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直哭鬧怎麼回事

  當寶寶年齡還小的時候,哭鬧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途徑,那麼,面對一直哭鬧的嬰兒應該如何安撫呢?下面一起跟小編了解一下。

  嬰兒哭鬧的原因

  1、心理性需求

  不要以為剛出生的寶寶就像一個小動物那樣只有生理需求,其實他已經是一個活潑的小人了,自然有著自己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當他身體上感覺很舒服的時候,他的心理卻還有可能鬧彆扭,例如睡覺前哭鬧一會兒,這樣能讓媽媽多抱一會兒;自己躺在小床上有一陣子了,媽媽怎麼還不來呀,用哭聲喊兩嗓子吧;媽媽在抱別的小寶寶,同樣會激發寶寶的哭鬧。

  2、生理性需求

  這是寶寶表達哭鬧心思的常見情況,餓了、渴了、熱了、冷了、尿布髒了或溼了、周圍太吵了、光線太亮了、蚊蟲叮咬了……這些外在因素都可能造成寶寶的身體感覺不舒服,他需要媽媽幫助自己做出調整,所以他用哭鬧呼喚媽媽的到來。

  3、病理性狀況

  如果小寶寶的哭聲比較尖銳、短促,持續時間比較長,並伴隨著握拳蹬腿、煩躁不安等狀況,而且媽媽給予的生理照顧和心理慰藉都不能安撫他,那就有可能出現了病理狀況,例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甚至神經系統出現問題,導致寶寶鼻塞、發燒、疼痛等,一旦出現類似哭鬧訊號,請媽媽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那麼,嬰兒哭鬧要怎麼辦好呢?

  安撫嬰兒哭鬧的方法

  1、觀察判斷

  由於寶貝哭鬧的起因和心思是不同的,所以媽媽要先對他的哭聲進行觀察和判斷。在寶貝哭鬧的心思中,除了病理性狀況需要媽媽立即應答以外,生理性需求和心理性需求都不需要立即應答,而是積極應答,而是積極應答。積極應答的步驟依次為聲音慰藉、依戀慰藉和身體慰藉,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寶貝漸漸學會舒適自慰。

  2、聲音慰藉

  當寶貝哭鬧的心思是生理和心理需求時,媽媽先遠遠地答應一聲,讓寶貝知道媽媽就在自己求助的安全地帶,接著媽媽踏踏的腳步聲又讓寶貝在希望中等待了幾秒。

  然後,媽媽面對著寶貝輕柔地聊上幾句:“寶貝想媽媽了,是嗎?媽媽知道寶貝想要什麼了?媽媽這就來幫助你。”又是幾秒鐘過去了,寶貝快樂的承受閾限一點一點在升值,他的自我鎮靜信心也一點一點在強化,這對性格的積極影響也一點一點在加強。

  3、依戀慰藉

  聲音慰藉已經在寶貝面前出現3種,持續接近1分鐘了,媽媽還不要急著抱起寶貝,可以在他面前晃動一個玩具,或是媽媽經常使用並帶有媽媽體味的小手帕,寶貝又在積極的狀態中等待了幾秒。漸漸的,他就會對這些物品產生依戀,當媽媽暫時不在的時候,這些依戀物就會對他產生安慰的作用。這樣,寶貝對人的直接以來就轉化為對物的依賴,這時寶貝的獨立性和自信心已經有所增強了。

  作為家長要學會判斷寶寶哭鬧的原因是什麼,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有效的安撫哭鬧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