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職場生涯規劃的重要因素分析

  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但現實往往在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中不順人意。所以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下面一起了解下吧。

  職場生涯規劃的影響因素

  1、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種人雖然聰明、有歷練,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無自信,覺得自己不勝任。此外,他沒有往上爬的野心,總覺得自己的職位已經太高,或許低一兩級可能還比較適合。這種自我破壞與自我限制的行為,有時候是無意識的。但是,身為企業中、高階主管,這種無意識的行為卻會讓企業付出很大的代價。

  2、非黑即白看世界

  這種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們相信,一切事物都應該像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一樣,客觀地評定優劣。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在捍衛信念、堅持原則。但是,這些原則別人可能完全不以為然。結果,這種人總是孤軍奮戰,常打敗仗。

  3、無止境地追求卓越

  這種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嚴格要求別人達到他的水準。在工作上,他們要求自己與部屬“更多、更快、更好”。結果,部屬被拖得精疲力竭,紛紛“跳船求生”,留下來的人則更累。結果離職率節節升高,造成企業的負擔。這種人適合獨立工作,如果當主管,必須僱用一位專門人員,當他對部屬要求太多時,大膽不諱地提醒他。

  4、無條件地迴避衝突

  這種人一般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衝突。其實,不同意見與衝突,反而可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一位本來應當為部屬據理力爭的主管,為了迴避衝突,可能被部屬或其他部門看扁。為了維持和平,他們壓抑感情,結果,他們嚴重缺乏面對衝突、解決衝突的能力。到最後,這種解決衝突的無能,蔓延到婚姻、親子、手足與友誼關係。

  5、強橫壓制反對者

  他們言行強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機,凡阻擋去路者,一律剷平。因為橫衝直撞,攻擊性過強,不懂得繞道的技巧,結果可能傷害到自己的事業生涯。

  6、天生喜歡引人側目

  這種人為了某種理想奮鬥不懈。在穩定的社會或企業中,他們總是很快表明立場,覺得妥協就是屈辱,如果沒有人注意他,他們會變本加厲,直到有人注意為止。

  7、過分自信,急於成功

  這種人過分自信,急於成功。他們不切實際,找工作時,不是龍頭企業則免談,否則就自立門戶。進入大企業工作,他們大多自告奮勇,要求負責超過自己能力的工作。結果任務未達成,仍不會停止揮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績來彌補之前的承諾,結果成了“常敗將軍”。這種人大多是心理上缺乏肯定,必須找出心理根源,才能停止不斷想揮棒的行為。除此之外,也必須強制自己“不作為、不行動”。

  8、被困難“繩捆索綁”

  他們是典型的悲觀論者,喜歡杞人憂天。採取行動之前,他會想象一切負面的結果,感到焦慮不安。這種人擔任主管會遇事拖延,按兵不動。因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擔心部屬會出狀況,讓他難堪。這種人必須訓練自己,在考慮任何事情時,必須控制心中的恐懼,讓自己變得更有行動力。

  9、疏於換位思考

  這種人完全不瞭解人性,很難了解恐懼、愛、憤怒、貪婪及憐憫等情緒。他們在通電話時,通常連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題,缺乏將心比心的能力,他們想把情緒因素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這種人必須為自己做一次“情緒稽查”,瞭解自己對哪些感覺較敏感;問朋友或同事,是否發現你忽略了別人的感受,蒐集自己行為模式的實際案例,重新演練整個情境,改變行為。

  10、不懂裝懂

  工作中那種不懂裝懂的人,喜歡說:“這些工作真無聊。”但他們內心的真正感覺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們希望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但是他們又不喜歡學習、求助或徵詢意見,因為這樣會被人以為他們“不勝任”,所以他們只好不懂裝懂。而且,他們要求完美卻又嚴重拖延,導致工作嚴重癱瘓。

  11、管不住嘴巴

  有的人往往不知道,有些話題可以公開交談,而有些內容只能私下說。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沒有心機,但在講究組織層級的企業,這種管不住嘴巴的人,只會斷送事業生涯。他們必須隨時為自己豎立警告標示,提醒自己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

  12、我的路到底對不對

  這種人總是覺得自己失去了職業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對不對?”他們總是這樣懷疑。他們覺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無,跟不上別人,也沒有歸屬感。

  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

  職業生涯規劃是對個人職業發展道路進行選擇和設計的過程,規劃的內容和結果應該在規劃過程中及規劃後形成文字性的方案,以便理順規劃的思路,提供操作指引,隨時評估與修正。結合有關專家學者的觀點和建議,我們認為,一個完整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文案應該包括以下八項內容:

  ***1*** 標題:包括姓名、規劃年限、年齡跨度、起止時間。規劃年限不分長短,可以是半年、三年、五年,甚至是二十年,視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建議大學生規劃年限為三至五年。

  ***2*** 目標確定:確立職業方向、階段目標和總體目標。職業方向即從業方向,是對職業的選擇;階段目標是職業規劃中每個時間段的目標;總體目標即當前可預見到最長遠目標,也是在特定規劃中的終極目標。在確定總體目標時,如果能適當地看得遠些,定得高點,則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激發規劃者的潛能。

  ***3*** 個人分析結果:包括對自己目前的狀況分析和對自己將來的基本展望,同時也包括對自己職業生涯有一定影響的角色建議。

  ***4*** 社會環境分析結果:指對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和職業環境等社會外部環境的分析。

  ***5*** 組織***企業***分析結果:主要是對職業、行業與用人單位的分析,包括對用人單位制度、背景、文化、產品或服務、發展領域等的分析。

  ***6*** 目標分解與目標組合:分析制訂、實現目標的主要影響因素,通過目標分解和目標組合的方法做出果斷明確的目標選擇。目標分解是根據觀念、知識、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差距,將職業生涯中的遠大目標分解為有一定時間規定的階段性分目標;目標組合是將若干階段性目標按照內在的相互關係組合起來,達成更為有利的可操作目標。

  ***7*** 實施方案:首先找出自身觀念、知識、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與實現目標要求之間的差距,然後制訂具體方案逐步縮小差距以實現各階段目標。

  ***8*** 評估標準:設定衡量此規劃是否成功的標準,如果在實施過程中無法達到制訂的目標或要求,應當如何修正和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文案內容的順序與規劃的步驟不是完全一致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就是要進行自我評估,其次是進行外部環境分析,然後才是職業目標的確立;而文案內容的順序是先寫出職業方向和總體目標,然後再寫出自我分析和外部環境分析的結果。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文案的形成是建立在按正常步驟進行規劃的基礎之上的,將職業方向與目標提前,是為了閱讀上的方便,突出核心主題——規劃的目標,並有利於與實施方案進行對照、檢查和修訂。

  職業生涯規劃的要點

  正確的心理認知

  1、超越既有的得失

  每個人都很努力,但成就並不等同。

  後悔與抱怨對未來無濟於事,自我陶醉則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運動場上的競技,當下難以斷輸贏。

  2、認清人生的價值

  社會的價值並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

  “人云亦云”並不等於自我的人生價值

  人生價值包括:經濟價值、權力價值、回饋價值、審美價值、理論價值。

  3、以萬變應萬變

  任何的執著都是一種“阻滯”前途的行為

  想想“流水”的啟示

  “學非所用”是真理

  剖析自我的現狀

  1、個人部份

  健康情形:身體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否有影響健康的活動?生活是否正常?有沒有養生之道?

  自我充實:是否有專長?經常閱讀和收集資料嗎?是否正在培養其他技能?

  休閒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閒活動?有助於身心和工作嗎?是否有休閒計劃?

  2、事業部份

  財富所得:薪資多少?有儲蓄嗎?有動產、有價證券嗎?有不動產嗎?價值多少?有外快嗎?

  社會階層:現在的職位是什麼?還有升遷的機會嗎?是否有升遷的準備呢?內外在的人際關係如何?

  自我實現:喜歡現在的工作嗎?理由是什麼?有完成人生理想的準備嗎?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質:居家環境如何?有沒有計劃換房子?家庭的佈置和裝置如何?有心靈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嗎?小孩、夫妻、父母有學習計劃嗎?

  家人健康:家裡有小孩嗎?小孩多大?健康嗎?需要託人照顧嗎?配偶的健康如何?家裡有老人嗎?有需要你照顧的家人嗎?

  家庭關係:夫妻和諧嗎?是否擁有共同的發展目標?是否有共同或個別的創業計劃?父母子女與父母、與公婆、與姑叔、與岳家的關係如何?是否常與家人相處、溝通、活動、旅遊?

  這些方方面面,你都有在規劃嗎?閱讀完畢此文後,好好規劃自己的職業,揚起自信的風帆,向美好的職業人生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