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方面的知識普及

  隨著經濟的發展,通過財務分析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越發顯得重要。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資產負債表及其專案

  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某一個時點企業所擁有的資產,以及這些資產的來源,有借來的也就是負債,以後要還,還有是真正屬於股東的也就是權益。

  資產在左邊,右邊對應的是負債和權益,它們之間有對應關係:資產=負債+權益。也就是說,企業的資產一部分是投資者投入的和企業運營後增加的歸屬於投資者的部分,即權益;另一部分是通過各種借貸手段獲得的,也就是借錢消費,以後需要償還的,即負債。

  1、資產

  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是各類資產專案,通常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大類。資產的專案很多,有一些大家一看就能理解,貨幣資金、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等;還有一些不容易理解,我一下,不容易理解的大都和金融有關,如可供出售、持有至到期、長期股權投資、商譽等。

  通常資產的規模也代表了企業的規模。但僅僅是規模,規模不等同於實力,也就是大未必強。所以我們看報表,對比兩家企業,不能僅看資產規模就斷定哇,好大的企業,望而生敬。有些企業喜歡玩資本運作,通過各種各樣的併購手段迅速擴張,資產規模迅速增大,這樣的企業是不是好,還要分析很多很多。

  資產專案不需要一一介紹,專案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專案的金額和在資產中所佔的比例也就是結構。

  說起金額,這是一個非常玄妙的課題。有人說會計是科學,有人說是藝術,還有人說是魔術,這是為什麼呢***小瀋陽的語氣,呵呵***?會計計量有約定的規則比如企業會計準則,會計計量存在職業判斷。因此,規則不同,對規則理解不同,判斷不同,都有可能造成確認的金額差異。也因此,目的不同,理解規則,判斷方式自然不同,金額差異就成為操作的遊戲,藝術還是魔術,無外乎是人的主觀意願驅使。

  我們現在知道,資產對應的是負債和權益。負債是要還給人家的,還少了人家不幹,還多了你不幹,所以負債的金額比較客觀。那不客觀或者說主觀就會反映在權益裡。作為投資者,我們要了解屬於我們的權益是否真實,就不能盲目相信報表的數字,還要通過分析有自己一定的判斷。但是,作為不直接參與經營的投資者,我們就是外部人,不可能有太多的資訊去分析判斷,很多時候只能選擇相信,所以,投資有風險,某種程度上,這種風險是你不可控的。這裡有點扯遠了,如何分析我們以後再講。

  2、權益

  權益通常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省略少數股東權益、外幣折算差額不作介紹***。

  ***1***實收資本***股本***

  成立一個公司首先要註冊吧,那就要有註冊資金,會在工商局登記。通常這注冊資金也就是資產負債表中權益下的實收資本,或稱股本,一個意思。註冊後,成立公司,這部分就是公司的第一筆資產,也是屬於股東所有的第一筆權益。

  註冊資金不一定是真金白銀的現金和銀行存款。可以是機器裝置,或者專利技術,或者房屋土地等等,這些以後就是公司的資產了,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所以資產負債表左右兩邊一定是對等的。

  在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實收資本稱為股本,是按面值和股數計算的金額。實際發行股票時,大家知道股價和麵值是不一致的,發行價通常高於面值***通常都這樣,不代表必須是這樣***。

  ***2***資本公積

  在資產那邊,發行股票收到的錢計入了貨幣資金,在沒有負債的時候,資產等於權益,那發行價和麵值的差額在權益方反映到哪去了呢?當然,這錢還是股東的,除了扣除給證券公司或者其他中介機構的費用外,多出來的部分作為資本公積記錄在權益方。

  資本公積是一個報表專案,也是一個會計科目,記錄發行價高出面值的差額,以及其他一些會計準則要求計入的內容。這個具體說起來就太複雜了,不能計入當期損益的一些內容歸入了資本公積,我覺得沒必要在這裡解釋太多,呵呵,其實我也解釋不清。大家只要知道資本公積專案裡也是歸屬於投資者的權益就好了。算起賬來,如果你是投資者,你就說這些權益都是屬於我們的。你投資多少,經過一段時間後,權益裡有多少,差額就是你賺的了,不知道這麼解釋準確不,暫且當他是這樣吧。也歡迎其它專家指正。

  ***3***盈餘公積

  這也是權益的一個專案。通常是按照企業當年利潤的一定比例計提出來的。企業賺取的淨利潤都是歸投資者所有的,都會反映在權益裡,只是把它們拆分成不同的專案,有不同的用途。盈餘公積通常說是留給企業作為發展基金或者部分作為職工福利基金使用。不管怎麼用,通常情況下,這部分以及資本公積都不能作為股利紅利分配給投資者。作為投資者,投資一個企業,想要從企業經營獲取的利潤中定期分得一些紅利,看看可分多少,就看未分配利潤專案,這個專案裡是可以用來分配的部分。

  ***4***未分配利潤

  這個專案是企業經營後賺取的累積利潤。企業出售產品或提供勞務後,扣除各種成本費用,包括給供應商的,給職工的,給稅務的,給銀行的等等,剩下來不用再給誰了,都是投資者的了。這部分就是將來投資者可以用來分配紅利的部分。所以這部分多多益善,好啊。

  3、負債

  企業借債經營是很正常的行為,錢多好辦事嘛,只要借債的成本小於賺取的利潤,借債就會幫助投資者生利。沒有債務不是聰明的行為,但債務多了風險自然也就高。

  通常按照債務的償還期限把負債分為流動性負債和非流動性負債。流動性負債理論上是在短期內需要償還的負債,一般定義在一年以內。償還期越短,風險可能越高。所以在閱讀報表時,我們會關注負債的結構。

  看看負債的具體專案,企業的債務人可能會是銀行、其它企業、職工、稅務部分等。銀行借款是有可確定的成本,即要還利息。也是企業負債融資的主要來源。和銀行債務類似的還有發行一些短期或長期的債券,或者銀行票據等。另一類負債是在經營中產生的,不需要付利息,但也會有間接的成本***如供應商對你的信用級別、貨款支付時間不同而給的價格折扣等***,如應付賬款***付給供應商的***、應交稅金、應付工資等等。

  資產負債表粗略就介紹到這裡。資產負債表是某個時點的狀況,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是某段時期的成果,它們之間是有相互聯絡的。等介紹完三張報表後我們再看它們之間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