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膽囊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膽囊息肉患者直到膽囊息肉到了中期乃至晚期才發現的原因,患者對該病知之甚少,不知道怎樣就患上膽息肉疾病。那麼,?膽囊息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

  1、感染因素:全身感染或區域性感染,病菌經血行、淋巴、膽道、腸道,或鄰近器官炎症擴散等途徑侵入,寄生蟲的侵入及其帶入的細菌等均是造成膽囊息肉的原因。

  2、梗阻因素:是由於膽囊管或膽囊頸的機械性阻塞,膽囊即膨脹,充滿濃縮的膽汁,其中高濃度的膽鹽即有強烈的致炎作用。這是比較常見的形成膽囊息肉的原因。

  3、化學因素:膽汁瀦留於膽囊,其中高濃度的膽鹽,或胰液返流進入膽囊,具有活性的胰酶,均可刺激膽囊壁發生明顯炎症變化。在一些嚴重脫水者,膽汁中膽鹽濃度升高,亦可引起急性膽囊炎,引發膽囊息肉,是主要的膽囊息肉的原因。因有哪些?

  膽囊息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主要涉及到對膽囊息肉良惡性的判定,從而做到早期發現惡性病變及癌前病變,早期手術切除。

  1.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及手術指徵

  ***1***膽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學者已認為膽囊息肉的大小與其良惡性有關。小的膽囊息肉***直徑<10mm***,已被發現其絕大多數為良性病變,且可以保持許多年不發生變化。對於大的膽囊息肉則提示惡性病變。

  ***2***年齡在膽囊息肉患者中膽囊腺瘤及膽囊癌的平均年齡以及膽囊息肉直徑明顯要比非腫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數目、形態單發、廣基的息肉易癌變。膽囊息肉的惡性病變傾向發生在年齡大,單發,大的膽囊息肉。

  ***4***合併膽囊結石膽囊癌與膽囊結石之間的關係已比較明確,部分膽囊癌患者可同時合併膽囊結石,結石的長期刺激可促使膽囊上皮細胞增生而引發癌變。因此結石存在增加膽囊癌變危險性。

  ***5***伴隨臨床症狀惡性的膽囊息肉更傾向於伴隨的臨床症狀。

  綜合以上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對於年輕的膽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徑小***以10mm為界***又完全沒有症狀,則沒有必要手術;對於年輕的膽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徑小且僅有消化不良症狀***腹脹、噯氣等***,可以保守治療。而具有明顯膽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膽結石,行膽囊切除;對於息肉直徑>10mm,又具有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患者,應及早行膽囊切除。而對於息肉直徑<10mm,並且不具有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患者,可以觀察,定期行超聲探查。

  2.手術治療

  對於息肉直徑小於10mm、多個、有蒂的膽囊息肉患者,提示病變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首選。而對於息肉直徑>10mm,又具有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患者,提示為腫瘤性息肉,應行常規開腹膽囊切除術。術中常規行冰凍切片,以明確病理類別。如為癌性息肉,腫瘤侷限於黏膜時可行單純膽囊切除術;一旦腫瘤侵及肌層,就需要行擴大切除術,包括膽囊床肝臟楔形切除,淋巴結清掃。

  膽囊息肉樣病變外科處理上雖然存在不少爭議,但總的來說,膽囊息肉直徑>10mm,年齡>50歲,單發,廣基以及合併膽囊結石,已被認為是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可以根據這些危險因素來選取適宜手術的患者。對於直徑<10mm且無臨床症狀的膽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聲探查,如發現異常,則行預防性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