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的最佳治療方法

  靜脈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屬於下肢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那麼,患上靜脈血栓後要怎麼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靜脈血栓的病因

  ***一***靜脈血流滯緩手術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導致周圍靜脈擴張,靜脈流速減慢;手術中由於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內完全麻痺,失去收縮功能,術後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臥床休息,下肢肌肉處於鬆弛狀態,致使血流滯緩,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二***靜脈壁的損傷

  1.化學性損傷靜脈內注射各種刺激性溶液和高滲溶液,如各種抗生素、有機碘溶液、高滲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靜脈內膜,導致靜脈炎和靜脈血栓形成。

  2.機械性損傷靜脈區域性挫傷、撕裂傷或骨折碎片創傷均可產生靜脈血栓形成。股骨頸骨折損傷股總靜脈,骨盆骨折常能損傷髂總靜脈或其分支,均可併發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3.感染性損傷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由靜脈周圍感染灶引起,較為少見,如感染性子宮內膜炎,可引起子宮靜脈的膿毒性血栓性靜脈炎。

  ***三***血液高凝狀態這是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種大型手術是引起高凝狀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強;術後血清前纖維蛋白溶酶活化劑和纖維蛋白溶酶兩者的抑制劑水平均有升高,從而使纖維蛋白溶解減少。

  脾切除術後由於血小板驟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燒傷或嚴重脫水使血液濃縮,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腫如肺癌、胰腺癌,其它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結腸癌,當癌細胞破壞組織同時,常釋放許多物質,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也可使血凝固孕藥,可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從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大劑量應用止血藥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狀態。

  

  ⑴臥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靜脈血栓病人,需臥床休息1~2周,使血栓緊粘附於靜脈內膜,減輕區域性疼痛,促使炎症反應消退。在此期間,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

  患肢抬高需高於心臟水平,約離床20~30cm,膝關節處安置於稍屈曲位。如抬高適宜,就不需用彈力繃帶或穿彈力襪。開始起床活動時,需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適度地壓迫淺靜脈,以增加靜脈加回流量,以及維持最低限度的靜脈壓,阻止下肢水腫發展。

  ⑵抗凝血療法:這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現代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正確地使用抗凝劑可降低朏栓塞併發率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後遺症。其作用在於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繼續滋長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並促使血栓靜脈較迅速地再管化。

  ⑶溶血栓療法: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或併發肺栓塞,在發病1周內的病人可應用纖維蛋白溶解劑包括鏈激酶及尿激酶治療。1984年Zimmermann主張在血栓形成2周內,仍可應用溶栓藥物。

  ⑷其他藥物:中分子量***平均分子量7~8萬***或低分子量***平均分子量2~4萬***右旋糖酐靜脈滴注,是治療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輔助藥物,現已被廣泛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消除紅細胞凝聚,防止血栓繼續滋長及改善微迴圈。療程為10~14天。可與肝素或尿激酶同時應用。副作用:偶有過敏反應、胸悶、呼吸困難、腰痛、出血和寒戰等。

  靜脈血栓的最佳預防方法

  1、認識危險因素:例如:惡性腫瘤、創傷、妊娠分娩、長期臥床、尤其是患者大手術後、偏癱、截癱需要長期臥床的患者,這類人群都存在患下肢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

  2、機械性預防:對存在誘發下肢靜脈血栓危險因素的患者和家屬,要積極進行早期預防的衛生宣教工作,併科學的指導患者及患者家屬做好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

  ①術後臥床期間,要定時變換體位,每2小時翻身一次,以促進下肢靜脈血迴流。

  ②指導並監督患者進行下肢的主動或協助患者被動運動,幫助患者進行區域性按摩,以促進下肢血液迴圈,督促患者多做足伸屈運動,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可穿醫用彈力襪,幫助促進下肢靜脈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