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形成的原因

  過敏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後,很多人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都很很煩惱經常打噴嚏。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過敏性鼻炎的相關知識。

  

  1、鼻炎的本質是正氣不足,無力祛邪。

  《內經》認為:“肺開竅於鼻”,故鼻病似當責之於肺。但人體是一個動態的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的平衡體,凡病需要整體辨證,以求其根本。且多數慢性病往往不拘泥於一個臟腑的問題,而是整體影響,所以,治療鼻炎當然也不能拘泥於肺臟。

  中醫認為鼻炎多因臟腑功能失調,再加上外感風寒,邪氣侵襲鼻竅而致。此病往往纏綿難愈,一則是正虛而邪戀,二則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濁阻塞鼻竅。因此五臟六腑功能失調為本,主要包括肺、脾、腎之虛損。脾屬土,為肺之母,脾虛則肺之生源化絕而肺虛;腎屬水,金水互生,且肺納氣歸於腎,二者互相影響。因此,治療鼻炎先需治本,重點是溫補肺氣、健脾益氣、溫補腎陽。正氣是祛邪的基礎,扶正即所以祛邪,治鼻炎如此,治療其他大病亦如此。

  正氣是我們身體健康的保證。正氣足則自動尋找體內客伏的病邪,並且會努力祛邪外出。鼻炎是外邪客於肺臟,因肺氣不足,無力祛邪,導致邪氣久客。邪客愈久,其病越是纏綿。正愈虛而邪愈盛,且變症百出,漸而成難治痼疾。其本全在正虛,而標不過是鼻炎所出現的各種相關症狀。

  目前的中醫常規治療思路往往跟著西醫的屁股走,治標不治本,在炎症上下功夫,見炎就用苦寒傷正之藥。常見有人用銀花、連翹、公英、紫草、丹皮等雜施濫投,且美其名曰既清熱涼血而化瘀,又具抗變態反應之效而有利於調節免疫功能。如此治療,是用西醫的思路指導中醫的臨床。這樣的治療根本就是南轅北轍,誤已害人。況且,更有西醫醫生開中醫處方,根據就是中藥的有效成分,或者是中成藥包裝盒上的說明。病人千萬謹慎小心,不可濫吃西醫開的中醫處方。用西醫理論指導中醫,整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麼現在反而成了常規了呢?!或許是經濟利益的原因吧。

  2、鼻炎的熱症是假象

  鼻炎患者往往會出現鼻中有黃涕,或者鼻癢,鼻熱等表現。曾有古代醫家對鼽、嚏均從火熱病機而論。如元代的《素問玄機原病式》指出:“鼽者,鼻出清涕也。或言鼽為肺寒者,誤也。彼但見鼽嚏鼻窒,冒寒則甚,遂以為然,豈知寒傷皮毛,則腠理閉密,熱極怫鬱,而病癒甚也。”又說:“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鼻為肺竅,癢為火化,心火邪熱幹於陽明,發於鼻而癢則嚏也。或故以物擾之,癢而嚏者,擾癢屬火故也。”

  據於此,一些中醫就辨證鼻炎為風熱犯肺,於是大量地濫用寒涼解毒中藥。豈不知這些所謂的熱症其實都是假象,是標象。讓我們分析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外感風寒之後,正氣不足,無力祛邪,於是風寒邪氣內伏於肺竅,久而化熱,灼津成痰。此時如果只是見熱清熱,就會犯見症治症的毛病。為什麼會出現熱象,根本還是正氣不足,邪氣內伏,鬱而化熱。所以,越是清熱,越是傷正;正越虛則邪越伏。如此治法,必然會把一個普通的感冒或者急性鼻炎治成慢性鼻炎,且越治越重。

  所以說,治療鼻炎一定要用溫藥。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方法是辛溫解表,而苦寒之劑根本就不是治本之道,不過是庸醫用以害人的工具而已。即使是病人表現為風熱之象,亦需在辛溫解表的基礎上配合少許辛涼解毒之藥,萬萬不可一意清熱解毒為能事。如此治法,那是把鼻炎往大病重病上治,是根本不付負責的做法。

  3、炎症的本質是抵抗反應。

  鼻炎,顧名思義,是鼻子發炎了,是鼻子裡有細菌引起的發炎。如果這樣看的話,西醫用抗生素是有道理的。因為抗生素可以消炎殺菌,治療炎症應該藥到病除。事實上結果如何呢?我不說大家也知道,用抗生素治療鼻炎,百無一愈,而且越治越重,甚至於漸而治成頑疾。君不見多少鼻炎病人反覆用抗生素,但數年、數十年不能痊癒。

  有的人得病後常常自行用些消炎藥,認為抗生素能包治百病。這是西醫病名引起的禍根,叫某某炎的,不一定就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比如鼻炎,根本就與細菌無關,面對這樣的炎症,抗生素有勁也使不上。且抗生素性寒涼,傷害陽氣。濫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適得其反,導致機體陽氣損傷,病情加重。

  需知炎症的實質不在於什麼樣的細菌感染,而在於病人的體質因素。有什麼樣的體質,才會導致什麼樣的症證。比如,同樣是一種葡萄球菌感染,三陽體質的人發為高熱,治療可以解表,清陽明,樞少陽。而三陰體質的人則發為低熱,或者反覆寒熱,這時要扶三陰之陽氣,而不是清熱。事實上,當前的三陰體質佔了大多數,感染細菌***中醫稱為感受外邪***之後,其脈多屬沉軟,已經極少有真正的浮緊脈了。因此說,中醫眼中的炎症,大多是寒證,而非熱症。見炎即認為是熱,而且非寒涼不用,非解毒不止。如此治療是見標不見本的治法。

  我一直呼籲社會謹慎看待抗生素,不要把抗生素神化,認為其能殺死所有的細菌。要知道,西醫本身也並不主張濫用抗生素的。況且,在國外,抗生素的使用與管理非常嚴格,大街上的藥店里根本就不太容易買到各種抗生素。因為西醫也發現,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了細菌的耐藥性增加,同時也造成了新的疾病的出現。

  中醫認為,只有陽氣比較充足,或者相火比較旺的人,才可以適量地應用抗生素,但也不能長期應用。這樣的病人一般脈比較洪大且沉取有力,多見於一些實證患者。但正常人脈多顯沉軟,那是相火不足的反應。所以,本來機體已經偏於陽虛了,怎麼能夠濫用寒涼的抗生素來消滅不足的真陽呢。

  4、過敏的反應也即是人體防禦系統對外來邪氣的抵抗。

  鼻炎常常被認為是過敏反應。春季是過敏性鼻炎高發期,很多患者都因對花粉、粉塵過敏,出現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那麼,什麼是過敏呢?我們接著再分析一下過敏性疾病的本質。

  人體正氣有兩個作用,一是保證健康,二是祛除邪氣。過敏反應即是正氣的祛邪反應。比如遇到冷氣侵犯皮毛,人體就會打噴嚏,這是肺氣的排邪反應。如果吃到不易為人體接收的食物,胃腸就會促進排出,產生腹瀉,這是胃氣的排邪反應。如果面板接觸到傷害正氣的物質,就會在區域性產生紅腫熱痛等反應,這是正氣鼓動的區域性祛邪反應,表現為各種面板紅疹。如此等等,西醫認為是過敏反應,是疾病,但中醫卻認為是正氣的正常排邪反應,而並非疾病。

  過敏性鼻炎患者,每於秋冬呼吸冷空氣即加重病情。這是因為正氣感受到寒氣的入侵,奮起抵抗。但因為正氣不足以完全祛邪外出,邪氣亦因正氣阻隔而難以內陷,所以,正邪會交爭於肺的層次,表現為鼻炎發作。這時的過敏反應正好是調整身體正氣的最佳時期。扶正即可祛邪,從而完全恢復健康,而如果傷正即會陷邪於裡。這兩種治法的結果都會出現鼻炎症狀消失,但一種是正旺而邪退,一種是正虛而邪陷。

  這就象日本鬼子侵入中國一樣,中國人民八年抗戰而趕走鬼子,恢復大好河山。如果中國人民放棄抵抗,讓鬼子佔領中國,似乎也得到了合平。兩種結果,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相信每一位中國人都有明確的答案。治療鼻炎亦是如此,治療其他疾病亦可做同樣的比喻。

  西醫治病,極為重視病因。對於過敏性鼻炎來說,西醫認為如果能祛除花粉、粉塵、寒冷等過敏因素,可自行痊癒,或是區域性鼻噴激素來控制過敏炎症,緩解不適。其實,這只是治標不治本,下次粉塵來襲,還是會復發。中醫認為,治病要治本。本是什麼,是人體的正氣,把正氣扶起來才是治病的王道。正氣足了,自然就會恢復健康,而健康的身體根本就不怕花粉、粉塵、寒冷等等的刺激。

  由此亦可分析一下西醫對其他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思路。西醫認為一定要努力找到並且祛除過敏源,舍此無他法。臨床我所診治的不少花粉過敏、胃腸過敏等患者,都拿著一張西醫幫助找到的過敏源列表來看病。其實非常可笑,想一想,病人真的能一輩子不碰花草,一輩子不吃麵食嗎?這種所謂的治療,其思路根本就是錯誤的。治療此類過敏性疾病,關鍵在於內求,而不是外求。內求是扶助正氣,以正氣為治病之本。外求是找客觀原因,不過是暫時地躲開致病源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治得好病,。

  5、治療鼻炎,扶正才是關鍵。

  綜上所述,正氣是治病之本。舍此而他求,不過是治療標象,糊弄病人而已。這麼簡單的道理,奈何不少庸醫就是不懂。比如臨床所見不少庸醫治療肝炎、腫瘤、胃炎、風溼性關節炎等病,鐘意於苦寒解毒,濫施涼藥,而不知溫補。需知,若外邪入侵,顧護病人的正氣即是最根本的治療。

  現代西醫是實驗室醫學,相信看得見的東西,根本就不理解什麼是生命,西醫把生命看成是一些組織器官細胞的組合體而已。所以,西醫相信刀剪的力量。再者,西醫把致病源與人體健康完全地對立看待,所以會發明各種抗病毒、抗細菌藥物以殺死致病源。受這種觀點影響,不少中醫的臨床治療觀發生了改變,開始相信藥物對致病源的直接殺滅作用。於是就偏愛清熱解毒之類的中藥,因為據稱它們含有某些殺菌成分,對於某些致病菌有殺滅作用。

  豈不知指望通過藥物直接把疾病治好,那根本就是南轅北轍的想法。疾病的本質是受邪氣干擾,人體正氣的平衡被打破,出現了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的不平衡狀態。而真正意義上的治療應該是恢復正氣的平衡,而不是拘泥於殺菌消炎。再者,所有的藥物根本就不可能在體內直接殺死致病源,而是刺激機體的正氣產生排邪反應而已。所以說,冀希望於苦寒解毒中藥,何如直接扶足正氣,配合以祛邪之法。

  臨床上我以這樣的思路治療一些大病重病,收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而且頻頻能從西醫抗生素底下救治一些生命回來。我認為,其根本就是相信人體正氣的力量,治病先扶住正氣,讓正氣去祛邪,去調整週身的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的平衡。這樣的思路一樣可以應用於治療鼻炎,扶正即是治鼻炎之本。

  6、濫用西藥,導致病情反覆,纏綿難愈,且損傷體質,大病叢生。

  鼻炎是多發病,但並非是不治之症。但現實是西醫治療鼻炎,往往會把簡單的病治成慢性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以激素為例。現在西醫發明了鼻用糖皮質激素,由於使用方便、價格便宜、可長時間使用等優點,已在2001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過敏性鼻炎治療的首選用藥。但請問,自從發明了鼻用糖皮質激素,是不是過敏性鼻炎都消失了呢?答案是根本沒有,而且越治越多了。

  激素的作用是什麼?是激發人體腎中所藏的元精元陽,以此來祛除邪氣。短時應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反覆使用,長期應用,則會因調動元精元陽太過,導致腎之疲憊。腎氣充足是健康的根本,也是各種疾病得以恢復的原動力。如果腎虛,則正氣之根本不足,難以完全祛邪。久之邪氣必然久客,甚至可能深陷入三陰層次,導致其他大病重病的發生。

  關於抗生素的濫用,這個話題我曾經在空間裡反覆地寫文章討論過,大家可以找來以前的文章看看。這裡只對鼻炎談抗生素的濫用。

  以臨床所見的鼻炎病例中,100%都濫用過抗生素。事實上,濫用抗生素只會導致鼻炎遷延不愈。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哪位鼻炎患者因為用了抗生素而治癒了。

  對慢性鼻炎患者來說,感染細菌只不過是諸多病因之一種。即使是西醫亦承認,除非出現高燒、鼻子有膿性分泌物時,才考慮是細菌感染,可選擇性使用抗生素,其他時候根本就不應該濫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極大。抗生素寒涼傷陽,導致正氣愈虛而邪氣愈盛。對於三陰體質的人來說,極易致正虛而邪陷入三陰。從此,手腳發冷,面色青暗,食慾不振,精神萎靡,這都是正傷邪陷之象。如果不知悔改,久之必然大病叢生。我曾經在奧地利治療過數例此類過用抗生素的病人,包括鼻炎、膀胱炎、胃腸炎等患者,個個精神不振,面色無華,食慾不振,甚至於病人自己說,如果再不停抗生素,感覺自己的命快沒有了。而經過一段時間的鍼灸治療後,都可以完全停止抗生素而且諸症皆好轉。

  過敏性鼻炎的發病原因

  變應性鼻炎是一種由基因與環境互相作用而誘發的多因素疾病。變應性鼻炎的危險因素可能存在於所有年齡段。

  遺傳因素

  變應性鼻炎患者具有特應性體質,通常顯示出家族聚集性,已有研究發現某些基因與變應性鼻炎相關聯。

  變應原暴露

  變應原是誘導特異性IgE抗體並與之發生反應的抗原。它們多來源於動物、植物、昆蟲、真菌或職業性物質。其成分是蛋白質或糖蛋白,極少數是多聚糖。變應原主要分為吸入性變應原和食物性變應原。吸入性變應原是變應性鼻炎的主要原因。

  1.蟎: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最主要的蟎為屋塵蟎、粉塵蟎等。屋塵蟎以人類皮屑為食,並主要生活在床墊、床底、枕頭、地毯、傢俱及絨毛玩具中。在熱***20攝氏度以上***且潮溼***相對溼度大於80%***的環境中繁殖最快。屋塵蟎變應原包含在其排洩物顆粒中,當沾染的織物被碰動後,這些顆粒便暴露於空氣中並能夠很快再次沉積下來。空氣中的蟎變應原濃度與變應性鼻炎的發病有關。

  2.花粉:風媒花粉由於飄散量巨大且能遠距離傳輸,因而可影響遠離花粉源數百公里的人群。蟲媒花粉只有直接接觸才會致敏,如農藝師和花店店員。花粉的致敏能力隨季節、地理位置、溫度和植物種類而變化。大多數花粉致敏者會患有結膜炎。

  3.動物皮屑:動物的皮屑及分泌物攜帶致敏原。貓、狗變應原在室內塵土和傢俱裝飾中廣泛存在。

  4.真菌變應原:黴菌向室內、外環境中釋放變應原性孢子,溼熱環境生長迅速。

  5.蟑螂變應原:變應原見於其糞便及甲殼中,顆粒較大,不在空氣中播散。

  6.食物變應原:在變應性鼻炎不伴有其它系統症狀時,食物變態反應少見。另一方面,在患者多個器官受累的情況下,食物變態反應常見。對嬰兒來說,多數是由牛奶和大豆引起的;對成人來說常見食物變應原包括:花生、堅果、魚、雞蛋、牛奶大豆、蘋果、梨等。

  過敏性鼻炎的發病機制

  變應性鼻炎是IgE介導的I型變態反應性疾病。變應原進入鼻黏膜後,經抗原遞呈細胞傳遞抗原肽訊號,引起T細胞反應之間的平衡出現Th1 耐受而 Th2 高敏感***即 Th2 反應的優先***。Th2 類淋巴細胞釋放IL-3、IL-4 和IL-5、 GM-CSF 等細胞因子, 其中IL-4 促進B 細胞分化為漿細胞從而在 IgE的調節中起重要作用; 而GM-CSF、IL-5 在 EOS 祖細胞的產生、EOS 的活化、募集、成熟及存活中起重要作用。在整個變應性炎症過程中, 對變應原特異的血清IgE 和EOS 是兩個重要的環節。B 細胞產生的特異性 IgE 與肥大細胞和嗜鹼粒細胞表面的

  受體結合,當同一變應原再次進入體內, 通過與肥大細胞表面的 IgE 結合,啟用肥大細胞, 使其脫顆粒, 釋放炎症遞質***組胺、 激肽類、 白三烯等***和細胞因子等, 作用於鼻黏膜的血管和神經產生相應的臨床症狀, 這些遞質和細胞因子也可作用於 EOS, 使鼻黏膜上皮及黏膜下EOS 浸潤、增多、活化,並釋放ECP、 MBP 等遞質。

  過敏性鼻炎疾病診斷

  臨床症狀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癢等症狀出現 2項以上***含2項***,每天症狀持續或累計在1小時以上。可伴有眼癢、結膜充血等眼部症狀。體徵常見鼻黏膜蒼白、水腫、鼻腔水樣分泌物。變應原面板點刺試驗陽性,和/或血清特異性IgE陽性,必要時可行鼻激發試驗。分類與分度

  根據症狀持續時間分為間歇性變應性鼻炎和持續性變應性鼻炎。間歇性: 症狀< 4 天 /周,或<連續 4周; 持續性: 症狀≥4 天 /周, 且連續≥4周。

  根據患者症狀嚴重程度,以及是否影響生活質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 將變應性鼻炎分為輕度和中 - 重度。輕度: 症狀較輕, 對生活質量尚未產生影響;中 - 重度:症狀明顯或嚴重,對生活質量產生影響。變應性鼻炎嚴重程度的客觀測試包括:症狀評分、視覺模擬量表、鼻腔氣流測定等。

  伴發疾病與合併症

  變應性鼻炎伴發疾病可分為相同的致病途徑***如變態反應***或合併其它疾病***黏膜腫脹,粘液瀦留引起的合併感染***。包括哮喘、結膜炎、慢性鼻-鼻竇炎、腺樣體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等。鼻和氣管黏膜具有相似性,其中關於鼻肺相互作用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功能互補。變應性鼻炎的存在加重哮喘,大多數哮喘患者患有變應性鼻炎。室外變應原較室內變應原更易引起變應性結膜炎。

  >>>下一頁更多精彩“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