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原因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約佔各種先天畸形的28%,為什麼新生兒會得先天性心臟病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

  1、高齡產婦

  38歲的李女士是個女強人,為了在公司的地位不受影響,結婚多年遲遲不要小孩。好不容易一切穩定了,她已步入高齡產婦行列,懷孕後李女士一切都非常謹慎,但還是沒有得到老天的眷顧,在懷孕6個月做B超時,醫生診斷她的寶寶有先天性心臟病。醫生告訴她,她年齡這麼大,如果把孩子流掉,有可能無法再當媽媽。

  日本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發表論文說,在胎兒形成時期,如果其調節細胞內鈣濃度的機能出問題,導致鈣濃度異常,胎兒就無法形成心室壁,從而導致先天性心臟病。

  2、手機輻射

  手機、電腦等輻射對先心病的影響也逐漸引起行內的關注。廣州市兒童醫院曾接診了一位非常複雜的先心病患兒,他的母親就是一位電腦軟體工程師,在懷孕期間她每天在電腦前工作的時間都超過了12個小時。

  日前上海的一項調查,也把電離輻射列入誘發先心病因素的前10位。

  3、環境汙染

  甲醛超標“薰壞”胎兒

  個例:外地來寧打拼的張女士和先生,新房裝修不久就結婚住了進去。考慮到兩人年紀都已不小,張女士很快就懷孕了。然而在懷孕中期檢查時,醫生髮現寶寶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很可能在肚子裡就會夭折,小兩口最後只能決定把孩子打掉。熟人建議他們做了室內空氣檢測,結果顯示,她家存在嚴重裝修汙染,甲醛超標十多倍。

  4、遺傳因素

  先天性心臟病在正常人群中發病率大約1%***0.6%—1.2%***,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按我國10億人口計算,大約有1千萬人患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不屬於遺傳性疾病,但有些家庭有多個子女患不同種的先天性心臟病,或多個堂兄弟姐妹患病。一般來講一級親屬中有一個患先天性心臟病,則其他人患病的機率上升3倍,兩個成員患病則機率上升為9%,如果三個成員患病,則其他成員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性上升至50%。

  一些染色體異常的疾病常伴有先天性心臟病,如大家多見的先天愚型***唐恩氏綜合徵,即21三體綜合徵***約50%患先天性心臟病,其中心內膜墊缺損及室間隔缺損分別佔32%及29%,其次為房間隔缺損佔11%,法樂氏四聯症佔7.9%,動脈導管末閉佔6.7%。18三體綜合徵約90%患先天性心臟病,主要為室缺、動脈導管末閉等。近來由於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發現越來越多的先天性心臟病有共同基因的缺失,如CATCH綜合徵,為第22對染色體之一短臂11位點缺失,可合併法樂氏四聯症,室間隔缺損,主動脈幹,主動脈弓中斷等。單純房間隔缺損大部分呈多基因規律,先症者同胞和子女的再顯風險率為2.5%- 4.6%。

  少數家族中可見連續數代均有本病患者的情況。單純室間隔缺損呈多基因遺傳,先症者同胞的再患風險為 3.3%-4.4%,子女為3.7%—4%。先症者同胞中單純室間隔缺損和室間隔缺損合併其他心臟畸形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20倍,一致性病損為30%—60%。動脈導管未閉呈多基因規律,子女再患風險率為3.4%—4.3%,同胞為2.6%—3.5%。一致性病損佔50%。法樂氏四聯症為多基因遺傳,患者子女的再顯風險率為3.0%—4.2%,同胞為2.5%—3.0%。一致性病損小於50%。不一致的病損以室缺、肺動脈口狹窄和大動脈轉位最常見。

  5、鈣濃度異常

  日本每年約有1%的新生兒的心臟會出現某種異常,而且有10%的流產是由胎兒先天性心臟病造成的。

  慶應義塾大學與理化研究所的聯合研究小組通過基因操作,培育出不含Ⅰ型和Ⅱ型兩種三磷酸肌醇受體的小鼠胎兒。三磷酸肌醇受體是一種蛋白質,在細胞中負責調節鈣濃度。結果發現,小鼠胎兒體內製造心室壁的細胞消失了。

  研究人員說,這是由於生成心室壁和瓣膜細胞時,需要鈣離子的參與,而細胞中鈣濃度出現異常,會導致鈣離子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

  1.一般先天性心臟病中僅有少數型別的先天性心臟病可以自然恢復,有的則隨著年齡的增大,併發症會漸漸增多,病情也逐漸加重。

  選擇何種治療方法以及選擇正確的手術時機,主要取決於先天性心臟畸形的範圍及程度。簡單而輕微的畸形如房間隔缺損、單純肺動脈瓣狹窄,如缺損直徑小,則對血流動力學無明顯影響,可以終身不需任何治療。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如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或左心發育不良綜合徵,在出生後必須立即手術,否則患兒將無法生存。

  2.保守觀察的先天性心臟病病例。

  ***1***直徑較小、無肺高壓傾向的繼發孔房缺者,可觀察到3~5歲再手術;

  ***2***直徑小於4毫米的膜部室間隔缺損,對心功能影響輕,並且有自動閉合的可能,所以也可以觀察到3~5歲,如室缺仍未能閉合則應考慮手術治療。由於小室缺有誘發細菌性心內膜炎的可能,而目前外科手術安全性己非常高,所以目前多不主張較長時間等待;

  ***3***跨瓣壓差小於40mmHg的主動脈瓣、小於60mmHg的肺動脈瓣狹窄。這些病例採用保守治療的前提是,必須在有較高先心外科治療水平的醫院檢查心臟超聲兩次以上,另外在觀察期間需定期進行隨訪觀察和必要的檢查,以免造成誤診而貽誤治療時機。

  3.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是先心病手術成功並取得良好預後的關鍵。

  目前,確定手術時機有幾個主要因素:

  ***1***先心病自身的病理特徵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程度 一般講,畸形越複雜,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越大,越應儘早手術治療。

  ***2***繼發性病理改變的進展情況 左向右分流類先心病,應爭取在發生肺血管阻塞性改變之前進行手術矯治。發紺性、梗阻性先心病應爭取在發生嚴重心肌肥厚、纖維變性前手術。

  4.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

  有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和藥物治療等多種。選擇何種治療方法以及什麼時候最適宜手術應根據病情,由心臟專科醫生針對患兒的具體情況提出建議。無分流類或者左到右分流類,經過及時通過手術,效果良好,預後較佳。右至左分流或複合畸形者,病情較重者,手術複雜困難,部分患者由於某些心臟結構發育不完善而無法完全矯正,只能行姑息性手術減輕症狀、改善生活質量。

  介人治療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用球囊擴張的方法解除血管及瓣膜的狹窄,如主動脈瓣狹窄、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縮窄等;另一類為利用各種記憶金屬材質的特質封堵器堵閉不應有的缺損,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末閉等。由於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的材料及工藝不斷研究與完善,介入治療目前在國內外臨床應用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不僅可避免開胸手術的風險及創傷,而且住院時間短、恢復快,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介入性治療部分代替了但還不能完全替代外科手術開胸手術,該技術有嚴格的適應證。

  先心病的外科手術方法主要根據心臟畸形的種類和病理生理改變的程度等綜合因素來確定,手術方法可分為:根治手術、姑息手術、心臟移植三類。

  ***1***根治手術 可以使患者的心臟解剖回到正常人的結構。

  ***2***姑息手術 僅能起到改善症狀的作用而不能起到根治效果,主要用於目前尚無根治方法的複雜先心病,如改良Glenn、Fontan手術、或者作為一種預備手術,促使原來未發育完善的結構生長髮育,為根治手術創造條件,如體—肺分流術等。

  ***3***心臟移植 主要用於終末性心臟病及無法用目前的手術方法治療的複雜先心病。

  如何預防

  1.適齡婚育

  醫學已經證明,35歲以上的孕婦發生胎兒基因異常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最好在35歲以前生育。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那麼建議高齡孕婦必須接受嚴格的圍產期醫學觀察與保健。

  2.準備要孩子前要做好心理、生理狀態的調節

  如果準媽媽有吸菸、飲酒等習慣,最好至少在懷孕前半年就要停止。

  3.加強對孕婦的保健

  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風疹病毒性疾病。孕婦應儘量避免服用藥物,如必須使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孕期儘量少接觸射線、電磁輻射等不良環境因素。

  5.孕期避免去高海拔地區旅遊

  因為已經發現高海拔地區的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明顯高於平原地區,可能與缺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