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治腰間盤突出的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體育運動者和辦公白領人士容易發生的一種常見病。那麼,該如何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一

  俯臥沉腰法

  病人俯臥在胸前三個枕頭與大腿部三個枕頭上,腰部不加任何壓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鐘,這種姿勢可以使腰椎後緣間隙變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間盤間隙內。

  仰臥沉腰法

  病人仰臥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墊一個枕頭,雙腿屈在胸前,雙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鐘以上。這種姿勢可以使腰椎後緣間隙增大,利用韌帶的動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間盤間隙內。

  上述兩種姿勢作為主要鍛鍊方法,一天至少兩次,每次做一至二勢。

  患者經過自我治療,腰腿痛基本消失後,再加做加強腰背肌功能的兩種姿勢。

  加強腰背肌功能姿勢

  俯臥魚躍勢

  病人俯臥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頭、足兩頭向上翹起十次以上。

  站立擱腿

  站立勢***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擱起五分鐘以上。 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做完俯臥沉腰法和仰臥沉腰法以後,請別人幫助,再做一次“斜板使椎體旋轉,更有助於突出的髓核回納到椎間盤內。

  對於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老年人或體弱病人,無力做俯臥沉腰法和仰臥沉腰法者,可採用病人仰臥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墊一個枕頭,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進行治療,也能收效。

  沉腰鍛鍊法進能有效地防止久坐造成的腰部損傷。

  二

  1.練功療法

  練功療法要在病情穩定後或疼痛緩解的狀況下進行。

  ★五點支撐式

  患者仰臥於硬板床上,雙下肢屈髖,雙肘關節屈曲,肘尖抵於床面,取除枕頭,頭著床面。頭枕部、雙肘尖和雙足跟為5個支撐點,通過抬臀挺胸弓背使軀體離開床面成弓狀。一上一下為1次,每日10回,每回30~50次。

  ★飛燕點水式

  患者俯臥於木板床上,雙手置於臀部,同時挺胸、仰頸,雙上肢及雙下肢呈伸直後伸狀,似飛燕點水之姿勢。一上一下為1次,每日10回,每回30~50次。

  2.正確佩戴腰圍

  佩戴腰圍的目的是保護腰部及限制腰椎屈曲活動,使受限的腰椎間盤區域性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復。同時,可以增強腰椎穩定性。購買的腰圍以佩戴合適為宜,佩戴時間根據病情而定,一般佩戴4~6周即可。

  3.掌握正確的腰姿

  正確的站、臥、坐姿可使腰部骨骼肢體穩定平衡、肌肉協調和關節靈活。正確的站姿為抬頭、下頜內收、挺胸、收腹,保持脊椎的正常曲線,沒有過度的前凸和後凸。正確的臥姿儘量保持站立時的姿勢,仰臥時,枕頭高度不要超過10~15公分,側臥位時枕頭與肩平衡,下肢自然放鬆屈曲,正確的坐姿要求上身與站姿相同,髖部儘量靠近椅背,體重落在坐骨及大腿近端,雙足平放於地面足尖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