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會引起婦科病

  在女性的一生當中,大多數人都患過婦科疾病。婦科炎症讓很多女性都非常苦惱,給身心都造成了非常的影響。那麼,呢?

  

  1、外陰創傷

  活動中不慎,如外陰部與自行車的坐墊、橫檔或其他硬物相撞,容易發生外陰部血腫,嚴重者傷及尿道和陰道,甚至盆腔。外陰部的大***皮下組織疏鬆,靜脈叢豐富且表淺,受外力碰撞後很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造成較大面積淤血。

  2、月經異常

  從事較大運動量少女,月經異常者佔相當大的比例,多表現為月經初潮延遲、週期不規則、繼發性閉經等,且運動量愈大初潮年齡越晚。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劇烈運動會抑制下丘腦功能,造成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影響體內性激素的正常水平,從而干擾了正常月經的形成和週期。

  3、卵巢破裂

  劇烈活動、抓舉重物、腹部擠壓、碰撞等都可引起卵巢破裂,從而出現下腹部疼痛,甚至波及全腹。卵巢破裂一般發生在月經週期第10—18天,其中80%的黃體或黃體囊腫破裂,腹腔穿刺有血。

  4、子宮內膜異位症

  經期劇烈運動有可能使經血從子宮腔逆流入盆腔,隨經血內流的子宮內膜碎屑有可能種植在卵巢上,形成囊腫。得了子宮內膜異位症後,患者常出現漸進性加劇的痛經,還常引起不孕。

  5、子宮下垂

  婦女做超負荷運動,特別是舉重等訓練可使腹壓增加,引起子宮暫時性下降,但不會出現子宮脫垂。若長期超負荷運動,就會發生子宮脫垂。有人試驗,子宮位置正常的婦女負重20公斤時,宮頸位置沒有明顯變化;負重40公斤時,宮頸就有明顯的向下移位。

  什麼生活原因導致婦科病

  1、吃得少

  《黃帝內經》有云:“婦女脾胃健運,氣血充盛,則血海滿盈,經侯如期。”意思就是說女性脾胃,氣血充盈,那麼月經就會如期而至。

  婦科專家指出,脾胃是專門生產、供應氣血的器官,如果脾胃“原料供應不足”,那麼女性的氣血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月經失調。現在的女性害怕長胖,每頓飯只吃一點點,多數不吃或者很少吃主食,長此以往,腎、脾胃就出現問題,氣血不足,卵巢早衰,月經失調是必然的結果。

  專家建議,女性減肥不僅要吃,還要吃得健康,一日三餐準時吃,葷素搭配要合理。女性減肥可以適當減少主食,但是一定要吃。米飯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來源,長期不吃米飯的女性內分泌失調,代謝功能差,反而要長胖。

  2、睡得少

  人體自身有天然的生物鐘,可以調節人的生活、飲食節奏,如同一年四季都有各自主宰的時段。養生注重順應四時,只有符合自然界的規律,才能使身體處於正常的運轉之中,身體才會更健康。而不同的人體器官也有各自的運轉時間,要想身體這部“大機器”不出現毛病,那麼就應該順應每一個“零件”的運轉方式,若是逆著來,久而久之,“機器”必然會損壞、癱瘓,甚至停止運轉。

  現在娛樂方式比以前更豐富,女性睡覺的時間也越推越晚,這就勢必會影響到身體正常的排毒和休息,使得身體一直處於工作狀態,長此以往,量變積累到一定狀態就會發生質變,表現在身體上就是月經紊亂。此外,有些女性養成了長期熬夜加班的習慣,這對於女性的內分泌有很大影響。

  有些女性不明白自己總是熬夜,睡眠不足,可是反而長胖了。專家認為,這是代謝功能差,脾主運化,脾胃功能受損導致。熬夜晚睡的女性氣色不佳,臉色蠟黃,整個人疲憊,沒有精神,嚴重的還會出現色斑。這些都是長期缺乏睡眠引起的。

  因此,專家認為,女性應該早睡早起,這樣各個器官就能得到充分休息,精力充沛,抵抗力增加,月經不調、早衰等自然就遠離了。

  3、動得少

  由於交通發達的原因,人們運動的時間越來越少,尤其是白領女性,到了辦公室坐著,下班回家了還坐著,一天就在電腦、電視機前7、8個小時的坐著。

  中醫認為,久坐易使氣滯,氣滯則血不暢,氣滯日久,淤血內停。

  女性長期久坐不動,容易使下半身血液迴圈不暢,引發盆腔炎、附件炎,多表現為腰痛、小腹墜痛。若是急性婦科炎症發展成慢性炎症,那麼治療的難度會增加,所造成的後果也就更加嚴重。

  此外,久坐還會造成脾胃消化功能減弱,氣血不足,機體抵抗力下降,引起月經不調、早衰、婦科炎症等症狀。

  專家建議,女性不僅要吃,要睡,要動,還要吃得健康,睡得充分,動得合理。飲食上儘量少糖、少鹽、少油,少吃刺激性和過涼、過寒的東西。減肥的女性不要一味的用水果代替主食。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這樣才能保證人的機體處於順利運轉的狀態,婦科疾病自然也就不敢“進犯”

  按什麼穴位消除婦科病

  對於每個女人來說,都希望自己年輕漂亮,少被疾病纏身,平常也都很注重自身的保養,除了一些外部的東西之外,利用我們自己的身體也可起到保健作用,對於女性來說按摩身體上的三陰交穴位可以幫助你延緩衰老,而且在一些婦科疾病上也有作用,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三陰交穴可以說是女人的“不老穴”。它是婦科病的“靈丹妙藥”,有人就把它稱為“女三裡”。經常按揉此穴,能幫助女性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這三條陰經的交集穴,故而得名。它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即除拇指外其餘四個手指並起來的寬度***、脛骨後方凹陷處。

  常揉三陰交穴好處包括:補血養顏,緊緻肌肉。中醫學認為,脾主肌肉,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肌肉逐漸變得鬆弛,從而顯現出老態,常揉可健脾,從而減緩肌肉變鬆弛的程序,使女性保持健康的肌肉狀態。調理月經,改善面板。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交集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藏血,腎精生氣血。女人只要氣血足,月經不調等問題都會消失。而女人臉上長斑、痘、皺紋,其實都與月經不調有關。

  按揉三陰交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按揉法,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壓對側三陰交,一壓一放為1次;或先順時針方向、再逆時針揉三陰交,持續10分鐘。

  叩擊法,一手握拳有節奏地叩擊對側三陰交穴,20次左右,交替進行。

  摩擦法,手掌擦熱後摩擦三陰交穴,20次左右。此外臨睡前艾灸還有助眠的作用。有痛經的女性可在月經來前約一週開始,每天花個3—5分鐘按摩合谷和三陰交;每天刺激三陰交穴2—3次,每次持續2分鐘***產生酸脹感***;月經快來或痛經發作時,將藥末2克置膠布上,敷貼在三陰交穴,隔天換藥1次。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