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胃病

        人們常說的胃病,一般是指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病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環境、飲食、藥物、細菌感染等以及吸菸,過度酗酒都可引起。

  引起胃病的原因:

  1、飲食無規律

  很多上班族都感慨,現在工作很忙碌,吃飯沒規律。餓,可以讓胃出毛病,但吃多了,也會讓胃因為負荷太大而受不住。不定時就餐、愛吃宵夜等習慣嚴重損害了腸胃的健康,這些高負荷的運作擾亂著胃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使胃酸分泌過多,這樣,就使胃病非常嚴重。混亂的飲食讓胃很快鬧起了情緒,遲一點吃飯就胃疼,反酸水,噯氣、噁心。

  2、生活緊張壓力大

  人的大腦接受來自身體各方面的資訊,包括疼痛、溫度、觸壓等基礎感覺及聽覺、視覺、方位感等,並能將這些資訊進行綜合分析,然後指揮相應器官行使不同的職能。如果人的情緒處於緊張,焦慮、恐懼、憤怒及憂鬱等狀態時,大腦皮層興奮集中於情緒,對周圍神經的感覺就不敏感,對周圍神經的控制和調節能力下降,使胃腸道的分泌、運動功能紊亂,從而引起各種胃腸疾病。

  3、喝酒、吸菸

  飲酒也可以直接損害食管和胃,酒越濃、飲酒量越大、飲酒時間越長,對食管、胃黏膜刺激性越大,引起黏膜糜爛或潰瘍,若本身患有胃炎、胃潰瘍、胃壁蠕動加快引起胃出血。吸菸引起和加重胃病的罪魁禍首是尼古丁,它能作用於迷走神經系統,破壞正常的胃腸活動,使幽門括約肌鬆弛,膽囊收縮,使鹼性的膽汁易於返流入胃,以致破壞胃粘膜,並且還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使胃粘膜粘液分泌減少。這些均可損害胃粘膜,導致胃病。

  4、亂吃止痛藥

  止疼藥一般都是解熱鎮痛劑,解熱鎮痛片含乙醯水楊酸、咖啡因等,對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並能促進胃酸分泌,造成胃酸再次對黏膜及潰瘍產生強烈的刺激,使胃腸炎症加重,甚至潰瘍出血,等於抱薪救火,越治越痛。此外,阿司匹林等消炎藥物本身就傷胃,均可能導致胃潰瘍出血。消炎痛、利血平等同樣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應在醫生指導下謹慎服用。

 

         引起胃病的病因雖然有很多,但並不複雜,大部分都是不良生活習慣所引起的。瞭解胃病的病因,適當的調整生活習慣,可以為預防和治療胃病帶來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