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痛經的原因有哪些

  對於女性朋友來講,痛經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造成痛經的原因吧!

  

  1 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 引起痛經

  2 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併血液供應異常 造成子宮缺血 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後屈或前屈 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

  精神 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 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係

  6 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 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 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於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 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8 子宮的過度收縮 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 但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 且往往不易完全放鬆 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

  9 子宮不正常收縮 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 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 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 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10 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 盆腔炎 子宮腺肌症 子宮肌瘤等 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痛經按摩解決途徑:

  指壓法:足部含有一些指壓點,被認為與骨盆部位的氣路相連。在腳踝雙邊的凹陷處,皆有指壓點。輕輕地用拇指與其它指尖捏後,延著跟腱***Achillestendon***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腳作完,換左腳,各指壓數分鐘。

  按摩法:病人仰臥於床,先將兩手搓熱,然後將兩手放在少腹部,先由上至下按摩60~100次,再從左至右按摩60~100次,最後轉圓按摩60次,以區域性面板紅潤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外敷法:用桂附暖宮貼,貼敷少腹痛處。桂附暖宮貼——女性痛經外用產品。桂附暖宮貼繼承祖國傳統醫學療法中的“內病外治”法,篩選古代驗方,結合臨床經驗,挖掘出“神闕穴”妙用,融匯現代科技透釋緩釋技術、依照外敷臍部,穴位吸收的治療機理,調理女性痛經。它的徹底、安全、顯效、得到了廣大女性朋友的青睞。

  鍼灸法:痛經前或發作時是針刺的最佳時機。選穴以脾經為主,血海、地機、三陰交,留針1小時。每日一次,1~3次可止痛。連治三個月經週期可痊癒。

  痛經的食療偏方:

  1、當歸蛋益母粥:

  取當歸15克,益母草30克,雞蛋3個,粳米30克。先將當歸、益母草煎煮2次,每次沸後20分鐘,合併濾液,與粳米、雞蛋共同煮粥,吃蛋喝粥,每天1~2次,連續5~7天,治療3個月經週期。功具活血行氣,化淤止痛。適用於血淤痛經、經色紫暗或有淤塊,排出後疼痛減輕者。

  2、姜棗紅糖粥:

  取乾薑10克,大棗20個,紅糖、粳米各30克。先將乾薑加水煎煮30分鐘,取藥汁與ā大棗和粳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時,加入紅糖,趁熱食服,每天1次,連服5~7天。功能:暖宮散寒。適用於寒凝痛經,小腹疼痛而冷、得熱痛減,經少色黑者。

  3、薑桂良姜粥:

  取生薑30克,大棗10個,高良薑15克,粳米50克。先將生薑、高良薑煎煮2次,每次沸後20分鐘,合併藥汁,與粳米、大棗共同煮粥食服,連服5~7天。適用於寒凝氣滯痛經,經前或經後小腹脹痛,伴胸脅乳脹者。

  4、參芪阿膠粥:

  取黨蔘、炙黃芪各15克,阿膠、粳米各30克。先將黨蔘、黃芪加水煎煮,每次沸後20分鐘,合併藥汁,與粳米共同煮粥,再將阿膠烊化,與粳米調服,每天1次,連服5~7天,調治3個月經週期。適用於血氣虛弱痛經,小腹綿綿作痛,得按則減,少氣乏力,經色淡、質清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