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業的小故事經驗分享

  如今是個人人創業的時代,有人成功就必然有人失敗,創業要想成功,優秀的創業點子非常重要。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成功創業的小故事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成功創業的小故事1:他37歲走上創業之路,用11年時間把公司做到100億

  他是一個勇於冒險的“離經叛道”者:從高薪IT軟體寫手進入攜程負責營銷,實現“滑鼠到水泥”的轉變;後在攜程納斯達克上市後“激流勇進”,拉起一支毫無酒店業經驗的隊伍,成功創辦7天連鎖酒店。作為國內最年輕的經濟型連鎖酒店掌門人,他37歲時創辦的7天連鎖酒店在3年之內就已躋身國內經濟型酒店的一線陣營。而如今他擁有的鉑濤集團,市值也已超100億。

  說起鉑濤集團,大家未必都認識。但要是說起7天酒店,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估計沒有不知道的。7天酒店正是鉑濤集團的前身,創始人鄭南雁。

  2005年7天酒店成立,11年後的今天,鉑濤不再只有7天一個品牌,市值也已超過100億,但當我們找上門的時候,驚奇地發現我們還是能夠從他身上看到創業人的影子,或許是因為他依然保持著創業時期的勤奮。

  他說,酒店人靠的就是勤奮

  但凡是極具成功的企業,它的成功往往是極具優秀的創始人所撐起來的。從他們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他們對自己如何嚴苛,如何用自己的價值去帶動企業的價值。也只有這些人,才能夠被稱為“企業家”。

  創業之初,任何事情都要親力親為

  回憶起創業時期,他之前身邊的一位副總裁說,剛開始的時候,任何事情鄭總都會親力親為。

  當初,他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帶著我們團隊所有人去酒店做檢查。當時店面還不足10家,然後他就帶著我們一家一家的跑。到了店裡他不讓我們做任何事情,只要我們在一旁看他檢查哪些問題。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第一次去檢查,鄭總就直奔客房的衛生間去,然後俯身用手去擦拭馬桶的周圍。擦完一看手是髒的,我們當時有點尷尬,誰都沒有說話,鄭總也沒有說話。但是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做了,所以後來再去店面檢查的時候,鄭總調侃說還需要去衛生間嗎?

  後來鄭總說:“看一個酒店的好壞,就看它的衛生間。衛生間是最能說明一個酒店品質如何的地方。我們可以在一個環境一般的地方睡覺,但是沒人喜歡在一個環境一般甚至有點髒的衛生間洗漱裝扮。”

  做酒店,要學會拒絕傳統,這或許是最大的挑戰

  起初創業,鄭南雁其實並沒有多少經驗,但他非常清楚:酒店屬於傳統行業,所以很容易做成傳統品牌。但是必須要跳出來,否則說不定哪天就跟著傳統一起死掉了。

  他最喜歡對團隊說的一句話就是:“微亂的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這種微亂,會讓人的思維保持活躍,會讓品牌保持活躍。

  他鼓勵所有人都暢所欲言,鼓勵基層員工與自己對話,說出只有基層員工才能瞭解的酒店狀況。

  他強調資訊透明,讓所有人都實時瞭解酒店的運營狀況,而不是後院已經著火,前方還在忙著打戰。所有人,都不能保持在舊的認知裡。

  他每一個決定,都是大家碰撞後的結果,拒絕一個人說了算。發散思維才能不被傳統化。事實上,7天的出現,確實給酒店行業帶來了一股新的力量。

  保持空杯心態,想進軍酒店新領域

  他可以說是中國酒店行業的大佬,他用7天酒店的成功證明了他在酒店行業的地位。幾乎沒有人再可以對他指點酒店的江山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外界都知道,鄭南雁近年對客棧領域興趣漸濃,他看中這個市場,但想要做好這個市場,之前的經驗未必能夠幫到他。所以在這方面,他表現出了強烈的學習欲。

  之前有一位客棧行業的創始人去見鄭南雁,說是取經實則可能是想要獲得投資。這是鄭南雁第一次深度接觸和了解客棧領域的創業人。具體過程我們無法瞭解,但是我們後來知道,他確實投了那位創業人一筆錢。

  他說:“我在客棧領域是零,但我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通過這種方式,我可以和他一起學習。”

  所以,前段時間,雲掌櫃做了一期客棧的經營課堂會,請的主講人是剛剛獲得3000萬投資的蜜月客棧詩莉莉創始人許先生。課堂過程中有人驚奇地發現,鄭南雁竟然也在這場課堂中,只不過角色確是一個默默旁聽的學員。

  這位詩莉莉的創始人,僅僅是一個90後的年輕人,對鄭南雁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晚輩。但他似乎預設客棧領域自己才是晚輩,別人是前輩。

  真正成功的人,永遠會保持一種應有的謙遜,保持一種空杯心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獲取能量,重新出發。否則,成功只是一時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其實就是保持終身學習。

  11年不變的是,他對酒店的極度熱情

  雲掌櫃的課堂結束之後,詩莉莉創始人認為鄭南雁既然來聽自己講課,說明對自己的專案感興趣,或許也應該去找這個大哥談一談。

  許先生說:“當我決定去鉑濤集團找大哥的時候,我發現我竟然只能用攔截的方式找到他。

  恰好得知他第二天會在公司,無奈我只能連夜把商業計劃書趕了出來,決定第二天過去“冒然訪問”。我聽說大哥是一位感性的人,然後就寫了一段能夠讓他感動的話,告訴他詩莉莉正在做什麼,而我又想找他做什麼。第二天早晨7點鐘我準時到了鉑濤大廈,我到的時間有點早,當時公司還沒人,我心裡有點惶恐,不知道大哥見到我會是什麼反應。

  7點半的時候,大哥出現了,他是第3個到公司的人。我過去和他打招呼自報家門,大哥說你跟我去辦公室吧,雖然我今天很忙,不過還是願意和你聊一聊。

  當時我就在想,大哥對酒店真的是一種熱愛,所以創業這麼多年,鉑濤市值已超100億,依然還是秉持著這麼勤勞的工作狀態,那一瞬間,我真的深受他感染。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熱愛,所以他對酒店創業人都有一種情懷在其中,願意幫助更多的酒店創業人。

  見面過程中還有一件事情讓我很詫異,我在向大哥遞名片的時候,大哥說他有我的名片。那是兩年前在一個酒店論壇上我遞給他的,當時我才剛剛創辦詩莉莉。

  從鄭南雁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他的勤奮、他的熱情、他的專注,所有這一切,都投身於他所創辦的酒店。

  如今,他是中國酒店最佳創新人物。他是酒店行業唯一獲得“贏在未來·商界領軍人物”大獎的CEO。他是唯一獲得“十大時代營銷人物”稱號的酒店業人士。

  如此多的唯一,讓這位“離經叛道”的創業者成為了真正的酒店人。

  成功創業的小故事2:他高二時研究軟體賺4000塊,從草根消費者做起,如今身價過億

  經歷失敗:高中時代就開始網路“掘金”

  與大多同齡人一樣,黃承鬆從小就對新的事物十分熱衷,凡事總喜歡刨根問底。他的這種執著,也讓他比別人想得更多,看得更遠。進入高中後,黃承鬆開始接觸電腦。當同學們不是打遊戲打得風聲水起,就是上網聊天聊得火熱之時,他卻通過電腦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花了20天研究軟體,賺4000塊錢!”黃承鬆說,網際網路時代,網路上遍地都是機遇和商機,只要看得準,下手快,就有成功的希望。黃承鬆被保送華科大後,高三下學期就閒了下來,做起了全職軟體開發,從那時候起,他再也沒有向家裡要過錢。從高中到大二上學期那段時間,經濟來源主要靠寫程式來掙學費和生活費。2010年8月,還在讀大二的他開始嘗試創業,註冊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用兼職賺到的錢作為創業資金,做電商導購網站。就是消費者通過他們的平臺渠道,購買其他大型電商商戶的產品,累計積分,然後他們根據買家所積累的積分,得到相應的返利。誰知,看似前景很好的平臺渠道,真正運作起來並不簡單,加之同類網站競爭激烈,大的電商平臺擔心利潤被擠壓等原因,黃承鬆的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差點連吃飯錢都折騰光了!”回憶起當時的窘境,黃承鬆至今記憶猶新,坦言不僅積攢的錢打了“水漂”,身上也只剩下幾十塊錢。這次失敗,黃承鬆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折騰出去了多少錢,而是失敗的原因究竟在哪裡。經過三個月深思熟慮,黃承鬆悟出一個道理:做網路要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遠。

  逐漸演變:抓住一個需求點持續去做

  2012年4月,黃承鬆剛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就創立了“九塊郵”,9.9包郵成為了國內這一商業模式的首創者。不過,在黃承鬆看來,人們選品牌貨會想到“淘寶”,選電器會想到京東,消費能力好一點的會選“唯品會”。那麼,18-35歲群體中,收入差別很大,消費能力也各異,不是每個人都會選品牌貨,選擇低價實惠的群體並不在少數。如果補齊完善這一空間,必將大有可為。2012年8月,黃承鬆創立的折扣精選特賣網站“卷皮網”正式上線,主要瞄準“草根”消費人群,定位為“低價版唯品會”。卷皮網專注在低端市場,從高性價比入手,與唯品會覆蓋中高階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做到所有的貨品是網路上的最低價並非易事。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與許多品牌廠家建立了很好信任合作關係,其中有10多萬大小商家,1000餘家獨家合作品牌商;另一方面,千方百計的精打細算,努力打造全國首家買手製電商。機會總垂青有準備的人,黃承鬆的“卷皮網”已很快地在電商界嶄露頭角。2012年,銷售收入近1億多元,2013年銷售達7億元;2014年全年銷售收入達25億元。擁有超過3000萬買家會員、移動端APP總使用者達1500萬,成為了國內折扣特賣電商第一品牌和國內成長最快的網際網路電商企業。

  不驕不躁:像上帝一樣瞭解使用者

  “做產品,核心的核心就在於一定要像上帝一樣瞭解使用者,無論他們多麼小眾、多麼與正常想象不一致,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還是‘飲料’。當真正理解了你為使用者提供的是什麼,你才會知道你的使用者究竟是誰,喜歡什麼。”黃承鬆說。他們堅信“昂貴不一定好,精準才是好的”。同樣價格的商品對於不同人來說,價值是不一樣的,人們在判斷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時,除了受到該物品價格的影響,還受到個人喜好、場合等更多更復雜因素的影響。即我們常說的使用者“痛點”。“對創業團隊而言,最怕的是丟了最初的創業夢想”,黃承鬆說,到今天“上卷皮,購便宜”成為老百姓很熟悉的廣告語,卷皮團隊一直不忘創業之初的夢想:讓購物變得更省時、省心、省錢。如今,卷皮折扣已經完成兩輪融資,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商業大潮中的黃承鬆也將繼續迎接挑戰,其中的風雨只會比以前更艱難。但他表示,卷皮折扣將一如既往為使用者“解渴”,關注低收入人群、關注購物體驗、關注中國,並最終成為一家“偉大公司”。

  成功創業的小故事3:90後大學生“回爐”讀技校年薪十萬

  見到焦喜春時,他正蹲在一臺裝置旁聚精會神地檢視電路圖紙。

  “這是臺日本進口裝置,在實際生產操作中,有些不盡合理的地方,要搞些技術改造。”焦喜春個子高高的,有點清瘦。如果不是事先介紹,怎麼也不會把這個身穿藍色制服的“修理工”同大學生聯絡在一起。

  2012年,焦喜春從湖南商學院本科畢業。學市場營銷專業的焦喜春跟一些同學一樣,躊躇滿志,南下去深圳找工作,進了一家化妝品公司,月薪不到3000元。

  “深圳消費高,光食宿就要2000元,每個月根本存不住錢。”在深圳工作了半年,焦喜春開始上網留意招聘資訊,想換工作。幾次面試下來,發現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心儀的工作。看到高薪聘請不到技工的新聞,他內心為之一動。思前想後,決定試試。“年輕,不行,就重來。”

  之後,焦喜春辭掉工作,回到長沙,進入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專門培訓大學生的“回爐”班。

  對一個文科生來說,到技校學電氣自動化並不輕鬆。焦喜春經常纏著老師補課,泡在各類專業論壇,交流專業經驗。不僅在校園裡學,他還到工地,和工人們一起幹活,向他們學。

  “大學與技校相比,學的東西不一樣。在大學裡學得比較輕鬆,在技校裡,反而像高三學生一樣忙。每天早上7點起床,8點開始上第一堂課,上午4節課,下午兩節課,晚上沒課就上晚自習。”

  一年後,焦喜春被分配到上海大眾長沙分公司實習。不久,成為了上海大眾長沙分公司的一名正式維修電工。現在,每個月工資已近8000元。

  “我當時不敢說,害怕家人不理解。一個大學生,怎能辭掉工作去上技校,那這4年大學不是白唸了嗎?”談及當初“先斬後奏”,焦喜春說,辭掉工作回長沙,跟家人說的是來找工作,而不是上學。“其實當時心裡也有些猶豫,不知道這樣行不行。不能說技校比大學好,只能說是技校比大學更適合我。”

  不久前,上海大眾集團舉行公司職工技能競賽,焦喜春代表長沙分公司參加競賽,在“名技”如雲的技能比武中拔得頭籌,獲得“維修電工第一名”。此時,焦喜春正式入職上海大眾不到半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技能比武在一些人看來,只是毫末之技,然而卻需頂上功夫。2014年8月初開始,焦喜春每天訓練10多個小時,幾乎所有時間都和裝置泡在一起。為了練接線,焦喜春買了成圈的電線,50根線一把抓到手,一刀全部剪開後,跟洗牌一樣一把展開,5分鐘內撒芝麻似的全部插到介面上。

  “要成為一名精品藍領,不僅要學會同機器打交道,還要學會處理好人際關係、提升自己的修養。”談起未來的打算,焦喜春說,希望更加完善自己,發揮好自己的文憑和技術優勢,成為一名兼具硬技能和軟實力的工程師。

  成功創業的小故事4

  從“瘋子”到“神人”

  小C是我一個同學的室友,一次,我去找同學時被她嚇一跳,因為她臉上敷著五顏六色的面膜,樣子實在“慘不忍睹”。再看房間裡,到處堆著花花草草和瓶瓶罐罐,以及各類我叫不出名字的器皿。我問同學,這也是她的研究生課程?不是,她是在研發各種護膚品。可等小C洗去了臉上的面膜,我又驚呆了:那張臉上全是疙瘩。原來她故意吃壞東西讓臉過敏,然後研究抗過敏的護膚品;她這張臉,還曾被溼疹過、晒傷過,痤瘡過……

  研究生畢業後,小C放棄了工作。為了省錢每天啃饃饃,上山下鄉去採收植物,工作起來一天花20多小時研究植物精華護膚品。後來,我在手機上看到小C發的護膚品,聽朋友說周圍不少人都試了效果不錯;慢慢地,她的護膚品系列越來越多;再後來,看到她的產品供不應求。現在,小C成立了工作室,開了多家網店,她的護膚品年銷售額已達數百萬。不少人為她的成功羨慕不已,我卻總想起她的“瘋狂”。

  我之前的一位美女同事LL,突然說要辭職賣快餐,而且說做就做。她每天選食材、研製新菜、到辦公區推銷自己的快餐、在微信上不斷更新菜式,回答顧客提問,接訂單,忙到凌晨三四點,實在累了就打個盹,醒來抹抹眼睛繼續幹。從好不容易賣出一份開始,到逐漸日賣數千份;從微信無人理睬開始,到五六萬人的微信顧客群體,月收入達到我們這些老同事兩年的年薪。是的,一開始我們大家也說她“瘋”了,放著輕鬆光鮮的工作不做,選擇這種被認為是無奈討生活的行當。可現在,大家都不說她“瘋”,而是說她“神”了。

  5年前,我在一家飯店吃飯,看到一個瘦弱清秀的女孩站在一餐桌前,畢恭畢敬地杵著,一直站到那桌人把飯吃完,然後其中一箇中年婦女說:“這姑娘,唉!你幹嗎這樣倔呢!”原來女孩是開網店賣衣服的,看中了大姐傢俬人訂製的衣服,但大姐家的服裝不對外批發,女孩卻纏著要當她們服裝的代理,求大姐至少每月批給她相當數量的衣服。

  女孩跟了大姐半個月,大姐到哪,她都一言不發地跟著。大姐最後還是答應了女孩的要求,她笑著說:“瘋子惹不起呀!”可話語裡分明滿是欣賞。我上女孩網店,發現果真都是質地講究、風格脫俗的好衣服。我們逐漸成為朋友,她這才告訴我,好多衣服她都是這樣“跟”得的,有時為了拿到好衣服,她半夜就在人家店門前等著了,為防止有惡人,身上還隨身帶著防賊武器。現在,她不但有了火爆的網店,還在3個城市有了5家實體店,每家店的營業面積都是數百平米,買單都得排隊。這個弱不禁風的“瘋子”也成了“神人”。

  平庸,也許算不上什麼壞事。怕的是,你討厭平庸,嚮往做“神人”,卻又不能“瘋狂”。


看過成功創業的小故事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