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賺錢創業小故事

  創業是一種行動場景,只有在闖蕩中才能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你不去闖蕩,一輩子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現在請看小編為您精心推薦的,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換個環境找機會

  一個人在周圍是看不到生意的,必須到另外一個環境中去,你要很敏感。有人到陝西的時候,發現那裡的農村到處都有文物。當地人養豬用的槽,原來是放在漢墓前的白玉石上的,一賣就值四五十萬元。當地人養一輩子豬,也不可能賺這麼多錢。有見識的人,才能看出它的價值。

  很多時候,天天看著一個東西,既看不出機會,也看不出毛病。但是,見識能夠帶來機會。

  海信電視機將以前的14英寸彩電生產線移到南邊生產,然後賣給非洲人。到了當地,人家說這個產品太高階,他們喜歡9英寸黑白電視。非洲的住房,只有十幾平方米大。這個小窩裡,還有狗窩、雞窩、羊窩,中間才是一小塊人窩。不管家裡多少個孩子,都住在一個窩裡。

  本來就不大的地方,放一臺14英寸彩電,顯得侷促;而且彩色太晃眼。

  所以,海信開始專門生產9英寸黑白電視機,出口非洲。

  很多中國公司現在去非洲拓展市場,如華為、中信。他們的員工,如果願意到非洲服務三年,給國內的三倍薪水,但中國員工誰都不去。作為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生,到上海、杭州工作,起薪是不高的。所以說,我們可以把握的機會有很多。

  有人說,華人在非洲不安全。其實這個概率是非常低的。為什麼我們會有錯覺呢?因為一旦有什麼事故,都是全球報道。

  溫州人聽說別人不去,立刻興奮了:“好啊,我們去。別人都不去,我們正好做生意。”他們跟一般人不一樣。就像炒股,一般來說,股市低迷,大家都不炒。其實,正因為股市低迷,才應該去炒。別人不進而你進,等將來股價漲上來的時侯,人家進的時候你就拋,這才是掙錢的方法。

  為什麼浙江人連農民都會做生意呢?很簡單,就是走四方。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浙江人。走著走著,他就會發現,這個地方好像缺什麼東西,把其他地方的東西搬來賣。至於他懂不懂英語、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等當地語言,那是不重要的。

  有一個浙江人,跑到我的老家,做打火機生意。此前,他是做開關的,他發現做打火機賺的錢比做開關多。他到我們市裡一看。發現道路比較複雜,紅燈綠燈比較少。這是一個好買賣。他本來要開打火機廠,現在,準備搞紅綠燈企業。他投了800萬元,第一年就賺2000萬元。他到處走、到處看,看到什麼機會就做什麼。

  全世界最有見識的兩個國家,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以色列。一個以色列人在32歲的時侯,平均每個人去過12個國家。有的同學,如果暑假三個月沒有去實習,也沒有去創業,建議你去旅行。有一個小夥子到其他國家遊學,做了一個網站,專門找名人簽名,放在網上賣。他一邊在加州大學讀書,一邊做網站,每年能賺十幾萬美元,把學費解決了。

  你想想,他找名人簽名,多半是有熱情的人。一個人的交際圈子裡,要有一些有熱情的朋友,他們會為一件事情去狂熱、去折騰,這種人是很勵志的。

  我們當中只有很少人會去闖蕩,其中就有潛在的創業成功者。今天,年輕入已經被養得沒有骨氣、勇氣與豪氣,基本上是小貓性格,所以,他們說的創業想法,多半是夢囈,夢囈加忽悠,就是現在所謂的“創業熱”。

  今天,還有一些人可能會去闖蕩,一是衝動之下而去的,大多數的情況是,衝動之後,再也衝不動了:二是少數混不下去的人沒辦法,只好闖蕩,最後真闖出來了;三是真有自己的追求與愛好,而且及時付諸行動的。

  其實,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不是可行,不知道自己以為的機會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自己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創業是一種行動場景,只有在闖蕩中才能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你不去闖蕩,一輩子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闖蕩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思路,是在行動中尋找自己的機會,琢磨自己賴以依靠的發展方法。這個思路,沒有人真正能教你,其他有見識的人能點撥你一下,你也需要闖蕩,因為不闖蕩的人,開口提問也是不在狀態的。

  創業就是這樣一種遊戲,我反對在害死人的封閉場景下,把孩子弄成呆板的人,再去忽悠他們創業。我主張所有的人都呼籲並創造讓青少年闖蕩的機會,實踐、實習、溝通、嘗試。然後我們就能得到一種新品種的創業素養,以及真正適合創造的人才。創業從闖蕩開始,闖蕩從現在開始。

  :投資是一場長跑,首先你要跑過終點

  假設你要參加一場全程馬拉松賽跑比賽,一共100人蔘加。在這之前這100人都進行了一場10公里的跑步比賽,其中80人的成績都比你好,請問你在馬拉松比賽中成績大概會排第幾名?

  大多數人大概會回答,大約70-90名之間,取決於當天你的狀態如何。答案錯了,別忘了,馬拉松全程大約是42公里,10公里賽跑能跑過你的,未必在41公里的比賽中能跑過你,這是一場耐力的比賽,很多人甚至無法堅持到終點。當然,這也取決於你,如果你也沒有跑到終點,那麼你的成績就是並列最後一名,無論你是跑了20公里,還是30公里,還是40公里,只要你沒有完成全程,你的成績就是並列最後一名!

  其實這句話是著名的價值投資者,Baupost基金的操盤手,塞斯卡拉曼在其2007年年報中說的,“投資就像一場長跑,不是比某一段時間跑多快,首先你要能保證跑到終點。”

  很多人都會崇拜短時間內跑的快的人,你可以聽到,同事朋友鄰里之間,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某某上個月買的股票,這個月居然連續3個漲停板,某某投資的一個飯店,去年收入了100萬。最誇張的是昨天還有人跟我說,他同事的媽媽去年做股票賺了400%。這真讓我瞠目結舌。且不論這個訊息的真實性,而是400%的業績,我敢擔保,一年兩年或許,但是三年五年是絕不可能的,而400%的盈利,也可能面臨更為慘重的損失。

  但這絕不妨礙這類訊息在朋友圈中的迅速傳播,大家津津樂道與高收益,卻忘記了,高收益一定會伴隨高風險,這些人,或者是5公里賽跑的冠軍,但很難變成馬拉松全程的冠軍。

  還記得上一波牛市時,那些在投資市場上金光閃閃的投資大師們嗎?號稱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的但斌、在牛市瘋狂之前就解散基金的趙丹陽、自稱股神的林園、以及所謂巴菲特門徒的李馳,只要經歷過上一波牛市的人,肯定都記得他們。

  他們毫無疑問都是10公里賽跑的領先者,但是如果我們在30公里的現在再回頭來看看呢?

  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但斌,其經常在部落格上公佈其投資企業是如何之牛,比如漲幅百倍的騰訊、迭創新高的上海家化、廣州藥業、同仁堂、奇虎360、貴州茅臺等等,然後真正的事實是如何的呢?但斌的旗艦的產品馬拉松集合信託2007月2月成立以來,6年多的總收益率只有40%多,平均每年不到7%。另一產品融新263東方港灣1期2010年底成立以來,近三年總收益也只有10%多點,還不如銀行儲蓄呢。別忘了,這些收益還沒有扣除基金經理們的管理費呢。他沒有跑到終點。

  曾經在股市大名鼎鼎的赤子之心基金的趙丹陽,因為入行較早,被稱之為“私募教父”,在離開A股市場後,帶領旗下信託投身印度股市,折損近30%而歸,至今仍無翻身跡象。他沒有跑到終點。

  同威資產的基金經理李馳,曾被業內公認為中國複製巴菲特最成功的三位之一,最近曝出清盤危機,旗下多隻產品淨值都跌到了7毛甚至6毛以下,可謂觸目驚心。他沒有跑到終點。

  再來看一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也是大名鼎鼎的“股神”林園,林園曾在央視上自稱股神,8000元入市通過炒股身價數十億,他開通微博剛發三條資訊就引來十幾萬粉絲,宣稱自己長期投資貴州茅臺、雲南白藥、同仁堂等長期大牛股,但就是這樣一位大師級人物也難免俗,旗下基金產品表現堪比但斌,同樣是成立於2007年2月份的林園1期如今淨值也只有130多點,6年收益30%多點,最近六個月更是出現15%以上的下跌,林園2期和3期更慘,至今淨值收益未負。他也沒有跑到終點。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在裸泳。”這些隨著牛市而被媒體和大眾極力吹捧,站在潮頭浪尖的投資大師們,隨著潮水退去,終於慢慢露出了裸露的身體。

  作為一名真正的長跑選手,首先要保證跑過終點。而作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投資者,首先要保持常年收益的穩定性。在牛市的時候,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非常看不起巴菲特,因為“他的年收益率才23%”。在最瘋狂的時候,哪怕是投資普通的基金產品,一年也很可能有100%以上的收益率,因此,看不上巴菲特是有理由的。

  但是,別忘了,巴菲特維持這樣的收益率已經將近50年了!在這場長跑當中,短期能跑過他的不在少數,可以在一場長達50年的長跑中,能跑過他的,還當真沒有。

  投資是一場長跑,記得別在終點前就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