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為什麼入市養老金入市影響

  養老保險基金被不少業界人士稱為“養命錢”,可見其重要性。2016養老金入市將逐步實施起來,那麼知道養老金入市是什麼原因嗎?養老金為啥要入市,養老金入市之後又有哪些影響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養老金入市的一些知識。

  養老金為什麼入市 養老金入市原因:過去20年貶值近千億元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4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3.18萬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0.38萬億元,合計約3.5萬億元。但按照現行規定,為保證養老基金安全,除預留2個月的支付費用外,基金應全部購買國債和存入專戶,嚴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經營性事業。因此,逐年積累的全國養老金,一直躺在銀行睡大覺且加速貶值。

  人社部30日釋出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09年至2014年,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收益率為2.2%、2.0%、2.5%、2.6%、2.4%、 2.9%,低於同期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按照銀行利率計算***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在5%左右***,相差一個點,3.5萬億元每年的“損失”就是 350億元。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還以CPI作為基準測算,養老金在過去20年貶值將近千億元。

  與養老金貶值相對應的便是未來養老金收支面臨巨大壓力。據測算,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目前達到14.9%,2020年將達到19.3%,2050將 達到38.6%。與此同時,勞動人口的數目在下降,撫養比也在逐步升高。另外,養老金待遇也需要剛性增長。相比之下,用於戰略儲備的全 國社會保障基金,由於允許市場化運營,自2000年成立至2013年底,基金累計投資收益4187.38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8.13%,遠超過同期 2.46%的年均通貨膨脹率。

  養老金入市影響 養老金入市的好處

  養老金入市後養老基金投資方向

  萬億養老金進入股市,將對大盤產生怎樣的影響?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稱,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對股市會產生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是平緩和循序漸進的。

  李忠表示,養老基金投資主要包括了三大類產品,一類是銀行存款類產品,一類是債券類產品,一類是股票、基金類產品。在各類產品的投 資比例上,《辦法》都有嚴格的限制。總的想法,風險低的比例較高,風險高的比例較低。而且,這個《辦法》從制度設計上,也留出了空 間,可以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和投資運營的情況,來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範圍和比例進行調整,當然這一切都是以維護基金的安全為前提。

  李忠指出,《辦法》明確規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基金資產淨值的30%。這個30%規定 的是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股市的上限比例,重點仍是合理控制投資風險。

  在實際運營中,進入股市的基金規模和時點不是由政府來直接操作的,而是由授權受託的市場機構來具體運作,而且也不可能很快達到投資 比例的上限。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對股市會產生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是平緩和循序漸進的。

  養老金入市三類人群將因此受益

  養老金入市是一個明確訊號,即國家發展資本市場的決心更加堅定,這可以帶動國內資金有序進入A股市場。從全球範圍來看,養老金入市都能起到穩定股市的作用。

  不少券商分析師認為,養老金入市將給A股市場帶來大量的長線資金,不過養老金入市短期對大盤的提振作用有限,利好股市的作用將在中長期顯現,股民或將因此受益。

  養老金進入股市,安全性又如何得以保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設定了相應的硬性要求,比如,養老金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為目的。

  養老金入市對每一個參保人來說都是個好訊息,因為,自己投進去的錢終於不再躺在銀行裡等著貶值了。

  同時,養老金入市可以打破金融業近親繁殖的局面,讓更多有能力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參與競爭,金融行業從業者將獲得巨大發展機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