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嘔吐完打嗝怎麼回事

  新生兒打嗝,有很多時候都是剛喝完奶嘔吐後而發生的。你清楚嗎?現在,小編來告訴你寶寶嘔吐打嗝的緩解方法。

  

  對於這個常見的現象,還沒有確定的引發原因,它是由於隔膜肌頻繁或有節奏的收縮引起的。一般打嗝從嬰兒一出生甚至是還沒有出生時就已經開始了。通常嬰兒在一兩個月大的時候,打嗝的症狀會減輕或消失。打嗝是無害的,不是任何疾病的徵兆,也不會引發任何疾病。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寶寶嘔吐後打嗝,需注意餵食寶寶要在安靜的狀態與環境,千萬不可在寶寶過度飢餓及哭得很凶的時候餵奶。且要有正確的餵奶姿勢,進食時也要避免太急、太快、過冷、過燙,在寶寶打嗝時可用玩具或輕柔的音樂,來轉移、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以減少打嗝的頻率,喂完奶後可以輕輕地拍他的背幫助排氣,打完了飽嗝可避免寶寶吐奶而導致打嗝。

  這是由於分娩時嬰兒吞入較多羊水、產道分泌物、血液等而引起嘔吐。此種嘔吐從嬰兒出生後尚未進食時開始,吐出物為泡沫粘液,有時可帶棕紅血樣粘液,一旦將嚥下的內容物吐淨之後,嘔吐隨之而止。

  這是很現象是正常的,每個新生兒都會發生,所以無須擔心的。但需要注意是一定要讓寶寶側睡,別平躺。平躺不但不利於嘔吐物的排出,而且還容易引起窒息。

  寶寶嘔吐打嗝的緩解方法

  1、禁食:採用禁食法治療新生兒嘔吐,這有助於腸胃減壓,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對胃黏膜的刺激,是減少嘔吐的關鍵。具體禁食時間應根據病因及患兒腹脹、嘔吐情況決定。在患兒禁食期間要留意監測血糖情況,避免低血糖發生。同時要密切觀察患兒的哭聲動作,覓食反射程度等.

  2、洗胃:由於羊水、胎糞嚥下過多,刺激胃粘膜引起的嘔吐,醫學上稱為新生兒嚥下綜後症。臨床採用1%碳酸氫鈉液或生理鹽水洗胃,目的是清除腸道內的剩餘物。

  3、灌腸:新生兒胎糞性梗阻引起的嘔吐,臨床採用溫生理鹽水或1%肥皂水30~50ml加溫後灌腸,使胎糞排出,從而抑制嘔吐。

  4、靜脈通路:對腸道內外的感染,遵醫囑適當給藥,針對嘔吐原因恰當及時地用藥,滴注時嚴格控制滴速,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從而保證新生兒的營養供給。

  新生兒嘔吐的原因

  1、感染因素。新生兒易受感染,嘔吐多為是首先出現的症狀。腸道感染可引起嘔吐,腸道外的感染,如臍炎、肺炎、上感、面板感染、腎盂腎炎、腦膜炎、敗血症等也會引起反射性消化功能紊亂而發生嘔吐。

  2、消化道先天因素。嘔吐是此病主要症狀,嘔吐出現時間和嘔吐內容都不一樣,這是因為病變部不同所致:

  1***食管性嘔吐。是在奶還沒進入胃之前,在食道中就已經反吐出來。常在奶沒吃完就出現嘔吐,之前是沒有任何先兆。因為奶還沒進入到胃裡,所以吐的奶是不含奶塊,沒有混入胃酸,不會有酸臭味。常見於食道閉鎖、幽門鬆弛和賁門痙攣引起的嘔吐。

  2***胃性嘔吐。嘔吐之前先有噁心動作,患兒躁動不安。由於食物已經進入到胃裡,所以嘔吐物含有胃液,帶有酸臭味。多為先天性幽門肥大性狹窄和胃扭轉等疾病。

  3***小腸性嘔吐。如果病變是在小腸上端,如12指腸部位發生阻塞,患兒常有上腹部脹,而且往往有腹脹之後才出現嘔吐。嘔吐內容除奶之外,還有黃綠色的膽汁;如果在小腸下端,如迴盲瓣處發生阻塞,患兒腹脹就不限於上腹部,而且中腹部也腹脹。嘔吐出現時間較晚,嘔吐內容含有膽汁。這些病因是由於小腸部位發生狹窄或小腸受到壓迫而發生腸道阻塞所引起的嘔吐。

  4***大腸性嘔吐。是大腸部位阻塞而引起嘔吐。主要因為巨結腸症、直腸肛門閉鎖所引起。巨結腸症的患兒表現首先是便祕,幾天才見排便一次,大便奇臭。由於大便排不出,腹脹愈來愈重,腹部面板既亮又薄,繼後出現嘔吐。嘔吐內容物除奶、膽汁外,還可以吐出大便。直腸肛門閉鎖,生後一直不排胎糞,隨後腹脹,嘔吐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