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投資的風險有什麼型別

  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對於新三板投資的風險,很多人都不太瞭解其中有什麼型別。接下來就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新三板投資風險的型別吧,供大家學習參考!

  新三板投資的風險型別

  ***一***流動性風險

  投資是一個過程,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更多的追求投資,從這個角度講,目前的流動性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滿足這樣的交易需求。大家容易想到A股如何如何,但對於一個新的發展中的市場,大家對它的理解認識需要一個過程。

  目前新三板交易制度還相對不完善,大部分交易只能通過協議交易即參加該企業的定向增發進行。在交易制度很不完善並且轉板制度尚未出臺的情況下,買入的新三板股票想要退出只能通過協議轉售,或者等企業IPO之後賣出。對於已經做市的股票來說,流動性有一定改善,但相對於二級市場仍有較大差別。

  新三板投資者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流動性風險,規避流動性風險最有效的方法是購買做市商的做市標的,因為做市商有義務承接投資者賣出的股票,所以無需擔心流動性問題。反過來,站在做市商的角度,具有併購重組概念的公司由於退出路徑清晰而深受廣大做市商喜愛,同時在併購重組過程中,做市商將享受更高的溢價,獲取更大收益。

  ***二***擴容的風險

  個人投資者投資新三板是新三板擴容的結果。而新三板一旦擴容,那麼,擴容後的新三板就不再是擴容前的新三板了。擴容前的新三板基本上是一個“示範板”,掛牌公司都是比較優秀的,其中近半數公司基本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投資者投資擴容前的新三板風險相對較小。但經過擴容後,新三板公司魚龍混雜,絕大多數公司難以上市,不少公司甚至隨時都會倒閉。投資擴容後的新三板,投資者的風險要大得多。

  新三板對於投資者最大的誘惑莫過於股票轉板上市。但對於擴容後的新三板來說,投資者要捕捉到可以成功轉板的公司困難將會大得多。根據推算,未來將有上萬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屆時新三板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垃圾版”,在垃圾裡淘金,這不是一般的投資者能夠做到的。

  ***三***資訊不對稱的風險

  對於投資者來說,更多的風險還集中於掛牌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以及募集資金使用監管方面。新三板公司原本就是非上市公司,其管理並不規範,資訊披露容易出現問題,各種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有利好訊息時知情者提前買進,有利空訊息時知情者提前賣出,散戶始終都是受害者。

  由於推行市場化的推行方式,新三板最大化地放開了對企業的事前稽核和信披要求,更多鼓勵企業自願式披露。新三板市場可能更多將是一個非標準化的市場,基於此,新三板企業股票發行方案的資訊披露往往相對簡略,無法提供太多投資參考,企業與投資者之間資訊不對稱的現象明顯。另一方面,與A股上市公司不同的是,新三板掛牌企業對於募集資金的用途無需每次向輔導券商申報,自由度較大,也使募集資金監管存在風險。

  事實上,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並非是上市公司,他們的命運與大海中的小船一樣,破產或倒閉將是新三板公司不可迴避的事情。加上這些公司本身又缺少透明度,資訊不對稱的原因,中小投資者無疑將會是新三板公司破產或者倒閉的買單人。

  ***四***股票交易的風險

  新三板實質就是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場所,與滬深兩市的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共同形成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因此,人們常說的“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對新三板市場具有同樣的警示意義。

  新三板股票不設漲跌幅限制,從歷史成交資料看,部分新三板個股價格波動非常劇烈。由於新三板的協議轉讓常常導致同一只股票可能出現巨大的價格差距,削弱了新三板的價格發現功能,而協議轉讓的價格往往也並不是掛牌公司真實價值的體現。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各路資本的大量湧入,目前不少新三板掛牌公司的股價漲幅超過2倍至3倍,不再是投資窪地。目前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掛牌交易的公司都是正式的上市公司,其股票交易採取的是在每週5個交易日規定的交易時間段裡連續交易,因此,除了出現漲停跌停這種特殊情況外,不會出現買不到股票或賣不出股票的情況。

  但新三板掛牌的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其股票交易並不是連續交易,而是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投資者買賣股票很不方便。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出,這是投資者經常遇到的風險。

  新三板投資意義

  *** 1***新三板投資資金扶持:根據各區域園區及政府政策不一,企業可享受園區及政府補貼。

  *** 2***新三板投資便利融資:公司掛牌後可實施定向增發股份,提高公司信用等級,幫助企業更快融資。

  *** 3***新三板投資財富增值:企業及股東的股票可以在資本市場中以較高的價格進行流通,實現資產增值。

  *** 4***新三板投資股份轉讓:股東股份可以合法轉讓,提高股權流動性。

  *** 5***新三板投資轉板上市:轉板機制一旦確定,公司可優先享受"綠色通道"。

  *** 6***新三板投資公司發展:有利於完善公司的資本結構,促進公司規範發展。

  *** 7***新三板投資宣傳效應:樹立公司品牌,提高企業知名度。

  新三板投資門檻

  新三板對於投資者的門檻規定春節前出臺,個人投資者須有300萬以上證券資產才可參與新三板交易,機構投資者也設有門檻500萬元。

  不少股民通過網路表示,把小投資者攔在門外,就是把新三板變成“機構和權貴們的遊戲”。武漢老股民陳先生表示,“適當設門檻是必要的,但重點應當是對投資者的風險意識與經驗進行要求,新三板風險比股指期貨還高嗎?期貨門檻也不過50萬。”

  支援的股民也不少。主要理由就是限制個人投資者,就可以減少新三板對A股主機板的資金分流。“如果門檻很低,大家都去炒新三板,A股就又會大跌”。

  東湖高新區的國電武儀,已經首批在新三板掛牌,其董祕王鵬飛表示,“這個門檻肯定有點高,不過也能理解。”他稱,管理層設定較高門檻,也許是出於控制市場風險的考慮,一是防止被爆炒而出現泡沫,二是新三板多數是小公司,本身的抗風險能力不強,投資風險的確高於A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