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學實習心得

  現今,社會對會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在校的會計專業學生,為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我們應該注重培養自身的素質,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操作能力。來看看下面小編為你帶來的吧,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1《財務管理學》學習心得

  厲曉梅

  通過這些天對《財務管理學》的學習,我覺得讀財務管理課程能得到的最大的收貨就是建立財務觀念和簡單的資料蒐集整理流程,也使我對財務管理有了一個從淺到深的認識,才知道這門學科和我以前所感覺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不僅僅是要記住放在數值背後的涵義和潛在表現上,而是要理解各種比率的公式和推導過程。現就我對近期的學習心得體會做如下總結:

  首先,通過學習,使我真正的認識到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之中。財務管理也是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財務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如:企業財務管理的合理性會促使企業加強管理和核算、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從而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系統有效的財務管理是為了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作為股份制企業,我們明確了具體目標:企業籌資管理目標、企業投資管理目標、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目標、企業收益分配管理目標等。

  其次,我知道了財務管理學的所包含的主要內容,具體總結如下:

  一是要了解一個公司的經營狀況情況,重點要掌握一篇報告:即財務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三部分;二組詞彙:即反映企業在特定時點狀況的詞彙,包括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和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經營情況的詞彙,包括收入、費用、利潤;三張報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二是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的“現在時”,即企業現在的健康狀況如何;利潤表反映企業的“過去時”,即企業過去“怎麼樣”;現金流量表透視企業的“將來時”,即企業將來“怎麼樣”。三是對資產負債表要做到“三看三注意”:三看主要是一看資產增減變化並找到變化的原因;二看健康,如負債率是否高,短期償債能力是否強等;三看真實的企業,利潤是可以幹出來的,也是可以算出來的。

  三注意主要是:一要注意表中的資產代表歷史,而歷史不代表現實;二要注意表中的負債可能是風險,而表外的“或有負債”也許是更大的風險;三要注意表中的資產是企業的資源,但不代表全部,如品牌、營銷網路、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無法在表中體現。

  四是對利潤表要做到“五看”:一看結果;二看結構;三看成績:關注財務成果、市場表現、基本業務活動等三個層面問題;四看問題:獲利能力,包括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報酬率、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五看人的因素對計算結果的影響,如成本結轉方法、折舊計算方法、費用攤銷方法。五是對現金流量要 關注。什麼是“現金”?對企業老總說,現金就是企業的“血液”;對財務人員說,現金就是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六是制定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讓好人不變壞,讓壞人沒機會。過去的經驗不一定是良藥,必須認識到每一步決策都不是重複過去,而是創造未來,而且思維定式永遠存在,需要不斷地打破它,克服它,有了好的開始,仍要努力經營,保證決策正確,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最後,我覺得財務管理是一個把企業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過渡的重要工具。就像以前的那個在國際象棋的棋盤上放小麥粒的故事一樣。國際象棋一共八八六十四個格子,如果不算過的話誰知道從一粒開始每次加多一倍的話到最後一個格子已經是天文數字了?財務管理也一樣,不算不知道。可能一算真得嚇一跳。我在工作中遇到過在生產時是熱火朝天,但實際上年底還虧本的例子,所以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就是很好的例證。

  以上是我的在這些天學習的一點點心得,雖然在這短短時間可能不會學到太多的東西,但是卻使我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夠掌握並樹立財務管理觀念就是我最大的收穫了,也為我在後續財務管理的學習方面起到了引路和指導的作用。

  2財務管理學習心得體會

  財務管理是企業從事財務管理活動的根本指導。通過財務管理的學習,我對財務管理的目標、財務管理的意義、財務管理的手段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讓我從財務管理的學習中深刻體會到新形勢下加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重大意義。

  內部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環節,各企業應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採取措施,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形成以法人治理結構為依託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管理與控制網路,搞好資金流、物資流、資訊流的控制和管理,防範和減少財務風險,促進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提高經濟效益。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理順財務組織結構

  企業對各項經濟活動控制得好壞,關鍵取決於其組織是否有效。企業組織結構既是發展變化的,又是相對穩定的,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規模、內部條件和財務戰略,決定其適宜的組織體制,從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減少內部摩擦和降低組織成本,實現經濟效益和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要結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結構、生產經營特點和區域分佈狀況,按管理控制成本與效率相適應的原則確定合理的組織結構,進行科學的職務分工、嚴格的職位設定和嚴密的授權管理,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做到“集權有道、分權有序、授權有章、用權有度”,確保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的有效執行。

  ***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企業實施預算管理是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預算管理的核心在於對企業未來的行為事先安排和計劃,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單位的各種資源進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使企業按照既定目標行事,從而有效實現企業發展戰略。預算管理應在對市場進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以目標利潤為前提,編制全面的銷售預算、採購預算、費用預算、成本預算、現金收支預算和利潤預算,使企業生產經營能沿著預算管理軌道科學合理地進行。年度預算編制後,根據實際情況,分解為月度預算,進行月度經濟活動分析,找出問題和生產經營的薄弱環節,也便於採取相應的對策。這樣就可以時時把握企業全年利潤目標的動脈,發現不足,及時改進,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鑑於全面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執行的強制約束性和獎懲激勵機制,實施後可以大大提升企業的管理層次,增強競爭優勢,促進企業發展和效益的提高。

  ***三***增強財務風險的防範意識

  市場歷來是機遇和風險並存的,低風險低收益的謹慎和高風險高收益的誘惑,往往使企業在決策面前進退兩難。風險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充分衡量風險的程度,結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過比較、分析等方法權衡得失,選擇最佳方案以較小風險取得較大效益,是現代企業所共同追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出決定之前要針對不同風險制定一系列防範、保全和補償措施,使企業在風險出現時不致驚慌失措,束手無策。

  ***四***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素質建設

  財務管理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綜合性和超越性,現代企業必須要提高財務人員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財務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優劣,加強財務人員素質建設,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關鍵。企業要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培訓和學習,建立財務人員業務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充分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有效的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

  ***五***建立科學的財務考核指標體系

  沒有完整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就很難判斷企業經營的好壞。現代企業必須要建立既能反映企業資產利潤效率,又能反映盈利能力的考核指標體系,要把絕對數指標與相對數指標相結合,綜合評價企業經營者的經營業績。要緊密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制定科學合理、操作性強、覆蓋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財務指標計劃,並實行動態管理,將業績考核評價情況及時反饋給獎懲決策的執行部門,作為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依據嚴格考核,促進企業保持持續快速發展。

  ***六***推進企業財務管理資訊化

  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要有新思路、新方法,要針對當前企業財務資金集中管理和監督控制中的主要問題,從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資訊化入手,大力推廣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統一的財務管理軟體,以實現加強和改善企業財務管理、促進管理創新的目的。 因此,應用統一的計算機財務管理軟體、實現財務資訊與業務流程一體化,進而逐步引進、消化、開發使用國際先進的ERP系統軟體,是企業內部資訊化發展的基本方向。企業應結合實際,積極引進開發運用統一的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的管理軟體,逐步實現生產經營全過程的資訊流、物流、資金流的整合和資料共享,保障企業預算、結算、監控等財務管理工作規範化、高效化。

  總之,由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處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階段,作為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現代企業制度因而也在探索與實踐之中,這就決定了企業的財務管理要為適應新形勢不斷進行調整和探索,以使財務活動有效地、充分地反映、監督和調控經營活動,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只有這樣進一步加強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才能促進管理素質和層次的全面提升,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迎接加入世貿組織後國際競爭的挑戰,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3財務管理學習心得

  周文洪08行管 08270926

  【摘要】 所謂“時間就是金錢”,在資金不斷流動和運作的迴圈中,以錢生錢使其盈而不虧,增而不減,深感“錢道”關乎個人、家庭、社會乃至於國家的發展,其中要性不容忽視

  【關鍵詞】 財務管理 資金的時間價值 收支管理 企業財務管理環境 匯率 風險轉移

  風險防禦 光陰荏苒,逝者如斯,恍如轉眼之間,本期的財務管理課程已接近尾聲,回憶之前課堂上沉浸於“錢”裡的感覺,真如易經中所言“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只覺當今萬物無不包含於其中,無不與其息息相關。當真受益匪淺,然本人近乎愚鈍,故結合老師所授書本所言以及課堂所學,以發表一些個人的拙見。

  財務者,往大言之乃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單位在物質資料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執行及資金執行過程中所體現的經濟關係,關乎國計民生。往小了說便是關乎萬千家庭乃至個人的經濟利益。

  一、 財務管理關乎家事

  雖然課本上對財務管理的定義是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決策、預算、控制和分析,並對其所體現出來的各種財務關係進行協調、組織的一系列經濟管理工作。然而我認為不盡其然,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課堂上老師多次舉到一個家庭的資金安排同本課程知識要點相結合,因此我認為一個家庭的收支管理乃至於柴米油鹽都息息相關。

  借鑑課本知識便一目瞭然,如課本一開始就灌輸資金的時間價值這一觀念,使人明白錢雖是死物實則如活水般亦可流動而不止,同時錢不動自會日損夜失,如不進行合理有效的投資,便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流失,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想必這邊是財務管理的真諦所在吧。

  如書中所言,單利計算、複利計算,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即便是簡單的存款也會因此而發生大不同的變化。而年金的計算更是貼近生活,關乎各類保險的購買與不同的收益,各種不同的繳法,看是差別不大然而卻各有不同。當然,風險概念的引入又為資金的執行增加了更多的變數,不得不引人深思,並慎重考慮而下手。

  故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實是恍然大悟,以前幾乎從未關注過與此相關的東西,現在一接觸到這些感覺其在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當真需要從課本學習,從日常生活中摸索。說簡單點那就是好好運用自己的錢,非但不能使其白白流逝更要運用財務管理的知識使其盈而不虧,增而不減。

  二、 財務管理關乎國事

  課本中有提到財務管理的環境這一概念,它指影響財務活動和財務管理的各種因素。並銜接之前的重點物件即企業而提出企業的財務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下進行的,良好的環境是財務活動和財務管理工作正常進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而財務管理環境發生變化,會導致企業的籌資成本和風險、投資報酬和風險、利潤及現金流量等因素髮生變化。因此,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企業應經常分析目前財務管理的環境,並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

  除此之外,還將影響企業的環境因素分為企業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 但是以本人之見,企業的內部環境暫且拋開不談。而就書本的出發點其實可以逆行而理解。不難看出,其內容是站在企業自身的立場而加以闡述的,而與其說是企業的外部環境不如說是國家對財務管理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細觀之,有如下四個方面:

  ***一***、通過經濟體制的管理

  不難得知,我過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後,給予了企業在財務管理各個環節上更多的自主權,然而國家依然通過各種規定對當前條件下的企業進行著有效的管理,使其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並按照國家的要求有序健康發展。

  ***二***、通過財稅制度的管理

  在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國家需要通過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的變動對企業財務管理進行干預和制約,以適當的調整和運用不同的財稅政策來干預、引導經濟的發展,使企業的財務管理主動適應這些變動並執行這些變動的企業。以達成對國民經濟的調整和引導,並有效的對國家財政進行管理。

  ***三***、通過金融體制的管理

  整個企業領域在籌資、投資和資金運營的過程中無不受金融市場、金融政策和金融機構的影響,應此國家的金融體制會對企業帶來較為深遠的影響。而其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即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而國家主要通過對金融機構的控制達成對金融市場的導向從而最終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走向。

  ***四***、通過法律制度的管理

  為了規範市場經濟的秩序,使我國在正常、有序的法律環境中進行,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在法律法規的範圍內進行,從而有效的管理國家經濟,按照相關方向可概括為規範企業籌資、規範企業投資以及規範企業收益分配三大方面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

  綜上可見,財務管理同國民經濟息息相關,影響發展方向,規範發展環境,實乃一國之大事。

  三、 財務管理關乎天下事

  當今世界處於和平與發展的大趨勢下,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成為國際競爭中的有力武器,而要發展壯大一國經濟這與優質的財務管理是無法分開的。 說得簡單點,如像日本大地震後所引起的世界經濟震盪,物價或漲或跌,尤其是引起貨幣匯率的點滴風吹草動,無不對一國乃至世界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這必然要求一國的財政管理良好的執行才能在世界經濟的大風大浪中被挺過來,尤其是應對經濟危機帶來的毀滅性的衝擊更是要求一國要提前防禦風險的財務管理觀念和意識,如購買他國債券,向他國投資等方式來轉移來規避風險。 當然,以上均是本人結合課本和老師所講並聯系實際而所提出的看法,相比專業的知識而言明顯是班門弄斧了,但本著拋磚引玉的立場,故還是寫了這些拙見,不足之處還望見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