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胎位不正怎麼辦

  胎位是影響順產的一個因素,胎位不正就會增加分娩的難度,為什麼會胎位不正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胎位不正的原因:

  1、產婦腹壁鬆弛,腹壁鬆弛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沒有彈性,變得鬆弛,也是胎位不正的原因。

  2、臍帶太短,胎兒獲得不了足夠的營養,影響胎兒發育,使得胎兒生長過慢,而發生胎位不正。

  3、多胎、羊水過少等,本來可以孕育一胎的子宮,現在因為多胎或者羊水過少等原因就會造成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小,活動不方便,無法正常活動從而發生擁擠導致胎位不正。

  4、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無法使胎頭有良好的位置,發生擠壓等,使胎位不正。

  5、胎兒畸形、子宮畸形等也在原因之中。子宮畸形使得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發生變化,從而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現象。

  6、孕婦的羊水過多,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大,胎兒能夠自由的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活動,活動過大時就會影響到胎位,使胎位變得寬鬆,也就變得胎位不正了

  胎位的七式

  1、正常胎位——頭位:指的是胎兒身體最靠近子宮頸的部分,最先出來的部分,一般正常生產都是頭先下降出來,稱之為“頭骨先露”,或是“頭位”***vertex***。

  2、臀位:如果寶寶屁股在最下面呈坐姿狀,稱之為“臀位”,而臀位還可根據胎兒腳的位置再細分為伸腿臀位***Frank breech******兩腿向上伸直到頭部***、完全臀位***Complete breech******盤腿而坐***、足式臀位***Footling breech******其中一腿或兩腿下伸,變成腳最低***。

  3、膝位:雙膝彎曲稱為全膝位。

  4、足位:此狀況是最難以經產道分娩的姿勢。

  5、肩膀位:當寶寶軸位是橫位時,則其先露部位為肩膀,稱之為“肩膀位”。

  6、顏面位:另外有些寶寶雖然頭在下面,但是頭卻向後仰伸,以致於以臉部面對子宮頸口,先露部位為臉,稱之為“顏面位”。

  7、複合位:最後一種是胎兒的身體有兩個部分同時為先露部位,例如在胎頭旁邊伸出一隻手,和頭一起生出來,稱之為“複合位”。

  胎位不正怎麼辦?

  1. 側臥式

  以往習慣左側臥睡的媽媽,現在可以換右側臥睡了,而原本習慣右側臥睡的則可以換成左側臥睡。7天一個療程,使不正的胎位得以矯正。

  2. 膝胸臥位式

  這是準媽媽最常用的自我矯正方法,簡便易行,安全可靠,效果顯著。首先要解盡小便,放鬆褲帶,然後跪在鋪著棉絮的硬板床上,頭放在床上,臉轉向一側。 雙手前臂伸直,手撐開平放於床面,胸部儘量與床貼緊,臀部抬高,大腿與小腿成直角。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鐘。7天為一療程,再複查胎位。

  胸膝臥位將使胎臀退出盆腔,藉助寶寶的重心改變,使胎頭與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順著宮底弧面滑動完成臀位轉為頭位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