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的基礎知識

  財會工作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與社會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財會事業的發展。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財會基礎知識,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財會基礎知識——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利用專門的方法和程式,對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夠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連續、系統的反映和監督,旨在提供會計資訊和實現最優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

  這一概念包括下面4個含義:

  第一,會計要運用專門的方法,比如會計憑證、複式記賬、設定賬戶、會計報告等手段。這些手段是會計所特有的。隨著社會的進步,會計也在變化,如過去用手工記賬,目前一些企業已會計電算化,藉助電腦記賬,處理會計事項。 第二,會計的物件是企業的經濟活動,如現金的支付,商品的銷售等。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均要在會計上予以紀錄。

  第三,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反映和監督。會計職能包括: 反映經濟活動、 控制經濟活動、評價經營業績、 參與經濟決策、 預測經營前景

  第四,會計是一個資訊系統,是一個提供財務資訊為主的經濟資訊系統。如同其他資訊系統一樣,會計資訊系統也包括資訊輸入、資訊交換和資訊輸出。 第五, 會計目標1、會計資訊的使用者是誰l 計資訊使用者需要什麼資訊 l 如何提供會計資訊

  二、財會基礎知識——財務會計資料的重要性

  財務會計資料最主要的形式是財務報告,是以報告的形式向企業及企業外部傳送會計資訊。要了解企業的財務會計資訊,最佳的方法自然是閱讀本企業的財務報告

  財務報告的用途,主要是為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債權人、政府管理者、企業內部管理者及其有關方面提供必要的財務資訊資料。

  三、財會基礎知識——財務會計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

  ***一***、財務會計的基本前提

  1. 會計主體2. 持續經營 3. 會計分期 4. 貨幣計量

  二***、財務會計的一般原則

  第一類:總體性要求方面的原則

  1. 謹慎性原則 2. 重要性原則 3.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第二類:資訊質量要求方面的原則

  1. 客觀性原則2. 相關性原則 3. 可比性原則

  4. 一貫性原則 5. 及時性原則 6. 明晰性原則

  第三類:會計確定和計量方面要求的原則

  1. 權責發生制原則2. 配比原則

  3. 實際成本核算原則 4. 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原則

  四、財會基礎知識——會計核算方法

  會計核算方法是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連續、系統和綜合的會計確認、計量和記錄,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資料的一系列手段。

  會計核算方法包括:

  1. 設定會計科目和賬戶2. 複式記賬3. 填制和稽核會計憑證

  4. 登記會計賬薄5. 成本計算6. 財產清查7. 編制會計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