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腹瀉是什麼原因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為什麼孩子容易腹瀉,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孩子容易腹瀉的原因

  1、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髮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

  2、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新增的輔食不適應、短時間新增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3、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汙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

  如何護理腹瀉的孩子?

  1.不要餓著寶寶的小肚子

  一定不能禁食,要鼓勵孩子適當進食,少量多餐。只有當孩子頻繁嘔吐時需要禁食,同時需要到醫院補液。

  飲食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也就是奶、米湯、粥為主,暫時不要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

  2.不要凍著寶寶的小肚子

  家長可以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的腹部進行熱敷***但溫度要控制,可不能燙著寶寶***,也可幫寶寶輕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

  3.不要“髒了”寶寶的小肚子

  生活用品消毒,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覆交叉感染。

  寶寶的玩具也應該經常消毒。對寶寶的飲食用具,如奶瓶、湯勺等,在每次用前和用完後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保持肛門清潔,每次大便後都要用溫水擦洗乾淨,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

  建議家長在秋冬季儘量不要帶著小寶寶到公共場所,避免傳染輪狀病毒。

  4.合理用藥,治療好寶寶的小肚子

  特別提醒: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發,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重症有併發炎症時要遵醫囑規範使用抗生素。

  家長不要隨意給患兒服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不當不僅不能治病,還會殺死腸道內正常菌群,破壞寶寶體內微生態平衡,導致腹瀉遷延不愈或繼發二重感染。

  預防孩子腹瀉的方法

  1、為防止孩子發生腹瀉,食品及食具的衛生相當重要。特別是人工餵養的孩子,應注意飲食衛生及水源衛生。保證食品製作過程的清潔衛生;所用的食具必須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餵食前還應用開水燙洗。清除了食具上附著的病原微生物,孩子就會少得腹瀉病了。

  2、要科學餵養,積極防治營養不良。因為營養不良的幼兒其消化吸收能力和免疫力都會相對較弱,容易發生腹瀉等疾病。

  3、在寶寶的腹瀉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餵養不當引起的。寶寶的胃腸道比柔弱,其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因此,母乳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孩子在新增輔食時都應持慎重態度。注意一要按時新增;二要作到新增一種食品時遵守“從少到多”的原則;還要避免同時新增幾種食品。這樣就可有效防止因餵養不當造成的腹瀉。

  4、寶寶消化道原本嬌嫩,患病***如發熱、呼吸道感染、食慾不振等***時消化功能明顯減低,在餵食過程中,應減少奶或食物的量,稍大的孩子則應給予容易消化又營養豐富的食物,切忌生冷油膩之品。

  5、感染性腹瀉如大腸桿菌、傷寒、副傷寒或輪狀病毒腹瀉的患兒、除醫生給予必的藥物治療外,作為家長要特別注意家庭中的消毒、隔離,以免傳給他人。消毒時可採用消毒劑—新消淨擦拭桌面、地面或洗滌患兒接觸的用具、玩具等。

  6、積極進行衛生宣傳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要洗燙,堵住“病從口入”這一致病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