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牙齦都出血是什麼原因

  牙齦出血***牙齒出血***是口腔科常見的症狀之一,為什麼天天刷牙,牙齦都出血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天天刷牙牙齦出血的原因

  區域性原因

  ① 菌斑、牙石的區域性刺激。菌斑、牙石的聚集,可由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等引發,引起牙周組織炎症,如菌斑性牙齦炎、牙周炎等。

  ②其他區域性刺激因素***非菌斑牙石***及不良習慣。機械、化學、不良修復體、不良充填體、不良矯治器及張口呼吸等的刺激下,引發區域性炎症,如增生性齦炎、牙周炎等。

  ③ 區域性組織過敏。區域性接觸過敏原時,引發過敏反應,波及牙齦時,牙齦紅腫極易出血。如漿細胞性齦炎。

  ④ 牙齦外傷。例如不當使用牙籤,橫向刷牙。

  全身因素

  ①內分泌的改變。在性激素升高、孕酮激素升高的影響下,使牙齦組織在輕微刺激下,引發非特異性炎症,導致牙齦出血、滲出增多、牙齦增生等。如青春期齦炎、妊娠期齦炎及牙齦瘤。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孕婦會牙疼或者牙齦出血。

  ②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統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腫瘤等。致病方式通常是使全身的免疫力下降,進而導致對於區域性刺激的抵抗力下降,誘發牙齦炎症;凝血系統障礙;血管的器質性變化、血流的動力學改變等等。

  ③ 其他一些作用於全身的外界因素。如吸菸、抗凝血藥物的服用等。

  預防牙齦出血的方法

  1、每餐飯後及晚上要漱口,牙齦炎患者可使用漱口水,達到殺滅口腔及牙周大部分致病菌,使口氣清新的作用。

  2、堅持早晚刷牙。牙齦炎患者應選用藥物牙膏刷牙,最好買幾種不同的具有止血功效的藥物牙膏交替使用,最好使用不同的品牌。

  3、每天應使用牙線***最好是每餐飯後和晚上睡覺前***,牙間隙過大的還應使用牙縫刷,清除牙面和牙周的汙物和食物殘渣,防止牙垢和牙結石的形成。

  4、定期到醫院洗牙是非常重要的牙齒保健方法,一般半年到一年一次。若是牙周病的患者,要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

  專家強調,也有一部分牙齦出血是由於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這類牙齦出血往往是全身疾病的臨床症狀之一。比如患壞血病的病人口腔牙齦呈暗紅色腫脹,腫脹的牙齦有時可遮蓋牙冠。又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常表現為牙齦出血或拔牙後出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方法不易止住。此外,肝硬化、脾機能亢進、腎炎後期等也可發生牙齦出血。如果是這樣,應及時就診,排除口腔問題,然後請內科醫生詳細檢查,找出引起出血的原因,對因治療。

  牙齦出血怎麼辦?

  ①對於急性牙齦出血,首先應應急止血,如填塞、壓迫出血部位、縫扎牙齦乳頭、牙周塞治等,必要時短期全身應用止血藥物,但應嚴格控制適應證。

  ②鑑於牙齦出血多由區域性因素引起,a***應及時去除區域性刺激因素,包括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去除菌斑牙石等致病因子;治療食物嵌塞;去除不良修復體、充填體、矯治器;糾正口腔不良習慣等。b***口腔衛生宣教,控制菌斑,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包括早晚正確刷牙、牙線、牙籤的合理使用、定期的牙周檢查及牙周支援治療;c***戒菸、增加蔬果攝入量等。

  ③對於可疑與全身健康狀況有關的牙齦出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凝血相、肝腎功能等,針對系統疾病採取治療措施。

  牙齦出血的易感人群

  1.混合牙列時段的兒童,常因乳恆牙替換,牙列出現暫時性排列不齊,易導致牙床發炎,如不注意口腔衛生,易引起萌出性齦炎導致牙齦出血。

  2.青春期少年,因易患青春期齦炎,牙齦出血也常見。主要原因是衛生習慣不良,再加之青春期內分泌***性激素***的變化較明顯,使牙齦組織對微量區域性刺激物,易產生明顯的炎症反應,出現牙齦出血。

  3.妊娠期的女性,如果妊娠前就已患有慢性齦炎,在妊娠期間孕激素水平升高後,常造成牙齦的自發性出血,妊娠時牙齦乳頭可出現瘤樣增生稱“妊娠性齦瘤”,極易出血,一般在經期和分娩後,齦瘤和出血症狀可消失或部分消失。

  4.患某些系統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由於牙床毛細血管缺氧,抵抗細菌能力下降,易造成牙床感染出血;另外有些高血壓、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因警惕心梗血栓等,長期口服阿司匹林,如有牙齦炎症更易出血,長期服用者應警惕。

  5.長期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口腔護理不佳者也是牙齦出血的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