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的創業經歷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關於世界首富的創業經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1976年11月26日蓋茨和艾倫註冊了“微軟”***Microsoft***商標。他們曾一度考慮將公司名稱定為“艾倫和蓋茨公司”***Allen & Gates Inc.***,但後來決定改為“Micro-Soft”***注:即“微型軟體”的英文縮寫***,並把該名稱中間的英文連字元去掉。當時艾倫23歲,蓋茨21歲

  1977年1月,蓋茨從哈佛大學輟學,然後前往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Albuquerque***市。在那兒,他找到了一份為羅伯茨編寫程式的工作,工資標準是每小時10美元。MITS總部位於阿爾伯克基,蓋茨也把微軟總部設在此地。

  1977年,蓋茨祕書在進入微軟辦公大樓時,經常發現發現蓋茨本人躺在地板上睡大覺。他這時仍然喜歡吃比薩餅,同時對手下要求非常嚴格,並經常與同事進行激烈爭辯。蓋茨當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這是我有生以來聽說過的最愚蠢的想法。”

  1979年1月1日,蓋茨把微軟總部遷往華盛頓州貝萊佛***Bellevue***市。

  1980年8月28日,蓋茨與IBM簽訂合同,同意為IBM的PC機開發作業系統。隨後他以5萬美元價格購買了一款名QDOS的作業系統,對其稍加改進後,將該產品更名為DOS,然後將其授權給IBM使用。

  1982年,在上市銷售的第一年期間,蓋茨向50家硬體製造商授權使用MS-DOS作業系統。

  1983年11月10日,Windows作業系統首次登臺亮相。該產品是MS-DOS作業系統的演進版,並提供了圖形使用者介面。

  1987年,在微軟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蓋茨與梅琳達·弗倫奇***Melinda French***相識。

  1990年5月13日,當天為美國母親節***Mother's Day***,蓋茨提出了微軟高管退休的時間表。

  1994年,在父親威廉·蓋茨的建議下,蓋茨拿出9400萬美元,創立了威廉·蓋茨基金會。

  1993年4月11日,在佛羅里達州飛往西雅圖市的包機上,蓋茨向梅琳達求婚。蓋茨還安排飛機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作短暫停留,並帶著梅琳達同好友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起去購物。

  1994年1月1日,蓋茨與梅琳達舉行婚禮,婚禮現場設在夏威夷州的蘭奈***Lanai***島上。蓋茨預訂了島上所有旅館的房間及夏威夷州的所有直升機,以防止外界來打擾他們婚禮。參加婚禮的嘉賓包括保羅·艾倫和沃倫·巴菲特等

  1994年4月,蓋茨首次成為《連線》雜誌封面人物。

  1994年11月11日,蓋茨以3080萬美元購得達·芬奇的《哈默手稿》***Codex Hammer***。該文獻是達·芬奇親筆寫下的72頁科學手稿。蓋茨同意把該文獻公之於眾。

  比爾·蓋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蓋茨三世,簡稱比爾或蓋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企業家、軟體工程師、慈善家、微軟公司創始人。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

  比爾·蓋茨13歲開始計算機程式設計設計 ,18歲考入哈佛大學,一年後從哈佛退學,1975年與好友保羅·艾倫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 ,比爾蓋茨擔任微軟公司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

  比爾·蓋茨1995-2007年連續13年成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連續20年成為《福布斯》美國富翁榜首富。

  2000年,比爾·蓋茨成立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2008年比爾蓋茨宣佈將580億美元個人財產捐給慈善基金會,2014年比爾·蓋茨辭去董事長一職並擊退卡洛斯·斯利姆重回世界首富。

  2014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釋出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以810億美元的財富,連續第21年蟬聯美國首富寶座。

        獨到的眼光,不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

  整個世界都知道,比爾.蓋茨絕對不是專業技術的領先者,但最終他成為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從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商機,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財富。這一點使他與以往的任何一個商業鉅子有了很大的差別:以前的鉅商們的威力通常僅僅侷限在某一行業裡,但是比爾.蓋茨卻藉助了軟體的影響,把觸鬚伸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微軟自己出版的百科全書《英卡塔》中,對比爾.蓋茨成就的解釋是:“比爾.蓋茨的大部分成就,在於他有能力將科技的遠景轉化為市場策略,把對科技的敏銳性和創造性融合在一起。”這對比爾.蓋茨的褒讚是無以復加的,但透過盛讚下的光環,我們還應當看到,比爾.蓋茨也是一個凡人。只不過,他智慧超人,有著超凡的經營遠見和敏銳的商業眼光,以及迫不及待地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並將它們轉化成財富。

  比爾.蓋茨得以成為世界資訊產業界的代言人,除了他所具有的創新能力,以及他擁有的豐富知識外,還得益於他那超乎常人的市場直覺、經營手法以及傑出的推銷能力。他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財富,這是風險投資家所具備的良好的素質。比爾.蓋茨雖然不算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風險投資家,但是他無意中具備了風險投資家所具備的基本素質。

  善於捕捉商機,並迅速利用這些商機,搶佔市場,擠得對手幾乎無處容身。他以高人一籌的市場遠見與不凡的經營策略,成功地佔領了資訊產業的制高點。業界人士曾無奈地表達他們無比的痛苦:市場裡的財富都被比爾.蓋茨佔去了。“最好的市場就是沒有比爾.蓋茨的市場。可惜,在資訊產業界,他的身影無處不在。”

  將微軟的成功歸之於搭上了藍色巨人IBM的巨大戰車毫不為過,但這其中不僅僅是幸運。比爾.蓋茨眼光獨到,看出與IBM的交易影響深遠,非常清楚這背後的巨大財富。他知道,如果有了作業系統,就可以建立起一個通用的平臺,而這將可以改變個人電腦的歷史走向。“我們瘋狂地編寫程式、銷售軟體,我們幾乎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客戶都是狂熱的計算機愛好者,不會被功能的弱小、手冊的簡單和先進的使用者介面所影響。這就是計算機軟體當時的狀況。”“一些公司把它們的軟體裝在一個塑料袋中銷售,帶有一張影印的使用說明和一個電話號碼***你可以撥打這個電話尋求‘技術支援’***。對微軟公司來說,當有使用者打電話要求定購一些軟體時,誰接到電話誰就是‘送貨部’。他們要跑到辦公室的後面拷貝一張磁碟,把它放在郵件中,隨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繼續編寫程式碼。”比爾.蓋茨這樣描述自己最初創業的經歷。

  即便是一個相當小的軟體作坊,比爾.蓋茨也不放棄對財富的追逐。1975年在阿爾伯克基準備籌辦公司時,他就與第一夥伴艾倫斤斤計較起財富的分配問題,比爾.蓋茨憑藉原始碼寫作上的優勢,佔據了股份的六成。一年後他們真正簽署協議時,比爾.蓋茨磋商把自己的股份增加一點,性格比較隨和,語氣溫柔的艾倫自然損失一點。於是協商的結果就是比爾.蓋茨擁有微軟股份的64%。這是比爾.蓋茨在牢牢把握財富商機所進行談判方面堅持不懈、令人無法抵禦的威力最早明證之一。儘管多幾個百分點,或少幾個百分點對比爾.蓋茨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可是比爾.蓋茨認為,每一個百分點都值得努力爭取。

  當微軟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告宣佈後,比爾.蓋茨更是沒有放棄過能在近期內給自己個人和公司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機會。他開始馬不停蹄地向集團購買者巡迴推銷股票。

  在這次巡迴推銷股票活動中,比爾.蓋茨代表公司在10天內到世界的8個城市進行過停留,包括世界貿易中心紐約、世界金融中心倫敦等。雖然對比爾.蓋茨來說,有點疲於奔命,但為了讓自己的股票有一個好的價格,比爾.蓋茨不但在這些城市逗留,還在每個城市發表演講,把推銷會場搞得像節日舞會一樣熱鬧。

  當他乘坐的飛機在英國倫敦徐徐降落時,比爾.蓋茨一行受到了非常英國式的熱烈歡迎:在阿納比舉行了一個盛大的聚餐會,這是大英紳士們典型的聚會。溫文爾雅而又不失熱情,會後還舉行了舞會。整個晚上比爾.蓋茨都樂此不疲。

  比爾.蓋茨的辛苦勞作也換回了股民的大把大把的鈔票。1986年3月13日,微軟股票上市時,以每股21美元開盤。第一天,共成交了360萬股,可謂取得了一個巨大的成功。中午時分,每分鐘有大約幾千股成交。最後收盤時,微軟股票上升到了每股29.3美元。也就是說在一天之內,微軟股票就升值了40%以上。

  可以說,當天的股票交易市場成了比爾.蓋茨的天下。幾乎所有進出交易大廳的股民都買了微軟的股票,而別的股票無人問津。比爾.蓋茨就在此一役中一躍躋身於身價上億的世界頂級富翁俱樂部。在世界各企業家的發財史上,能夠在短期內聚集如此神話般財富的,恐怕只有比爾.蓋茨一人。

  對於一個成功的商人來說,賺錢的眼光是十分重要的。比爾.蓋茨無疑具備了這種最基本的素質,所以,微軟公司和比爾.蓋茨的財富與知名度一樣節節攀升。如今微軟在軟體行業的龍頭老大地位已經無人可以撼動,比爾.蓋茨在世界首富這個位置上也是一坐就是十幾年,無人撼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