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腳後跟疼痛的原因

  產後媽媽們在月子裡,身體虛弱,極其容易受涼。特別是足部,包括足後跟,一旦受涼,在以後的日子裡就會出現疼痛。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造成產後腳後跟痛的原因及治療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產後腳後跟疼的原因

  1、產婦在"月子"裡如果不進行適當的下地活動,腳跟脂肪墊會出現退化現象,一旦下地行走,退化的脂肪墊由於受不了體重的壓力和行走時的震動,會出現脂肪墊水腫、充血等炎症現象,從而引發疼痛;

  2、由於懷孕期間體重增大,足腳步也會增大,這時候沒有選擇合適的鞋,也可能產生足跟疼痛;

  3、婦女在產後常常會勞損腎氣,如果此時穿拖鞋或赤腳穿涼鞋,不注意避寒涼,可能遭到風寒的侵襲,這樣會導致腰腳之間的血液迴圈不暢,從而出現足跟疼痛

  產後腳後跟疼怎麼辦

  家居保養

  1.產後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穿襪子,穿護腳趾、足後跟的鞋子。產後三個月內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穿涼鞋、拖鞋時最好穿上襪子。

  2、足跟痛消除法:雙手扣腦後站立,然後蹲下,立刻再起來,如此為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進行。

  3、點穴按摩法治雙足跟涼痛:用一手拇指尖盡力捏壓另一手內掌紋盡處掌根部位***稍偏拇指側***,施術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託,在患者能接受的情況儘量用力。捏壓3分鐘後,變為一鬆一壓,有規律、有節奏地點穴36次為1遍,緩解後再繼續捏壓5分鐘。此法:右足跟痛,點壓左手;左足跟痛,點壓右手。雙足跟痛,可先後點壓雙手穴位。

  4、沐足可用黃芪、當歸、雞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藥沐足,益氣血,溫經絡,達到治療效果。

  5、中藥鞋墊法

  婦女產後,常見足跟痛的症狀,可以用下面8種中藥,煎湯洗腳:當歸、川芎、羌活、防風、桂枝、薑黃、獨活、附子各15克,煎一次可洗2-3次,洗前加熱即可。

  威靈仙、花椒、吳茱萸、五味子各等分,研末,按鞋子大小縫製布袋,將藥末裝入布袋內,封口,放入鞋內,每五天更換袋內藥末一次。

  如何預防

  一、多溫水泡腳,有條件時輔以理療,可以減輕炎症,緩解疼痛;

  二、儘量避免穿軟的薄底布鞋;

  三、當有持續性疼痛時,應該口服一些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進輔助治療;

  四、在足跟部應用厚的軟墊保護,也可以應用中空的跟痛墊來空置骨刺部位,以減輕區域性摩擦、損傷;

  五、如果疼痛劇烈,嚴重影響行走時,區域性封閉治療是療效是最快的治療方法。

  六、經常做腳底蹬踏動作,增強跖腱膜的張力,加強其抗勞損的能力,減輕區域性炎症.

  七、 產後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穿襪子,穿護腳趾、足後跟的鞋子。產後三個月內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穿涼鞋、拖鞋時最好穿上襪子,避免月子中受風著涼。

  八、理療熱療:除到醫院進行有針對性的理療外,晚上臨睡前可用熱水泡腳半小時左右,或將足部置於有加熱作用的電暖氣、電手爐、紅外線燈、家用理療儀等裝置上,溫熱的作用可以改善區域性的微迴圈,對於緩解疼痛很有幫助。

  九、出現上述症狀可請中醫師指導,正確使用藥物治療。治療產後足跟痛的中藥。

  十、對疼痛部位治療,中藥貼於足跟肌表可刺激神經末梢,擴張血管,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之目的。可安全、經濟、快速解除足跟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