怎樣的?

  “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凱歆都會管,有時候連我們中午飯吃什麼她都會管~”

  “凱歆就是個霸道總裁,她一拍桌子一瞪眼,我們覺得好害怕~”

  “她很有想法,目標很清晰”

  “天天都很仰望她!”“她的野心很大,她每天都跟我們說她是一個要成為一流企業家的女人”

  “我覺得凱歆她是一個很逗比的人!”

  “她還是個工作狂呢,她好像每天都只睡很少的時間,又一次她半夜三更打電話給我,我一看到電話號碼我就嚇死了~”

  案例2:寒門學子的創業故事:從5個U盤到年營業額超千萬

  講述一個寒門學子的創業故事,從5個U盤到年營業額超過了千萬

  他叫賀靖,四川宜賓一個寒門學子,雲南西南林業大學畢業的學生。他一直懷揣著一個夢想:創辦一家創業學院,儘自己最大努力,幫助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實現創業夢想。

  賀靖說,“我深知寒門學子創業的艱難。”

  原因很簡單,賀靖的成長經歷告訴他:一個良好的大學生創業環境和創業平臺對懷揣夢想、白手起家的大學生來說有多麼重要。這個在25歲時就榮獲第四屆“雲南青年創業省長獎”的年輕人也深知,創業之路多崎嶇,創業過程中每一步前進都來之不易。

  他一直堅信,成功失敗皆是金,只要朝著自己的目標勇敢前行,總會有創業成功的一天。

  靠學校幫助順利完成學業

  創業之前,賀靖的學習之路就荊棘遍地,好在家裡人一路不離不棄,助他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坎。

  賀靖的家鄉在四川宜賓的一個鄉村小鎮。高一時,父母到浙江一家鞋底廠打工,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由於往返車費昂貴,他和媽媽6年沒有見面。爺爺奶奶長期擺地攤維持生活,為讓孩子吃好一點,託人給住校的賀靖帶來了500元,用塑料口袋裝著,都是1元、5元、10元的零錢。

  2005年,他考上西南林業大學。父母把家裡的公房轉讓出去,湊了一點讓他來昆明上學的錢。每年,因交不齊學費,每次都要找到學院領導簽字,靠學校的幫助才順利完成學業。

  大學期間,他加入了學生會,他要求自己“不管做什麼事,一定要第一個去最後一個走”,他的踏實獲得了大家讚許和信任,獨立承擔了學校的不少大型活動的籌辦。

  賀靖也很懂事,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做兼職,也是在這期間積累了經驗,為創業打下基礎。

  5個U盤的故事

  大一時,賀靖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只要幫一家企業銷售出3箱快過期的牛奶,就可以在國慶期間去兼職,於是他自己買了3箱,一箱給自己,另外的賣給兩個老鄉,得到了這份工作。後來他又通過中介公司做過家教、在手機賣場舉著牌子大聲叫賣手機。

  大三時,他人生的第一個創業專案在雲南省第三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獲得了銅獎。然而要把這個專案變成資金卻十分困難。每天,他拿著創業計劃書遊走在各類商家之間,卻不斷遭到白眼。終於,一個經營小數碼的老闆因同情他,給他5個U盤讓他試賣。

  為賣出這5個U盤,賀靖和幾位同學擺地攤。“拿貨價50元,市場價90元。”賀靖清楚記得,他們的U盤“售價”是70元,比市場上低。帶著賺到的100元錢,賀靖進了更多貨。他賺到了“第一桶金”。

  此後一年的時間,他和同學在昆明16個高校校區擺起了地攤,在風吹雨打和被呼來喚去中,成為雲南高校第一地攤,整個數碼城的老闆都讓他幫助銷售數碼產品,一年下來年營業額過百萬元。

  後來,賀靖在團雲南省委和相關部門的支援下,得到了YBC和“貸免扶補”各5萬元的無息貸款。拿著這10萬元,他註冊了昆明贏攜科技有限公司。

  6年來,賀靖從擺地攤銷售單一數碼產品開始,到擁有7家實體商鋪、22所高校的校園傳媒和雲南彩程茶葉有限公司、雲南肆只貓咖啡有限公司,以及雲南滇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產業規模,年營業額超過了千萬元,員工近百人。

  他把父母也接到了昆明,讓他們開了數碼店,自己當起了老闆,父母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

  立志幫助大學生就業創業

  “作為一名從大學生成長起來的創業者,我深知大學生創業的艱辛與不易,我的成長經歷告訴我,一個良好的大學生創業環境和創業平臺對那些懷揣夢想、白手起家的大學生來說有多麼的重要。”賀靖說,他在做好自己企業的同時,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來支援和幫助更多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為改變大學生就業難的局面做一點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為此,他出資與母校西南林業大學合作共建贏在協誠大學生創業文化交流中心,直接或間接指導的團隊有8個,每個公司都實現了較大的盈利。從2009年至今,在團組織等的帶領下,他參加了電視臺、電臺、微訪談、大學校園宣講會共100餘場,傳播創業理念,倡導大學生“以知識奉獻社會、以才幹服務人民”,走自主創業的成才之路,為大學生創業作出表率,作出貢獻。

  “成功失敗皆是金。只要朝著自己的目標勇敢前行,總會有創業成功的一天。”他說,他希望廣大的青年朋友都能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不怕吃苦、不怕失敗,朝著自己的目標勇敢前行,“我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雲南有更多更優秀的大學生能夠創業成功,在創業的征途中展現自己、成就自己,並回報社會,把自己無悔的青春融入這片美麗的紅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