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睡眠不好是什麼原因

     睡眠不好是什麼原因?很多上班族在生活中經常會患有失眠不好的問題,這類情況在上班族中也十分普遍,畢竟上班族的工作比較繁忙,少於時間休息和調節。那麼,上班族睡眠不好是什麼原因?

  一、睡不著的原因

  在日常的生活中,失眠是非常常見的。每個人貌似都有失眠的經歷和苦惱,只是失眠的程度不同而已。往往患者朋友們都抱怨晚上老是睡不好,進而第二天的工作都會受到特別大的影響。

  這時候你的情緒往往會過大。比如,精神狀態差,情緒容易暴躁等等。並且失眠還會讓我們的軀體也會產生各種不適,比如頭痛、全身痠痛等等。那麼,晚上老是睡不著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為什麼會失眠?

  心理方面因素

  心理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急性或慢性焦慮,急性或慢性憂鬱。上床時正考慮某些問題,丟不開,放不下。常擔心自己睡不著,這樣的擔心最妨礙入眠。還有人害怕黑暗、害怕惡夢、害怕睡過去不 會醒過來等等。

  睡眠環境因素

  很多人習慣在固定的環境中睡眠,換了環境就會睡不著。尤其是老年人對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差,一些不良因素比如噪音、強光等都會擾亂他們的睡眠。

  情緒波動影響

  如興奮、喜悅、焦慮、悲傷、恐懼等,使大腦處於過度活躍狀態,機體一時得不到調整。患者多伴有焦慮和抑鬱反應,思想負擔重,患有睡眠障礙。

  不良的睡眠習慣

  如睡前大量吸菸、飲酒、喝茶或咖啡,或者劇烈運動,使大腦過於興奮,或者說話時間過長致使神經中樞思維活躍等。 這些都會導致入眠困難,致使睡眠質量下降。

  各種疾病影響

  一些精神疾病或者軀體疾病都會影響睡眠,導致晚上睡不著。常見的比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神經症以及其它各種精神疾病。或者潰瘍病、心絞痛、心力衰竭 、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軀體疾病,都會引發失眠。

  失眠按病因可劃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確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後仍遺留失眠症狀,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發性失眠和主觀性失眠3種類型。

  原發性失眠的診斷缺乏特異性指標,主要是一種排除性診斷。當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癒以後,仍遺留失眠症狀時即可考慮為原發性失眠。

  心理生理性失眠在臨床上發現其病因都可以溯源為某一個或長期事件對患者大腦邊緣系統功能穩定性的影響,邊緣系統功能的穩定性失衡最終導致了大腦睡眠功能的紊亂,失眠發生。

  繼發性失眠包括由於軀體疾病、精神障礙、藥物濫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與睡眠呼吸紊亂、睡眠運動障礙等相關的失眠。

  二、失眠症狀的表現

  1、睡眠質量差

  許多患者雖然能夠入睡,可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後仍有疲勞感,這些也屬於失眠症狀。

  多種因素都會導致睡眠質量差,但失眠引發的症狀則大不相同,若出現此類症狀要及時分辨,不可貽誤最佳治療時期。

  有的病人是白天發睏,昏昏欲睡,無精打采,夜間卻興奮不眠。

  學習,開會,上課打盹,看電視躺在沙發上就睡著,可往床上一躺就又精神了,說什麼也睡不著。

  2、睡眠淺容易做夢

  這種人在夜晚睡覺時候會感到不實,一夜都是似睡非睡的,一閉眼就是夢,一有動靜就醒,有的早醒,而且醒後再入睡更難,只好瞪眼到天亮。

  還有就是經常做噩夢,從恐怖驚險的夢境中驚醒,出一身冷汗,緊張心悸,面色蒼白,再也不敢入睡了。

  3、入睡困難

  這類失眠症狀主要表現為輾轉難眠,入睡時間比以往推後1-3個小時。

  患者說本來也很困,也想睡覺,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著,翻來覆去的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心靜不下來,睡眠時間明顯減少。

  還有些典型的症狀。

  睡覺時經常覺醒

  睡覺時經常覺醒是失眠患者最普遍的症狀。

  通常是睡眠不實,睡眠中間容易醒,睡眠後腦子仍保持一定的警覺,似睡非睡,對周圍環境的聲音、活動都很清楚,睡眠間斷、不安寧,一夜之間反覆多次,實際的睡眠時間就會非常的少,會造成第二天頭腦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感覺疲憊無力、無精打采。

  通常這種失眠的症狀稱為 淺睡性失眠或間斷性失眠。

  晨醒太早

  晨醒太早是失眠的症狀中有一種表現,有這種症狀的患者入睡並不困難,但是很早就會醒來,醒來之後難以再入睡,輾轉床第,或起床走動,或眼睜睜地等到天亮,這種失眠叫做早醒性失眠或者終點失眠,多見於中老年人。

  儘管很多人都明白睡眠不足對人體會產生不良影響,但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為了開展各種活動,所能擠佔的往往是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