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尋找創業機會

  創業機會往往一瞬而逝,一旦放走便讓人追悔莫及,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尋找創業機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尋找創業機會的兩點想法

  不怕沒機會,就怕沒眼光

  我經常聽到一些想創業的朋友這樣抱怨:“別人機遇好,我運氣不好,沒有機遇”;“我要是早幾年做就好了,現在做什麼都難了”,這都是誤解。我們生活在上海這個世界上創業機會最多的城市,機遇無處不在,就看你能不能識別它。比如,修自行車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生意,但是我的學員朱躍清卻把它做成一個很好的創業專案。 1997年秋季他下崗後立志創業,抓住上海高校後勤服務改革的機會,投資2000元在復旦大學開了一個自行車維修點。第一個月就賺了1000多元,後來他在老師指導下嘗試用“連鎖經營”的方式拓展維修點,做大修車業務。現在他已在上海12所高校開設了自行車維修點,並先後開拓了綠地養護、無水洗車、物業保潔、汽車裝潢等新的專案。不僅自己成功創業,還帶出了54個小老闆。這個例子說明了“不怕沒有機會,就怕沒有眼光”。

  用積極的心態去發現創業機會

  大家都知道牛仔褲的發明人是美國的李維斯。當初他跟著一大批人去西部淘金,途中一條大河攔住了去路,許多人感到憤怒,但李維斯卻說 “棒極了!”他設法租了一條船給想過河的人擺渡,結果賺了不少錢。不久擺渡的生意被人搶走了,李維斯又說“棒極了!”,因為採礦出汗很多飲用水很緊張,於是別人採礦他賣水,又賺了不少錢。後來賣水的生意又被搶走了,李維斯又說“棒極了”,因為採礦時工人跪在地上,褲子的膝蓋部分特別容易磨破,而礦區裡卻有許多被人掉棄的帆布帳篷,李維斯就把這些舊帳篷收集起來洗乾淨,做成褲子銷量很好,“牛仔褲”就是這樣誕生的。李維斯將問題當作機會,最終實現了致富夢想,得益於他有一種樂觀、開朗的積極心態。

  著名成功學大師拿波倫·希爾說,“一切成功,一切財富,始於意念”。怎麼尋找創業機會?一個想創業的朋友,如果你暫時還沒發現機會或抓住機會,你不要怨天怨地怨別人,先想一想自己的態度是否積極?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是否正確?

  發現創業機會的五大來源

  創業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而機會主要來自五個方面:

  一、變化創業的機會大都產生於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環境變化了,市場需求、市場結構必然發生變化。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客將創業者定義為那些能“尋找變化,並積極反應,把它當作機會充分利用起來的人”。怎麼尋找創業機會?這種變化主要來自於產業結構的變動、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加速、人口思想觀念的變化、政府改策的變化、人口結構的變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全球化趨勢等諸方面。比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私人轎車的擁有量將不斷增加,這就會派生出汽車銷售、修理、配件、清潔、裝潢、二手車交易、陪駕等諸多創業機會。

  二、問題創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顧客需求。而顧客需求在沒有滿足前就是問題。怎麼尋找創業機會?尋找創業機會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善於去發現和體會自己和他人在需求方面的問題或生活中的難處。比如,上海有一位大學畢業生髮現遠在郊區的本校師生往返市區交通十分不便,創辦了一家客運公司,就是把問題轉化為創業機會的成功案例。

  三、競爭如果你能彌補競爭對手的缺陷和不足,這也將成為你的創業機會。看看你周圍的公司,你能比他們更快、更可靠、更便宜地提供產品或服務嗎?你能做得更好嗎?若能,你也許就找到了機會。

  四、新知識、新技術的產生例如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和技術的進步,圍繞“水”就帶來了許多創業機會,上海就有不少創業者加盟“都市清泉”而走上了創業之路。

  五、創造發明創造發明提供了新產品、新服務,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同時也帶來了創業機會。比如隨著電腦的誕生,電腦維修、軟體開發、電腦操作的培訓、圖文製作、資訊服務、網上開店等等創業機會隨之而來,即使你不發明新的東西,你也能成為銷售和推廣新產品的人,從而給你帶來商機。

  把握創業機會的四大特徵

  有的創業者認為自己有很好的想法和點子,對創業充滿信心。有想法有點子固然重要,但是並不是每個大膽的想法和新異的點子都能轉化為創業機會的。許多創業者因為僅僅憑想法去創業而失敗了。那麼如何判斷一個好的商業機會呢?《21世紀創業》的作者傑夫裡·A·第莫斯教授提出,好的商業機會有以下四個特徵:

  第一、你必須有資源***人、財、物、資訊、時間***和技能才能創立業務。

  第二、它很能吸引顧客;

  第三、它能在你的商業環境中行得通;

  第四、它必須在機會之窗存在的期間被實施***注:機會之窗是指商業想法推廣到市場上去所花的時間,若競爭者已經有了同樣的思想,並把產品已推向市場,那麼機會之窗也就關閉了。

  傳統行業“痛點”成就“網際網路+”創業機會

  “十多年五金機電實體店的從業經歷,讓我深知這個傳統產業‘痛點’所在,成為創立‘V機電’的初衷。”軒睿***中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總裁劉鵬說。

  劉鵬所專注的五金機電行業,是“中國製造”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在五金機電產業面臨轉型挑戰的同時,其傳統經銷模式也開始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病:高企的物業、物流及人力成本令傳統銷售渠道不斷萎縮,多次物流及中轉倉儲擠壓著本已有限的利潤空間,“夫妻店”式的商戶經營舉步維艱。

  去年11月,五金機電行業一站式進貨平臺“V機電”落戶北京中關村軟體園,採用連結上下游的B2S***商家對店鋪***創新理念,藉助平臺,生產商可有效解決壓貨導致的成本增加等問題,商戶的平均成本也較原有進貨渠道下降約一成。“V機電”在上海設立境內運營中心,建立縣級到村的垂直物流體系,為五金機電這個傳統行業打造“移動工廠+實體門店”的新生態。

  事實上,還有更多有著創業意願的年輕人像劉鵬一樣,被“網際網路+”為傳統五金機電行業創造的機會所吸引。

  行業資訊不對稱、渠道冗長、供應鏈效率低下……對於包括五金機電在內的許多傳統行業而言,這些“痛點”都有望隨著電商時代的來臨被一一化解。而這些傳統行業“網際網路+”的過程,也將成就更多的創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