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出血是怎麼一回事

  拔火罐出血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學習一下吧。

  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於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產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面板充血、淤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

  拔火罐的簡介

  拔罐法古稱角法,又稱吸筒法,早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記載,歷代中醫文獻中亦多論述,主要為外科治療瘡瘍時,用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結核、風溼病等內科病證。隨著醫療實踐的不斷髮展,不僅罐的質料和拔罐的方法不斷得到改進和發展,而且治療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外科、內科等都有它的適應症,並經常和針刺配合使用。因此,拔罐法成為鍼灸治療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以罐為器,利用燃燒的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以產生負壓,使之吸著於面板,造成被拔部位的面板淤血現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罐的質地、形式多種多樣。拔罐法適用於風溼痺痛、腹痛、消化不良、頭痛、高血壓、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經病、軟組織損傷、目赤腫痛、麥粒腫、丹毒等,尤其對小兒患者更為適用。唯高熱、抽搐、痙攣等症,面板過敏或潰瘍破損處,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髮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

  應用各種方法排除罐筒內空氣以形成負壓,使其吸附體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又稱吸筒療法、拔筒法。古代有以獸角製成的,稱角法。通過吸拔,可引致區域性組織充血或鬱血,促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散寒、除溼、散結拔毒、退熱等作用。

  適用於感冒咳嗽,肺炎,哮喘,頭痛,胸脅痛,風溼痺痛,腰腿痛,扭傷,胃痛,瘡癤腫痛,毒蛇咬傷***排除毒液***等病症。使用時應注意選用罐口光滑、大小適宜,拔罐時間不宜過長。常用拔罐方法有閃罐法、投火法、抽氣法、水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絡拔罐法等。

  拔罐法-罐的種類

  罐的種類很多,臨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氣罐等。

  1.竹罐 用直徑3-5釐米堅固無損的竹子,截成6-8釐米或8-10釐米長的竹管,一端留節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颳去青皮及內膜,製成形如腰鼓的圓筒,用砂紙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竹罐的優點是取材容易,經濟易制,輕巧,不易摔碎。缺點是容易燥裂漏氣,吸附力不大。

  2.陶罐用陶土燒製而成,罐的兩端較小,中間略向外凸出,狀如瓷鼓,底平,口徑大小不一,口徑小者較短,口徑大者略長。這種罐的優點是吸力大,但質地較重,容易摔碎損壞。

  3.玻璃罐是在陶製罐的基礎上,改用玻璃加工而成,其形如球狀,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種型號。其優點是質地透明,使用時可直接觀察區域性面板的變化,便於掌握時間,臨床應用較普遍。其缺點也是容易破碎。

  4.抽氣罐即用青黴素、鏈黴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磨光滑,瓶口的橡膠塞須保留完整,以便於抽氣時使用。現有用透明塑料製成的抽氣罐,上面加置活塞,便於抽氣。這種罐亦易破碎。

  拔罐常用方法火罐法:利用燃燒時的火焰的熱力,排去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將罐吸著在面板上。

  實用中醫拔罐學有下列幾種方法:

  a、投火法:將薄紙捲成紙卷,或裁成薄紙條,燃著到1/3時,投入罐裡,將火罐迅速叩在選定的部位上。投火時,不論使用紙卷和紙條,都必須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燒一寸左右後,紙卷和紙條,都能斜立罐裡一邊,火焰不會燒著面板。初學投火法,還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層溼紙,或塗點水,讓其吸收熱力,可以保護面板。

  b、閃火法:用7~8號粗鐵絲,一頭纏繞石棉繩或線帶,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將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燈或蠟燭燃著,將帶有火焰的酒精棒一頭,往罐底一閃,迅速撤出,馬上將火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此時罐內已成負壓即可吸住。閃火法的優點是:當閃動酒精棒時火焰已離開火罐,罐內無火,可避免燙傷,優於投火法。

  c、滴酒法:向罐子內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將罐子轉動一週,使酒精均勻地附著於罐子的內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後用火柴將酒精燃著,將罐口朝下,迅速將罐子叩在選定的部位上。

  d、貼棉法:扯取大約0.5公分見方的脫脂棉一小塊,薄蘸酒精,緊貼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著,馬上將罐子扣在選定的部位上。

  準備一個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直徑2-3釐米,放在應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塊酒精棉球,將棉球燃著,馬上將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產生較強的吸力。

  水罐法: 一般應用竹罐。先將罐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使用時將罐子傾倒用鑷子夾出,甩去水液,或用摺疊的毛巾緊捫罐口,乘熱按在面板上,即能吸住。

  抽氣法:先將青、鏈黴素等廢瓶磨成的抽氣罐緊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從橡皮塞抽出瓶內空氣,使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或用抽氣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將空氣抽出,即能吸著。

  拔罐出血是好事。拔罐是根據中醫原理,也就是拔出淤積在身體某部位的汙血和廢氣,使之活血化瘀,同時,對相關的穴位有刺激,達到緩解和治療病情的效果。拔罐,先在有關部位用五行鍼叩擊使之面板有針眼,汙血拔出在外,效果更佳。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歡迎閱讀,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