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出血的原因是什麼

  口腔有異常情況的時候,要及時的進行改善,否則會引發口腔多種問題,這樣對自身口腔損害較多,同時也會影響到自身身體情況,那口腔黏膜出血是什麼原因呢,口腔出現這樣問題也是有一些原因。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口腔黏膜出血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口腔黏膜出血的原因

  口腔自身粘膜來源出血最常見的部位是牙齦。出血部位可以是全口牙齦或侷限於個別牙齦。最常見的原因是慢性牙齦炎、牙周炎,牙間乳頭炎和牙齦增生等。牙齦緣及齦乳頭紅腫、鬆軟,甚至增生。一般在受區域性機械刺激時引起出血,量不多,能自行停止。將區域性刺激物如牙石、牙齒軟垢和嵌塞的食物等去除後,炎 症會很快消退,出血很快停止。較為少見的情況例如:妊娠期齦炎和齦瘤,壞死性齦口炎,可能伴有牙齦的流血、疼痛,晨起時發現唾液內摻雜血塊。長期服用抗凝藥物時,亦造成全口牙齦滲血或個別牙齦區域的出血。

  口腔粘膜的潰瘍,有時也會造成口腔出血。例如複發性口腔潰瘍和癌性潰瘍,引起的區域性血管破裂。不良修復體的銳利邊緣或卡環的銳尖,以及咬合創傷引起的創傷性口腔潰瘍也會造成口腔出血。

  近年來,因為中老年人長期服用抗凝藥物,造成拔牙術後和牙周潔治術***俗稱洗牙***後出血的病例逐漸增多。另外拔牙手術中的軟組織損傷,拔牙窩內炎性肉芽組織刮除不徹底,牙槽骨骨折,過度漱口,反覆刺激傷口,也是常見的引起拔牙後出血的區域性因素。

  與口腔相鄰的解剖部位出血也會表現為口腔出血,例如鼻咽腔,咽部,喉部及氣管,肺部疾病都可能會在口腔中發現出血癥狀。但根據出血量多少和血液顏色的不同,可以分別進行鑑別診斷,對症治療。

  口腔出血常常是血液病及造血系統疾病常見的首發症狀和/或併發症,多因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脾功能亢進等血小板數 量減少或血小板質量差造成口腔粘膜出血或粘膜下滲血。患者常表現為全口性牙齦腫脹,出血量較大,口內有大塊的凝血塊,範圍廣泛且不能自行停止。

  口腔黏膜出血的治療

  必須針對出血來源及病因,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對症處理方能徹底治癒。如預防性服用抗凝藥物時,可在口腔治療前停服抗凝藥物五天左右。但冠心病,高血壓,安裝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心臟瓣膜術後,不能輕易停服抗凝藥物,必要時,需要請相關醫師協同診治。當出現口腔出血時,一定不要 反覆吮吸,過熱飲食,反覆漱口等,可暫用冰袋冷敷或紗布壓迫止血的方法,並及時去口腔科做進一步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