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學幾個基本概念

  財務管理學是研究如何通過計劃、決策、控制、考核、監督等管理活動對資金運動進行管理,以提高資金效益的一門經營管理學科。下面小編一起了解。

  財務管理學中系統的概念

  企業是一價值增值系統。財務管理的實質是價值管理。財務管理包括投資管理、籌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以及股利政策。財務管理的各方面是相互關聯的。投資決策要考慮籌資成本,只有專案的收益率高於籌資成本,專案才可行。專案投資後,涉及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營運資金的管理中既有投資決策——資金的佔用,又存在短期資金的籌集,因此我們在學習營運資金管理內容時應考慮投資管理的原則及資金成本的確定方法。股利政策的實質是企業籌資決策。在學習財務管理時,應將各部分內容整合在一起,而不要將各部分內容分隔開,這樣,我們才能較透徹地理解各財務管理內容,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升自身的價值。

  財務管理學中時間的概念

  在財務管理學中,始終貫穿一個時間軸,在時間軸上,時刻0為今天;時刻1為今天之後的第一期,或稱時期1的期末;時刻2就是今天之後的第二期,或稱時期2的期末;以此類推。通常的時期可以是年,但是有時候時間間隔也可以是半年期、季、月或天。若時間軸上的一期代表一年,記號0和1之間的間隔代表第1 年,記號1和2之間的間隔代表第2年,等等。注意記號既代表一個時期的期末,又代表下一期的開始。在時間軸上,正軸代表向前看,即未來;負軸代表過去。例:我們在2004年的年底存入銀行10萬元人民幣,2004年 12月31日為0點,如果我們以年為單位來分析問題,則 2005年12月31日為1點,2006年12月31日為2點;相對應的,2003年12月31日為一1點,2002年12月31日為一2 點,可以此類推。

  ***1***時間價值的概念

  資金的時間價值是財務活動中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是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之一。通俗的時間價值概念是說,今天的一元錢比明天的一元錢更值錢。資金時間價值的本質是現在所持有的資金可以進行再投資,按社會平均資金收益率獲得增值。因此,不同時間上的同金額的資金是不等值的。因而我們再將有關貨幣的數字進行數學運算時,一定要弄清楚其所屬的時間,再將它們轉化為同一時間的資料,然後才能進行運算。財務管理中,現值與終值的概念就是時間價值概念的典型表現。

  時間價值概念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最典型的表現是淨現值指標。投資專案投入使用後的淨現金流量,按資本成本和報酬率折算為投資以後的餘額,叫淨現值。淨現值就起到一個將不同時間的現金流量CF 轉化為同一時間的作用。通過轉化之後,再進行加和運算,才能表現一項投資活動的現在價值。在財務管理中有許多類似的公式,各種資產的估價都是依據類似的原理來進行計算的。先將其產生的各時間的現金流量進行折算,然後再將各時間上的折算後的現金流量進行加和。

  ***2***向前看的思想

  財務管理與會計學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會計學是對企業資金運動的結果進行反映,而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資金運動進行事前管理。也就是說財務管理注重未來的資金運動。在財務管理中,只考慮時間軸的正軸部分。我們只關心從現在之後,或者說我們進行某項財務活動之後會產生什麼結果,進行這項財務活動之前所發生的事情作為外生變數進行考慮。例如,在專案投資決策中,沉澱成本的問題。沉澱成本是已經使用掉的無法收回的資金。企業再進行投資決策時,要考慮的是當前投資是否有利可圖。即在投資後所產生的價值總量能否彌補其投資成本。而不是過去已花掉了多少錢。例如,某企業為一項投資已經花費了50萬元的諮詢費,要是工程完工需要再投資50萬元。如果專案完工之後的收益現值只有45萬元,這時企業會果斷地放棄這一專案。如果專案完工之後收益現值為70 萬元,就應選擇該專案。70萬元的收益雖不能彌補全部的投資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但能彌補追加投資50萬元,能使損失減少20萬元。在投資決策之前所發生的諮詢費是潑掉的牛奶,是無可挽回的事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不用考慮。只要考慮在決策後的現金流量:投入50萬元,收益70萬元,淨收益20萬元,專案可行。

  財務管理學中風險的概念

  風險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可能發生的各種結果的變動程度。風險是事件本身的不確定性,具有客觀性。從個別投資主體的角度看,風險可分為市場風險和公司特有風險兩類。從公司本身來看,風險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類。

  在財務管理中,風險表現在各個方面:

  ***1***在計算資金時間價值中,我們所用的折現率中包含風險報酬。我們應知道風險與報酬密切相關,兩者之間是正相關的關係。一個專案的風險越大,投資者要求的報酬越高。

  ***2***各種槓桿的計算,是對各種風險的衡量。營業槓桿係數的大小能衡量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槓桿係數的大小衡量的是企業的財務風險;聯合槓桿係數衡量的是企業總風險。

  財務決策一風險和收益的權衡。以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收益分配決策為主要內容的財務管理決策,實際上是企業的價值決策。企業價值由風險和收益的不同組合決定,財務決策是在風險和收益之間作出權衡選擇。企業籌資決策就是在控制財務風險條件下,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在籌資決策中演變為資本成本最低化和財務風險最小化。投資決策中無論是專案投資還是證券投資,都需要充分認識投資的收益和風險,專案投資中的兩個基本價值觀念: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風險價值是風險和收益在投資決策中的具體體現,它要求企業投資決策既要考慮投資專案的收益又要考慮投資的風險;在專案投資中,風險體現在折現率和現金流量中,風險調整貼現率法和風險調整現金流量法就是風險和收益機制權衡在專案投資中的具體體現。在證券投資決策中,根據風險對公司是否可分散分為市場風險和公司特有風險。具體又細分為:違約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變現力風險、再投資風險,其中前三種風險為市場風險,後兩種風險為公司特有風險。在證券投資中無論是證券收益計算還是證券價值評估,都應考慮投資風險和收益的權衡,一味追求收益提高而忽略風險,根據資本資產計價模型,證券投資價值評估的折現率會因此加大,進而導致證券投資價值低估。在股利分配決策中,包括兩個主要方面:是否分配以及分配多少,前者決定股利是否影響企業價值,後者決定股利支付比率的大小,二者都是圍繞企業價值一風險和收益的權衡進行,股利決策要充分考慮企業未來投資專案的投資收益率和發放股利後會導致企業現金短缺的風險。

  財務管理學中現金流量的概念

  現金流量是指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的流入和流出量。美國前證券管理委員會主席哈羅德·威廉斯曾說過:“如果讓我在利潤資訊和現金流量資訊之間作一個比較選擇,那麼,我選擇現金流量”。由於現金流量與企業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所以企業越來越關注現金流量資訊,對現金流量的管理和控制已成為財務管理的關鍵。

  與利潤比較,現金流量資訊更加客觀、可靠。首先,利潤在各年的分佈受不同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的影響,而現金流量則不受這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可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在物價和幣值持續上漲的環境中,企業以過去取得較低價格水平的生產要素消耗和現在取得的物價上漲後的收入相配比,肯定會帶來虛低成本,虛增利潤的結果,導致利潤資訊失真;再如折舊方法、存貨計價方法等不同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將導致計算出的利潤結果不同,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理財觀念下,早期的收益和晚期的收益是有明顯區別的,這將給會計人員弄虛作假帶來可乘之機。現金流量資訊則是依據收付實現制原則將非付現的費用***如折舊等***加回到利潤裡,因此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