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發病的原因

  甲亢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女性是該病的高發人群,無論是精神上或是身體體質問題,都有可能會引起這種疾病,下面給大家介紹甲亢的原因吧。

  甲亢的原因

  1、精神心理因素: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無暇停歇,更是經常處於高壓力、緊張的環境之下,造成情緒抑鬱、焦慮等長期累積容易誘發甲亢。特別是當突發事件對人的精神刺激更容易導致甲亢病發,其中包括交通意外、考試落榜,親人去世等,這個時候需要家人多給與關心,注意患者情緒變化。

  2、百分之八十五的甲亢患者都是因為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大引起的,這是比較主要的引起甲亢疾病的病因。在生活中,亂使用一些乙胺碘呋酮類的藥物也能夠引起甲亢疾病。

  3、自身免疫缺陷:大家都知道甲亢是內分泌系統疾病,自身免疫缺陷,甲狀腺先天發育不良等同樣會導致甲亢產生。這個時候如遇到引發甲亢的病因就發病,如感染、感冒、發炎以及上面介紹的精神因素等。

  4、不良的生活習慣,日積月累也會造成甲亢病發。其中包括飲食不節、暴飲暴食,辛辣、生冷、油炸食品對身體不利;熬夜、睡眠不足、過度勞累;長期不運動,機體免疫力下降都會對該病造成一定的影響。

  5、長期體質陰虛、陰虛之人或肝鬱化火傷陰,或產後氣陰俱虧;或女子發育、哺乳期間遇有氣鬱,極易化火,肝火亢盛,灼傷陰血,則更易患上甲亢這種疾病。

  6、遺傳因素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但是目前醫學上對於遺傳的方式並沒有確切的闡述。已知的具有家族遺傳史的孩子比常人的孩子患上甲亢疾病概率要大,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加預防。

  甲亢常見的治療方法

  甲亢治療有三種方法,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碘治療和手術治療。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適應範圍廣,無論大人小孩,男性還是女性,輕症或者重症甲亢,首次發病還是甲亢復發,孕婦或哺乳女性甲亢都可以用藥物治療。抗甲狀腺藥物有兩種——咪唑類和硫氧嘧啶類,代表藥物分別為甲巰咪唑***又稱“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又稱“丙嘧”***。

  藥物治療適合甲亢孕婦、兒童、甲狀腺輕度腫大的患者,治療一般需要1~2年,治療中需要根據甲狀腺功能情況增減藥物劑量。藥物治療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粒細胞減少、藥物過敏、肝功能受損、關節疼痛和血管炎,藥物治療初期需要嚴密監測藥物的副作用,尤其是粒細胞缺乏,需要告誡患者一旦出現發熱和/或咽痛,需要立即檢查粒細胞以便明確是否出現粒細胞缺乏,一旦出現。立即停藥急診。藥物治療另一個缺點是停藥後複發率高,大約在50%左右。

  放射碘治療和手術治療都屬於破壞性治療,甲亢不容易復發,治療只需要一次。放射碘適合甲狀腺中度腫大或甲亢復發的患者,醫生根據患者甲狀腺對放射碘的攝取率計算每個患者需要的放射劑量。放射碘對孕婦和哺乳婦女是絕對禁忌證。由於放射碘的作用有一個延遲作用,隨著時間隨診,甲減發生率每年3%~5%。放射碘治療不適合有甲狀腺眼病的甲亢患者,因為治療後眼病可能會加劇。

  手術治療適合那些甲狀腺腫大顯著,或高度懷疑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或甲狀腺腫大有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者。手術前需要用藥物將甲狀腺功能控制在正常範圍,術前還需要口服複方碘溶液做術前準備。

  甲亢的日常護理方法

  1、起居有常:患者應規律作息時間,每天都按時早睡,尤其應避免熬夜,若是無法入睡,可採取一些方法,如泡腳、聽舒緩的音樂等使自己更好的放鬆並快速入睡。

  2、勞逸結合:發病期間患者應避免任何形式的劇烈運動,如游泳、爬山、跑步等,而是要嚴格靜養,甚至經常臥床休息,因為劇烈的運動可使病情更加嚴重。

  3、眼部保護:突眼是很多甲亢患者都要面臨的問題,這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眼外肌麻痺,容易造成視力疲勞,眼球膨脹等,因此患者應減少看書、看報的時間,最好不再看電視,以減少對眼的刺激及勞累。

  4、飲食:甲亢患者往往表現出吃得多、喝得多的徵象,但是此時患者消化吸收的運化差,身體其實較為虛弱,因此應注意飲食護理,可向醫生詢問如何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