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種植技術標準

  中藥材指在漢族傳統醫術指導下應用的原生藥材,用於治療疾病。今天小編整理了中藥材的種植標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鑑定

  目前我國藥材的鑑定標準分為三級,即一級國家藥典標準;二級部頒標準;三級地方標準。

  國家藥典

  藥典是國家對藥品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所作的技術規定,是藥品生產、供應、使用、檢驗、管理部門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我們國家控制藥品質量的標準,收載使用較廣、療效較好的藥品。中國藥典自1953年版起至2000年版止,共出版7次。2000年版藥典一部每種藥材項下內容為:漢語拼音、拉丁名、來源、性狀、鑑別、檢查、含量測定、炮製、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貯藏等。

  部頒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發的藥品標準簡稱部頒標準。對藥典未收載的常用而有一定療效的藥品,由藥典委員會編寫,衛生部批准執行,作為藥典的補充。值的提出的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機構的成立,省、市相應機構也將會在歸屬方面有所變動。有關部頒標準、地方標準制定、釋出、修改也將會有新的條文出臺。

  地方標準

  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衛生廳***局***審批的藥品標準簡稱地方標準。此標準系收載中國藥典及部頒標準中未收載的藥品,或雖有收載但規格有所不同的本省、市、自治區生產的藥品,它具有本地區性的約束力。

  上述三個標準,以藥典為準,部頌標準為補充。凡是在全國經銷的藥材或生產中成藥所用的藥材,必須符合藥典和部頒標準。凡不符合以上兩個標準或使用其它地方標準的藥材可鑑定為偽品。地方標準只能在本地區使用。市場上經銷的藥材必須經各省、市、縣藥檢所鑑定方有效。

  生產技術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藥材生產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對一些重要中藥材的生產栽培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就藥植所而言,從六十年代開始,科研人員深入到全國各地開展中藥材引種栽培研究,幫助當地發展中藥材生產並建立中藥材的研究機構,解決了諸多中藥材生產中的問題,先後開展了黃連、當歸、貝母、天麻、金銀花、丹蔘、元胡、番紅花、人蔘、西洋參、黃芩、甘草、北沙蔘、枸杞、桔梗、紅花、芍藥、牡丹、山茱萸、地黃、金蓮花、杜仲、薏苡、山藥、銀杏、五倍子、豬苓、黃芪、金蕎麥、肉蓯蓉等中藥材的栽培技術研究,並取得成果。其中天麻、黃連、西洋參、金銀花、豬苓等品種栽培技術大面積推廣和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已經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和脫貧途徑。從八十年代開始,我所致力於中藥材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和綠色中藥材栽培技術的研究,對中藥材的病蟲害採取生物防治措施,這項技術已經成功地應用到人蔘、西洋參、山楂、金銀花、枸杞等中藥材病蟲害防治等。

  全國中藥材家種品種達300多種,種植面積500萬畝以上,年產量5億多公斤,全國已建立中藥材生產基地600多個,為中醫藥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中藥材認識

  由於歷史文化、地理環境和社會發展水平不同等多種原因,各地區的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和應用範圍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形成了具有不同內涵、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絡的三個部分,即中藥材、民間藥和民族藥。

  對於這些寶貴資源的開發與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物質基礎。幾千年來,以之作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對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些藥物中,植物***材佔大多數,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來相沿藥學叫做“本草學”。全國有十七大中藥材市場,最大的中藥材市場在安徽省亳州市。

  藥材認識,旨在收集全國中藥材品種。各藥均按名稱、來源、形態、環境、栽培、採製、化學、藥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製劑等編寫,並附以彩色圖。內容豐富,資料較準確可靠,可在一定程度上結合現代醫學科學知識進行研究,可供科研和臨床的參考。關於中藥材資訊行情,瞭解最新的藥材產地資訊和市場行情可以在中藥材天地網上查到,每日更新的藥材市場價格資訊。

  中藥材術語全解

  很多中藥材術語不為大家所瞭解,現概述如下:

  皮刺 皮類藥材表面的一種硬而少的突出物,稱皮刺,如海桐皮。

  空泡 藥材加工時用火烘烤過快而形成的中心空隙,稱空泡。

  油頭 藥材根頭部偶有黑色發粘的油狀物稱油頭,如川木香。

  亮星 指藥材橫切後在陽光下透視,見到的粘液質小點,因能發亮稱亮星,如土茯苓。

  菊花心 指藥材橫切面上維管束與較窄的射線排列形成細密放射狀紋理,狀似開放的菊花,稱菊花心,如黃芪、甘草。

  棗皮 指藥材果皮皺縮成棗皮狀,如山萸肉。

  珍珠盤 指藥材根頭部膨大,具有多數隆起的莖基及芽痕,因狀似珍珠散於盤中而稱珍珠盤,如銀柴胡。

  亮銀星 指皮類藥材由於表面有結晶析出,置光下顯亮銀光,如牡丹根皮、厚朴。

  花白點 指藥材斷面中心數個散生的放射狀木質部黃白相間,與周圍形成色彩對比,如胡黃連。

  通天眼 指羚羊角的神經孔通過角塞頂端的角殼中心,向上呈一扁三角形的小孔直達角尖,習稱通天眼。

  開口子 指青貝藥材外層兩枚鱗片大小相近,頂端不抱合,俗稱開口子。

  月石墜 指硼砂加工時結在繩子上的乾燥結晶,似石墜下,稱月石墜。

  蜘株網紋 措在藥材橫切面上,木質部大型導管呈針孔狀多層整齊排列,與類白色的射線相間而呈蜘蛛網狀紋理,如木通等。

  膠口鏡面 指殭蠶藥材的斷面平坦,外層白色粉性似膠,中間棕黑色發亮似鏡。

  金井玉欄 指根類藥材的斷面外圍白,內心黃,中間有一棕色的形成層環,俗稱金井玉欄,如桔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