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專業介紹就業前景分析

  財務管理這個專業想必是都知道的,但是有哪些是我們還沒了解的呢?看完小編整理的財務管理小知識後你就會明白!

  財務管理是什麼

  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財務管理的課程管理學習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化和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投資、融資分析等財務決策業務越來越成為企業決策的重要部分。因此財務管理專業內容包括公司決策、財務管理、企業金融、金融工程和風險管理、證券投資和期貨與期權管理。

  財務管理基礎課有:經濟學基礎、經濟數學基礎、會計學、審計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財務管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有:財務管理學、公司理財、金融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金融風險管理、金融工程、期貨期權與衍生證券、審計學、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經濟預測與決策、計量經濟學、C語言、電子商務概論、財務管理資訊系統、資產評估、投資銀行業務、保險精算、公司財務理論、風險投資、專案融資、投資分析、資產評估等。

  企業財務管理主要目標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它決定著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出發點。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從它的演進過程來看,均直接反映著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反映著企業利益集團利益關係的均衡,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綜合體現。

  主要觀點

  我國財務管理目標經歷了1978年以前的產值最大化階段和改革初期的利潤最大化階段。實踐告訴我們,這兩種目標都不是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關於財務管理目標,如今學術界主要存在以下5種觀點。

  ***1***股東財富最大化

  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股東創辦企業的目的是擴大財富。他們是企業的所有者,其投資的價值在於它能給所有者帶來未來報酬,包括獲得股利和出售股權換取現金。

  ***2***企業價值最大化

  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採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係,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財務管理目標應與企業多個利益集團有關,可以說,財務管理目標是這些利益集團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協的結果。

  ***3***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當具有系統性、相關性、操作性和效率性,同時提出了滿足以上四個財務管理目標特徵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

  ***4***企業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企業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是企業理財目標的理性選擇,企業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可通過上述財務指標體系來體現。然後,通過這一系列的指標分析,評價企業的經營狀況,從而判斷企業是否達到了財務管理目標或財務管理的水平如何。

  ***5***資本配置最優化。

  有的學者提出,新經濟的出現對企業財務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經濟體制、企業組織形式、理財觀念的變化對企業財務目標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指出新經濟條件下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應定位為資本配置最優化。

  財務管理與會計的區別

  財務和會計是既有密切聯絡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兩者都是對資金進行管理,具有相互依存的關係。會計是對經濟業務進行計量和報告,財務管理是在會計的基礎上,強調對資金在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分配活動中的運用。

  簡單地說,會計看過去,財務管理看未來;會計重記錄,財務管理重分析;會計偏實務一些,財務管理偏巨集觀一些。

  從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來看,這兩個專業絕大部分的課程是一樣的。財務管理專業略偏重於管理,而會計專業更側重於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但到研究生階段以及實務工作中,這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會計專業偏向於會計準則相關的內容以及在實際會計工作中可能出現問題的研究;財務管理則會很大程度上偏向金融。對資金的籌集、投放、使用和分配都離不開金融相關知識,當然管理相關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財務管理比會計的綜合性更強,更側重高層次的管理工作。

  從本科生就業來看,兩個專業就業方向也差不多。這裡要特別注意一個誤區。有人認為學財務管理比較容易當財務領導,這是完全錯誤的。公司招聘財務領導時,都會選擇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士,而不會招應屆畢業生。無論是財務管理還是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一般都要從基層做起,比如先當出納或會計,優秀者再成長為財務經理***財務主管***,財務經理中的出類拔萃者可以成為CFO***首席財務官或財務總監***。

  如果考生非要在這兩個專業裡二選一,不妨參考以下說法:“如果你更喜歡思考如何使用一筆錢,如何從銀行貸到款,如何讓企業少花一點錢,那麼去學財務管理。如果你更喜歡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核算每一筆業務,那麼去學會計專業。”

  專業與就業

  就業形勢看好 就業面寬

  前面介紹了,市場經濟越發達,對財務管理的人才需求量越大。無論是企業、事業單位或是國家機關,都會發生經濟活動。可以說,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面很寬。

  據陽光高考平臺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規模為60000-65000人,近幾年全國就業率區間為85%-90%。該專業本科生畢業後也可以選擇學習深造,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有會計學、會計、工商管理、企業管理等。

  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有:到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工作;到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資產評估、管理諮詢等工作;到銀行、投資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財務分析、投資分析、資本運作等工作。

  拿到資格證 競爭添實力

  考生畢業後如果能夠考取相應資格證書,會在求職中為自己增加競爭力。很多用人單位對資格證書是認可或有上崗要求的。

  從事會計崗位,需要會計從業資格證,從事銀行證券等領域需要理財規劃師、資產評估師等資格證,在房地產從事評估專業的需要工程評估師等資格證。

  常見的同財務管理、會計有關的證書有以下幾種。

  1、會計師從業資格證

  該證書是具有一定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資格證書,是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具備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條件,是證明能夠從事會計工作的唯一合法憑證,是進入會計崗位的“准入證”。凡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2、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該證書也就是我們通常提到的會計職稱。會計職稱是衡量一個人會計業務水平高低的標準,會計職稱越高,表明其會計業務水平越高。我們國家現有會計職稱:初級、中級和高階,初級職稱有會計員、助理會計師,中級職稱有會計師,高階職稱有高階會計師。

  3、註冊會計師證書

  該證書是指依法取得註冊會計師證書並接受委託從事審計和會計諮詢、會計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註冊會計師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辦理企業合併、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的報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等。

  我國實行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製度。***於1991年創立***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由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組織實施。從2009年起,註冊會計師考試劃分為專業階段考試和綜合階段考試。考生在通過專業階段考試的全部科目後,才能參加綜合階段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