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措施

  高校對大學生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為此由小編為大家分享關於,歡迎參閱。

  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措施

  1.減少結構性失業:通過城市社群和農村基層崗位補貼、助學貸款代償、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加分,以及擴大“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到村任職”、“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等計劃,多種手段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工作;通過放鬆戶籍限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企業工作;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專案積極吸納和穩定大學畢業生。

  2.減少或推遲供給:加大力度落實部隊徵兵更多面向大學生;研究生或第二學位擴招。通過見習實習制度,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4.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所有高校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同時將就業指導課列入必修課。對未就業畢業生進行失業登記,提供職業介紹,培訓等系列服務。

  5. 為困難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援助。

  ***四***針對返鄉農民工的政策措施

  1.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土地承包權益;穩定糧食和食品價格,有利於農民工返鄉務農提高收入。

  2.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大力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

  3.一些勞動力輸出地方已經出臺支援返鄉農民工的政策:3個月以上未能重新就業的,當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的70%給予失業救助,救助期不超過半年。 上述政策措施對穩定現有的就業崗位、解決受金融危機影響嚴重的農民工群體和青年群體的就業問題將發揮作用,但還遠不足以消除金融危機對中國就業局勢的影響,需要全社會各方的重視和支援,特別是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我國近幾年來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1、提高勞動者素質

  我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在有條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開展各類在崗和在職培訓,著力提高我國勞動者的就業水平和業務素質。為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2、提供巨集觀的就業環境

  積極引進外資,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在西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在東北,振興老工業基地;在中部,提出了中部崛起。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提供了相當多的就業機會。

  共青團中央實施的“彩虹工程”對於那些有志於創業的青年大學生們無疑又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共青團中央採取了幾項具體措施:一是建立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4083個,提供見習崗位121646個;二是與銀行監會合作,提供農村小額貸款,以創業帶動就業;三是團中央與省團委兩級團組織全面建立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解決創業資金瓶頸問題。

  3、開展職業技術培訓

  統計資料表明,截止到2003年底,全國共有技工學校3167所,在校生191萬人,面向社會開展各類培訓220萬人次:就業訓練中心3465所,社會培訓機構17350所,全年開展培訓1071萬人次。

  在開展職業技術教育方面,國外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韓國職業技術教育在其快速工業化的程序中起了關鍵的作用。韓國政府成功地調整了技術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體系以滿足不斷變化著的工業需求。在各種國家考試中獲得資格證書的人都視為具有獲得學士學位的同等學歷資格。韓國職業教育在為經濟發展提供人力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的確,韓國的經濟實力由於其高水平的職業教育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特別地,由於職業教育為個人提供了重要的知識和技能,使他們通過事業的發展而提高了個人的生活水平,職業技術教育對於個人和國家的發展都越來越重要了。

  影響:由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共同主辦的2009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網上質詢周,這是有關部門面向高校畢業生開展就業政策宣傳的又一重要舉措。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國務院以及有關部門和地區以空前的力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參加志願者服務西部計劃、積極吸納高校進入重大科研專案等,各項措施含金量之大、覆蓋面之寬所未有。

  大學生就業工作事關千百萬的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社會穩定與和諧,我們要衝學識實踐科學發展關的高度,認真分析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國家通過各種政策、手段渠道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給大學生提供和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的發展,經濟的繼續發展與騰飛。

  促進大學生就業措施探討

  一、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觀念問題

  目前就業難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國高等教育剛剛從精英化轉到大眾化,大學生就業觀念出現了問題。從畢業生角度來說,真正難的不是就業,而是其合理的定位與觀念的轉化,完成從精英學子到普通勞動者的觀念轉變。高等教育大眾化必然帶來就業的大眾化,必將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與普通勞動者一樣,承擔一些基層工作。

  ***二***大學生就業、創業素質不高

  畢業生在用人單位面前表現出自身實力不足,知識面窄,自信心不足,溝通意識、團隊精神較差,缺少創新意識和敬業精神。

  ***三***“人才高消費”現象比較普遍

  近年來,隨著大批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呈供大於求的狀態,因而便出現了“人才高消費”的現象,一些單位和部門招聘人才時,不是根據用工需要,而是相互攀比,以高文憑、高學歷為條件,出現了大材小用、高能低用的怪現象。

  二、從高校自身分析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原因

  ***一***學科和專業結構不合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在擴招競爭中,幾乎所有高校都進行著外延式的發展,無暇顧及專業設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進和發展,結果導致了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即人才的層次結構、專業結構和素質結構很不合理。由於高校的擴招基本是在原有學科專業結構框架內進行,忽略市場需求,僅以學校條件為依據設立專業。這些專業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又嚴重滯後於市場,學不能用,用非所學。畢業生社會適應性差,就業競爭力不強,致使部分專業畢業生相對過剩,就業困難。

  ***二***就業指導力度不夠

  就業指導是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不可或缺的學校常規性工作。目前從總體上看,學校就業指導工作尚缺乏系統性、規範性、針對性。不少高校專職指導人員不足,更談不上建立一支學歷結構、專業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合理的專職大學生就業指導隊伍。另外,就業指導的專項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真正的就業指導內容僅限於在畢業班開設就業指導課,偶爾開設幾次就業講座或設個就業諮詢,或舉行就業形勢報告等。學生得不到來自學校的更全面、更具體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