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個人學習方法和技巧

  會計學習必須依勤學苦練,沒有什麼捷徑,但是會計學習自有其內在的規律,我們需要在學習中藉助一些竅門,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一、掌握三個基本

  1、掌握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有關的概念、理論很多,對於這些概念一定要準確地理解其含義,對於相關理論不僅要掌握其內容,還有能夠靈活運用。

  2、掌握會計的基本方法

  會計基礎將教會我們如何對具體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的方法,如:設定會計科目與帳戶、複式記賬、填制與稽核憑證、登記賬簿、資產計算、負債計算、所有者權益計算、成本計算、利潤計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等等。對於這些核算方法,要求大家熟練掌握。

  3、掌握會計的基本技能

  本課程的實踐性較強,要求學員認真完成實務操作作業,並多向教師及財會人員請教,對憑證、賬簿、報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認識,做到能運用所學理論、方法獨立完成一系列的會計工作。

  二、注意三個聯絡

  1、注意各項經濟業務之間的聯絡

  在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會發生許多筆經濟業務,許多經濟業務之間是有聯絡的,

  例如:“業務一 企業購10000元的材料,貨款未付。業務二 用銀行存款支付10000元的貨款。”會計人員要注意到兩筆經濟業務之間的連貫關係。

  2、注意各賬戶之間的聯絡

  為了更方便地記錄各項經濟業務,在會計中設定了許多獨立的賬戶,如:原材料賬戶、現金賬戶、銀行存款賬戶、應付賬款賬戶等等,一筆經濟業務的發生會影響到兩個或兩個以上賬戶的數量變化,如:“業務一 企業購10000元的材料,貨款未付。”會使物資採購賬戶增加10000元,應付賬款賬戶增加10000元。所以在學習中要注意各賬戶的相互聯絡,會判斷一筆業務的發生會影響哪些賬戶的增減變化。

  3、注意會計核算方法之間的聯絡

  前面介紹的設定會計科目與賬戶、複式記賬、填制與稽核憑證、登記賬簿、資產計算、負債計算、所有者權益計算、成本計算、利潤計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方法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絡,在學習中要注意這種聯絡,掌握好各種核算方法的使用順序,如:一定要最後編制報表,因為編制報表要使用前面核算方法得出的資料。

  三、處理二個關係

  1、處理好全面與重點的關係

  會計基礎講授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理論、方法,在要求大家全面掌握的同時,還要求學員能夠從中總結出重點內容,只有處理好全面與重點的關係,才能高效率地學好這門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處理好理解與記憶的關係

  會計課程主要教給學員能夠獨立完成會計實際工作的方法,以注重實踐為特點,因此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的,要求能夠處理好理解與記憶的關係,即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

  二

  一、先把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全部看完,邊看書邊做小的練習,掌握主要的知識點;

  二、做針對性練習,加強重點內容的學習和掌握。主要是資產、收入、財務報告和財務管理基礎這四章,約佔70分左右;

  三、做綜合練習,跨章節練習,如固定資產和長期借款的組合等;

  四、考前半個月做主要刷高分的題庫,掌握出題方式和題型題量,把握做題速度,測試知識掌握程度。

  在看書的時候,一般是先看一章,從整體把握,比如資產的一章內容較多,可以分為幾次看,但是要連貫,把知識點穿插在一起。看完書做題,把錯誤的題標記,再從書中找知識點,把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掌握,標記的錯題便於在考前複習。

  1、一定要帶著問題進行經濟法的複習

  強調要帶著問題進行經濟法的複習,理由有兩個:一是經濟法考試的題型有四大類,分別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案例分析題***,而這四類題要求記憶的深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案例分析題往往要求記憶的層次最深,判斷題次之,而其它幾類題又次之,因此在進行記憶時,針對不同的題型所花的精力可稍有不同,從而避免平均分配時間;二是經濟法的專業性、實務性很強,要求大家記憶的數字規定、法律條文規定很多,而其本身又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如果不帶著問題看書,我們就很有可能因為經濟法內容的枯燥,而陷入昏昏欲睡的境地,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而要做到帶著問題進行復習,本人認為對歷年的經濟法基礎考試試題及其答案進行分析非常重要。因為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把握考試出題的規律、考試的深度和層次,以及答題的要求,進而可以很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因此,大家一定不要忽視了對歷年試題及其答案的分析。

  2、儘量找比較完整一些的時間來進行經濟法的學習

  所謂“比較完整一些的時間”,也就是連續較長的時間,如2小時、3小時等,而非零零碎碎的時間***如20分鐘、30分鐘***。人的記憶高峰存在—個進入和退出的過程。如果找30分鐘的時間來學習,前15分鐘剛剛靜下心來進行學習,後15分鐘又因準備幹其他事情而分神,這樣就不存在什麼記憶的高峰***即最佳狀態***,起不到好的記憶效果。相反,如果找比較完整一些的時間,我們則會獲得一段比較長的記憶高峰,在這一時間裡我們可以看很多頁的書、記住很多很多的內容,從而取得很好的複習效果。

  3、採取“回憶法”進行復習

  所謂“回憶法”是指大家在每天看完經濟法書睡覺之前,不妨躺在床上閉目回憶一下當天所學的內容:我今天哪些章節?都包括哪些內容?這些內容可能出什麼型別的題?如果能夠回憶起來,說明你的記憶效果不錯;如果回憶不起來的地方,那麼在第二天進行新的內容的學習之前,請先把昨天記不得的地方再看一看,然後進行下一步的學習。而切忌把一本書分幾等份,不管有沒有記住,今天看30頁,明天看新的30頁,後天又再看更新的30頁。這種平均分配時間,片面追求數量的完成,而忽視記憶效果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相關閱讀: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成功過關的技巧

  掌握學習方法

  1、目標。制定一個好的學習目標,能使你集中精力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學習。

  2、初步評估。評估的方法有多種,如瀏覽標題、如遊覽問題、找一套模擬題或去年的考試題進行自測,等等。通過評估,你可以瞭解哪些內容知道,哪些問題能回答,哪些章節沒把握,哪些試題你以前根本沒有見過,哪門課比較起來掌握較好,等等,從面為你進一步學習做好思想和時間上的準備。

  3、提出問題,學習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出問題,並做出回答,以便理解所學的內容。

  4、預測考題。按照標準化考試題型,在平時學習中將某些重點題作為假想的考試試題,予以解答。

  5、總結評價,有計劃地、定期地、分階段地總結評價所學的知識,是提高考試成績的又一重要環節。

  總結可以在學完一章或一科後進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價:

  ***1***這一章的中心內容是什麼?與其他章節的關係如何?該章內容在去年考試中佔多大比重?

  ***2***對於學習中提出的問題或複習資料中所列示的重要問題,現在你可以應付自如嗎?

  ***3***對於有些確實比校棘手的問題,你將採取什麼態度?是繼續學習將它拿下呢,還是乾脆放棄?由於資格考試的特點是要示及格過線,在我們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有時必要的放棄也是一種策略,只要管种放棄不影響全域性,不影響對後面內容的進一步學習就行。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是一樣的,都很有限。好的學習方法可以有效地節省和巧妙地利用你的時間,應該支援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在考試中得心應手、獲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