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基本知識

  電子元器件是電子元件和電小型的機器、儀器的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構成,可以在同類產品中通用,那麼你對電子元器件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電子元器件的概述

  一、元件:工廠在加工時沒改變原材料分子成分的產品可稱為元件,元件屬於不需要能源的器件。它包括:電阻、電容、電感。***又稱為被動 元件Passive Components***

  元件分為:

  1、電路類元件:二極體,電阻器等等

  2、連線類元件:聯結器,插座,連線電纜,印刷電路板***PCB***

  二、器件:工廠在生產加工時改變了原材料分子結構的產品稱為器件

  器件分為:

  1、主動器件,它的主要特點是:***1***自身消耗電能***2***需要外界電源。

  2、分立器件,分為***1***雙極性晶體三極體***2***場效應電晶體***3***可控矽 ***4***半導體電阻電容

  電阻

  電阻在電路中用"R”加數字表示,如:R1表示編號為1的電阻.電阻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為:分流、限流、分壓、偏置等。

  電容

  電容在電路中一般用"C"加數字表示***如C13表示編號為13的電容***.電容是由兩片金屬膜緊靠,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而組成的元件.電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電容的容量大小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訊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它與交流訊號的頻率和電容量有關。

  晶體二極體

  晶體二極體在電路中常用“D”加數字表示,如: D5表示編號為5的二極體。

  作用:二極體的主要特性是單向導電性,也就是在正向電壓的作用下,導通電阻很小;而在反向電壓作用下導通電阻極大或無窮大。

  因為二極體具有上述特性,無繩電話機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離、穩壓、極性保護、編碼控制、調頻調製和靜噪等電路中。

  電感器

  電感器在電子製作中雖然使用得不是很多,但它們在電路中同樣重要。我們認為電感器和電容器一樣,也是一種儲能元件,它能把電能轉變為磁場能,並在磁場中儲存能量。電感器用符號L表示,它的基本單位是亨利***H***,常用毫亨***mH***為單位。它經常和電容器一起工作,構成LC濾波器、LC振盪器等。另外,人們還利用電感的特性,製造了阻流圈、變壓器、繼電器等。

  組合電路

  積體電路是一種採用特殊工藝,將電晶體、電阻、電容等元件整合在矽基片上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件,英文縮寫為IC,也俗稱晶片。

  模擬積體電路是指由電容、電阻、電晶體等元件整合在一起用來處理模擬訊號的模擬積體電路。有許多的模擬積體電路,如整合運算放大器、比較器、對數和指數放大器、模擬乘***除***法器、鎖相環、電源管理晶片等。模擬積體電路的主要構成電路有:放大器、濾波器、反饋電路、基準源電路、開關電容電路等。模擬積體電路設計主要是通過有經驗的設計師進行手動的電路除錯,模擬而得到,與此相對應的數字積體電路設計大部分是通過使用硬體描述語言在EDA軟體的控制下自動的綜合產生。

  數字積體電路是將元器件和連線集成於同一半導體晶片上而製成的數字邏輯電路或系統。根據數字積體電路中包含的閘電路或元、器件數量,可將數字積體電路分為小規模整合***SSI***電路、中規模整合***MSI***電路、大規模整合***LSI***電路、超大規模整合VLSI電路和特大規模整合ULSI***電路。小規模積體電路包含的閘電路在10個以內,或元器件數不超過100個;中規模積體電路包含的閘電路在10-100個之間,或元器件數在100-1000個之間;大規模積體電路包含的閘電路在100個以上,或元器件數在10-10個之間;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包含的閘電路在1萬個以上,或元器件數在10-10之間;特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元器件數在10-10之間。它包括:基本邏輯閘、觸發器、暫存器、譯碼器、驅動器、計數器、整形電路、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微處理器、微控制器、DSP等。

  電子元器件的發展趨勢

  光電子器件組裝的自動化技術將是降低光電子器件成本的關鍵。手工組裝是限制光電子器件的成本進一步下降的主要因素。自動化組裝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產量和節約生產場地,因此光電子器件組裝的自動化技術的研究將是降低光電子器件成本的關鍵。由於光電子器件自動化組裝的精度在亞微米量級,自動化組裝生產一直被認為是很困難的事,但有很大突破。國外的學術期刊已多次報道在VCSEL、新型光學準直器件和自對準等技術進步基礎上,光器件自動化組裝實現的突破,同時專門針對自動化組裝的光電子器件設計也正在興起。2002年OFC展覽會上有十多家自動封裝、自動熔接裝置廠商參展,熔接、對準、壓焊等許多認為只能由人工操作的工藝都能由機械手進行。據ElectroniCast預測,到2005年自動化組裝與測試裝置的銷量將達17.1億美元,光電子器件產值中的70%~80%將由全自動或半自動化組裝生產, 可以說自動化生產線的出現是光電子行業開始走向成熟的標誌和發展的必然。

  光電器件

  下一代光傳送網的基本特徵是超大容量,從各種複用技術的發展狀況看,密集波分複用***DWDM***被認為是擴大網路容量和提高其靈活性的最有效途徑。採用DWDM可以使容量迅速地擴大數十倍至數百倍。由於市場驅動和技術突破的影響,波分複用系統發展極為迅速。因此各種新研製的光器件也都或多或少與波分複用有關。DWDM的發展思路一直是追求更高的頻譜效率,一方面提高每個通道的速率,另一方面增加通道密度。在速率上,商用系統大多為2.5Gbit/s或10Gbit/s,更高速率的40Gbit/s系統正在實用化,預計到2004年開始商業應用,一些電信公司如阿爾卡特的實驗室已進行了160Gbit/s的傳輸實驗。在通道密度方面,通道間的波長間隙已小到25GHz,還在向12.5GHz努力,使得商用系統的總通道數現為160~240個,實驗室中最高達到1022個。為得到更大容量,有時不得不在上述兩者之間折衷考慮,同時還要採取抑制光纖中色散、非線性效應的措施。所有這些要求都涉及到器件的高速、靈活和可靠的問題,而且最終還必須考慮低成本的問題,這使得新原理、新結構和新功能的器件不斷湧現。

  技術發展趨勢

  新型元器件將繼續向微型化、片式化、高效能化、整合化、智慧化、環保節能方向發展。

  市場需求分析

  隨著下一代網際網路、新一代行動通訊和數字電視的逐步商用,電子整機產業的升級換代將為電子材料和元器件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