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奉獻優秀個人事蹟材料模板

  在這個世界上,發生過許多奉獻愛心的事蹟,過程是怎麼樣的?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奉獻愛心事蹟,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奉獻愛心事蹟材料1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這就是愛心!愛心是旱地裡的甘露,沙漠中的清泉;愛心是烈日下的綠蔭,冬季裡的暖陽;愛心是黑暗中的一盞燈,風雨中的一把傘。如果沒有愛,天空不會那樣湛藍;如果沒有愛,花兒不會那樣燦爛;如果沒有愛,人們不會有那樣美的笑臉。

  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57歲那年,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全身毛髮脫落,消化系統極度紊亂,以至於喝牛奶都難以消化,只能靠喝人奶來維持生命。儘管正值壯年,身家數億,他卻感到生命毫無色彩,簡直有生不如死的感覺。一位著名的醫生診斷了他的病情後給石油大王開出的藥方是保持快樂,具體服用方法就是多做好事,多幫助別人,那樣就會獲得快樂。洛克菲勒為了治癒自己的病情,遵循了醫生的良方,成立洛克菲勒基金會,這一生向社會各界共計捐出67億美元。這位石油大王,每天在奉獻中得到快樂,使他的心情逐漸好起來,一直生活到98歲謝世。

  奉獻,讓洛克菲勒從中得到了用金錢買不到的快樂。做為一名學生,我們也要從小學會關愛他人,奉獻出自己的愛心。

  2008年5月12日,一場8.0級的大地震摧毀了汶川同胞的家園,是全國、全世界的人民向他們伸出援手。我也捐出了自己平時省下的零花錢,雖然不多,但也能代表我的一份愛心。2010年4月,當災難降臨到青海玉樹的時候,2010年8月,當泥石流把甘肅舟曲吞沒的時候,又是無數雙援助之手從四面八方伸來。玉樹人民不孤單,舟曲人民不孤單,因為有12億顆愛心和他們同在——再大的災難除以12億,也會變得微不足道;再小的愛心乘以12億,也會變成愛的海洋。

  在生活中,我奉獻愛心從小事做起,比如:給同學講解難題,幫鄰居帶小孩,替老人洗衣服,打掃街道衛生,美化村莊環境„„當同學弄懂了問題微笑著對我說“謝謝”的時候,當鄰居阿姨接過孩子感激地往我手裡塞糖果的時候,當孤寡老人穿著乾乾淨淨的衣服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的時候,我的心中充滿了快樂,感到無比的幸福,高爾基說過:“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就是告訴我們:要想生活過得愉快,那就要多給予別人,少一些索取,多一些奉獻,在奉獻的過程中將得到無比的快樂,正如人們常說的:贈人玫瑰 ,手留餘香。

  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著父母體貼的疼愛,老師無私的關愛,朋友熱情的友愛,我們也應該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他人。愛心獻給父母,我們會收穫厚重的親情;愛心獻給他人,我們會得到贈與的快樂;愛心獻給社會,我們會感受生活的甘甜。

  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愛心、樂於奉獻吧,這樣,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溫暖,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和諧!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奉獻愛心事蹟材料2

  **愛心聯合會的前身是**愛心聯盟,是由網友自發組織的非營利性民間群體。愛心聯盟逐步壯大後,為了有所規範,2010年7月由**市王萍以個人名義投資3萬元正式註冊為"**愛心聯合會", 並擔任會長。聯合會以"愛·和諧·家園"為理念;以"扶危幫困,關愛他人"為組織活動原則;本著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著重幫助貧困孤兒和殘疾人、孤寡老人,成員也由當初的幾個人發展到今天的近百人,業務主管單位是**市婦女聯合會。愛心聯合會成立前後,婦聯各級部門給予了該大力的支援與鼓勵。愛心聯合會立足於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促進和諧社會發展,關注弱勢群體通過愛心聯合會牽線搭臺、組織愛心企業出資捐助、廣大志願者積極參與的模式,是將企業團隊引入社會慈善活動的初步嘗試。

  自2004年該會開始愛心志願服務以來,志願者隊伍從小到大,也在探索中不斷探索前進,取得了寶貴的經驗。無論是在社群"一對一"幫扶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還是在戶外街頭為貧困學生捐資助教活動,還是在為災區同胞義演募捐活動中都留下了志願者們忙碌的身影。幾年來,愛心聯合會組織了多次各種各樣的愛心捐助活動。2006年,他們通過網路組織100多名志願者為年僅12歲的家境困難的男孩馮兵兵捐款,圓了孩子的上學夢;2007年為家境貧寒;為父親患有小兒麻痺症,******2週歲的白血病患兒妞妞在體育休閒廣場舉行了"陽光生命,共築愛的長城"捐款活動;**地震後,他們舉行了"情繫災區孤兒,共築愛心長城"主題賑災義演活動;成功舉辦了"情暖學子,播撒希望"貧困學生救助慈善義演活動;開展了關愛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障老人、留守兒童一對一的幫扶活動;牽頭組織**、**、**三方誌願者、自行車騎行愛好者200多人,開展了以"保護**湖生態建設,維護大自然和諧發展,關愛**湖"為主題的環保宣傳等等一系列的活動。

  2011年,高考喜訊傳來,該會資助的6名貧困應屆高中畢業生全部考上了重點大學。為了讓他們按時進入大學校門,愛心聯合會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為6個學生籌集4萬餘元的救助款。在籌集資金過程中,為使資金能夠早日到位,志願者們放棄週末休息時間,克服各種困難,深入到各大企業,午飯經常到了晚上深夜才能吃;七夕之際是每對夫妻團聚的日子,而志願者卻在凌晨5點帶領孤兒麗麗乘坐公共汽車去往**市洽談大學學費問題,為了能夠給貧困學生瑩瑩籌集更多的學費,會長王萍利用休息時間乘坐大巴帶領孩子去**與某企業談資助問題,回到家已經是深夜2點,在籌資過程中的費用都是志願者自付,籌集到的資金專款專用,及時的發放到孩子們的手中。這個企業一千,那個資助人一千……一筆筆來之不易的資金都浸滿著志願者的汗水。

  經過兩個多月的募捐和多位愛心人士的資助,終於籌齊了孩子們的學費,在這個炎熱的夏季,雖然志願者們為了學生們的學費問題四處奔波,但是也收穫了很多快樂,會長王萍把孤兒麗麗、瑞瑞、瑩瑩和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為了讓他們感受到和同齡一樣的母愛。幾次把孩子們接到家中,帶孩子們逛街遊玩,並專門為孩子們購置了新衣服,夜晚陪同孩子們在一個房間休息,並進行了長達4個多小時的心與心的交流,在他們停停頓頓而又急急切切的言語裡面,知道了他們需要快樂,需要關懷,需要我們大家不僅能在資金上幫助他們而心靈上關愛他們。通過與孩子的真誠交流讀懂了孩子們最渴望得到什麼,為使孩子們感受家庭的溫暖,親自為孩子們做可口的飯菜,並語重心長地勉勵孩子們把握好青春美好時光,堅定人生的美好信念,立志成材,長大後做祖國和人民的有用之才。

  奉獻愛心事蹟材料3

  2006年9月,我擔任06***4***班的課,發現班上的學生周凱靜沉默寡言,說話也很小聲,學習成績不算好。經瞭解才知道,她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爸爸是個聾啞殘疾人,媽媽已經離開了這個不幸的家庭。平時的生活只靠奶奶的一點退休金來維持這個家,生活比較困難。知道周凱靜的家庭情況後,我決定儘自己的一份心意,扶持這個困難的學生,平時在學習上、心理上引導她自主、自強,鼓勵她努力學習,爭當優秀學生。每個學期都給她買學習用品和教育意義書本,瞭解她的學習情況。看著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在集體生活中快樂健康成長,心裡感到特別的欣慰。

  楊貴是我校六***5***班的學生,這個可憐的孩子在五個月大時,就被她的父親拋棄了,媽媽帶著她租住在一間簡陋的房子裡,為養活孩子到處奔波勞碌,把楊貴寄託在我這個當老師的手中,看著這個可憐的孩子,我實在不忍心拒絕接收。這六年來,不計較任何報酬,一直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扶養教育他。

  2008年12月,我校二***4***班的學生陳國通,是我曾經教過的一名學生,他的父親因車禍不幸去世了。生活僅靠媽媽做點小買賣養著兩個孩子,比較困難。可是陳國通這個孩子卻無心向學,調皮搗蛋,讓老師和媽媽操心。國通媽媽幾次無奈地對我說:“我要放棄這兩個孩子,我沒法去教育他們了。”聽了她的話,我心裡很難過,也知道一個單親媽媽的艱辛。就鼓勵她說:“你一定要堅強,永遠不能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我們辛辛苦苦地工作都是為了孩子啊!”

  於是我就讓她放學後把孩子放到我家來,讓他在我這裡吃飯,輔導他學習,引導他讀國學經典,學會感恩媽媽的養育之恩,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讓他去跟溫傑成老師學習書法,慢慢轉化他的思想。2009年7月,還聯絡南寧愛心家庭,送楊貴和陳國通去參加半個月少年改良班學習,讓他們的思想得到正確的引導。

  覃敏榜是我校二***7***班的學習,是進城農民工的孩子,他的爸爸在今年的8月被醫生檢查出是晚期肝癌。敏榜的媽媽知道這個不幸的訊息後,很無助的哭著向我說了情況,並希望我能借一些給他們治病。當時我在自己家庭經濟也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向我的同事黃凡、李雲等幾位老師借了一些錢,湊夠4000元借給了這個不幸的家庭,並安慰他媽媽錢不急還。鼓勵他們勇敢與病魔鬥爭,用堅強的意志去克服困難,幫他們照顧孩子,讓他們安心找工作和治療。

  奉獻愛心事蹟材料4

  俗話說: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家就像是一瓶陳年佳釀,融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內涵。在平海古鎮,田秀芳一家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積極奉獻、家庭和睦、勤儉節約。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女兒熱情禮貌健康上進,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她用愛心操持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湧出寧謐和安慰,讓一家人洗心滌慮,怡情悅性。周圍的人們無不讚美與羨慕。

  一、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

  田秀芳,女,1967年生,1990年參加教育工作,十分熱愛教師這一職業,多年來擔任班主任、英語備課組長、英語科組長的她,以學生為本,敬業修德,無私奉獻。對學生有“愛心”,能 “操心”,有“耐心”,能“費心”;與科任教師有“協作之心”;對家長有“熱情之心”;對自己培養 “進取心”。她所帶的班班風正、學風濃,精神面貌昂仰向上,日常行為規範表裡如一。班級成績,無論是小考還是大考均取得優異成績;班級行為規範評比位居全校前列。因班級教育教學管理成績突出,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文明班”、“良好班”,她所輔導的學生參加校級、縣級、國家級競賽都獲得良好的成績,年度考核連續幾年被評為“優”。不僅受到家長和學生的衷心愛戴,更受到領導、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作為班主任老師,田老師從沒曠過一天工,甚至有病時都沒請過一天假,每學年考勤都是全勤,每天清晨她都比學生早到校,與學生一起參與勞動,指導學生們晨讀、背誦,協助科任教師檢查背誦,批改默寫。還經常下到宿舍,幫助內宿生疊棉被、整理床鋪、打掃宿舍衛生、清掃沖涼房等,她班的內宿生宿舍多次被評為“星級宿舍”。除此之外,班裡的包乾區,每天都有她打掃衛生的身影。只要學生在校,每天晚寢時,田老師必到學生宿舍檢視,清點人數,瞭解情況,一發現問題,馬上為學生排憂解難。每天放學後,她都關好窗門,最後一個離開教室,也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師辦公室。常年累月的工作,且壓力大,有病也顧不上看醫生,田老師終於病倒了,2013年3月下旬,田老師被查出患有左乳小葉浸潤癌,做完切除手術,化療後,九月份一開學,田老師頭髮才剛剛重新生長,她又走上了講臺。

  二、樂於助人, 關愛學生,用愛心溫暖每一位學生

  真心待人是田老師全家的處事態度,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幫忙,他們都熱心幫助。他們一家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那些需要幫助的同事解決一些燃眉之急,他們用實際行動為和諧社會的建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一名有經驗的老教師,田老師不吝賜教,幫助許多新老師解決教學上的困難與問題。特別是作為班主任,田老師關愛每一位學生,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困生。記得兩年前她所帶的班,後進生為數較多,能量也大,影響壞。針對這種情況,田老師首先樹典型,鼓勵大家向他們學習,向他們挑戰。其次,把真誠的愛給予後進生、尋找出每位後進生的缺點和學習毛病所在,幫助他們改正缺點,優化學習方法,做到從思想上對他們不歧視,感情上不厭倦,態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過於簡單。用她對差生的真誠的愛心,叩響他們心靈的門。第三是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班會課上,給他們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舉手發言,及時給予肯定、獎勵。課外積極輔導、跟蹤,多與家長溝通與聯絡,為他們創設一個健康良好的環境。除此之外還及時對後進生加強心理疏導,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並展現自己的才能。她班上的學困生林健軍、彭建星、鍾喬聰等學生在她的教育下,不僅改掉了留長髮、遲到、改校服、上網等壞毛病,而且還分別考上了平山中學的美術班和榮超中學。班裡的楊志立、崔錦淋等有抑鬱症的幾位學生更是操盡了田老師的心。特別是學生崔錦淋,被壞人以給找工作為藉口騙走後,田老師連續幾天沒閤眼,採取各種途徑,與班裡的學生、家長一起聯手,硬是將她從壞人手裡給解救出來。班裡的呂鳳瑩、呂鳳敏兩姐妹學習成績優秀,可家庭相當困難、父親又有病需長期打針吃藥,還有八十多歲的爺爺和奶奶需要人照顧,家裡僅靠媽媽幫人做家務賺些錢來維持生計,兩姐妹想輟學回家打工賺錢養家。田老師得知情況後,找學校領導商量,給她們免除了住宿費、生活費,解決了她們住和吃的問題。兩姐妹參加體育訓練穿的釘鞋都是田老師自己掏錢買的。她們的大部分資料也都是田老師想盡各種辦法解決的。田老師還自己帶頭髮動班裡的學生捐錢給她們,幫助她們解決了學習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問題。這兩姐妹也不負眾人之望,在中考時以644.7和674.5分的高分成績分別考上惠東縣高階中學和惠州市一中。田老師這種為學生著想、一心一意為學生的事蹟不勝列舉。作為班主任,她的班上沒有一塊冥頑不化的石頭,她用愛心點然著一個個新的希望,用她的實際行動實踐著她的教育理念“沒有愛心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

  三、孝敬老人,夫妻互尊、互敬、互愛、和睦平等

  田秀芳老師在家裡,做妻子、做母親,不怕吃苦、任勞任怨。夫妻孝敬老人,做得非常出色。十年前,年邁的家婆摔倒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吃飯、穿衣、洗刷、出去晒太陽等全靠兩夫妻輪流照料。那時家裡拮据,夫妻倆寧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每天給家婆熬上豬骨頭湯。在他們五年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家終於恢復了健康。今年三月,田老師乳腺癌手術及其化療期間,她丈夫在醫院、學校和家裡之間來回奔波,不僅要上班,還要照料她和老人,而且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可他從無怨言。如今田老師左手手術後還在水腫,買菜、拖地、洗衣服等許多家務活都是丈夫在做。她常說:幸福不是富有,而是一起走過艱難困苦的從容,是一種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態,是默默無語相伴一生的美麗。幸福不是在別人的眼裡,而是在自己的心裡。

  四、率先垂範,做女兒的楷模

  為了使女兒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夫婦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修養,另一方面率先垂範,為女兒做出榜樣。在管理好班級的同時,田老師還不斷地鑽研教學,帶領全校的英語教師穩步向前發展。她所寫的教學案例《任務型教學模式講授賓語從句》和教學論文《我的小幫手-初中英語教學的體會》分別獲縣一等獎和縣二等獎。田老師與丈夫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衣著樸素,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用之有度。他們還經常教育女兒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她們的教育與影響下,她們的女兒不僅成績優秀,考上了深圳大學,主修了兩個學位,今年還考上了深大的研究生;而且很會孝敬奶奶和父母;平時衣著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為人誠懇且有禮貌,樂於助人,在家搶著幹家務活;在學校裡,她是一名優秀的志願者。是同齡人效仿的榜樣。

  田老師用愛心詮釋著家的內涵家是用愛心砌成的溫暖的、寧靜的港灣。


看了奉獻愛心事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