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為什麼會有光環裡面有什麼

  土星是太陽系其中的一個星球,土星一個很獨特的特點就是土星有著環繞的光環,這是其他星球並沒有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土星有光環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土星有光環的原因

  土星最讓人著迷的便是美麗的土星環。

  土星的自轉軸和地球一樣,也是傾斜的,土星的軸傾角是26.73°,地球則是23.45°。由於土星的光環和赤道是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它是對著太陽***也對著我們***傾斜的。當土星執行到其軌道的一端時,我們可由上往下看見光環近的一面,而遠的一面仍被遮住。當土星在軌道的另一端時,我們就可由下往上看到光環近的一面,而遠的一面依然被遮住。土星從軌道的這一側轉到另一側需要14年多一點。

  在這段時間內,光環也逐漸由最下方移向最上方。行至半路時,光環恰好移動到中間位置,這時我們觀察到光環兩面的邊緣連線在一起,狀如“一條線”。隨後;土星繼續執行,沿著另一半軌道繞回原來的起點,這時光環又逐漸地由最上方向最下方移動;移到正中間時,我們又看見其邊緣連線在一起。因為土星環非常薄,所以當光環狀如“一條線”時就好像消失了一樣。1612年年底伽利略看到的正是這種情景;據說由於懊惱,他沒有再觀察過土星。

  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望遠鏡觀察土星時,發現土星有兩個“耳朵”。他誤認為土星可能是由一大二小三個天體組成,懷疑這兩耳朵是兩顆衛星。但他一直不敢將觀察結果發表,其原因是“衛星”並沒有繞土星公轉,似乎永遠停留不動。而更令他驚奇的是那兩顆“衛星”兩年後竟然失蹤,三年後又重新出現。

  半個世紀後,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用更大更好的望遠鏡進行觀測,才揭開了這個謎。原來那兩顆“衛星”是與土星不相連線、環繞在土星赤道面上的光環。這光環由無數形狀、大小不等,直徑在7.6釐米~9米之間的冰塊組成,以很快的速度圍繞土星運轉,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各種顏色。光環的直徑達27萬千米,厚度為10千米左右,自東向西自轉。1675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發現光環中有一圈空隙,這就是著名的卡西尼環縫。

  土星環的結構在17~19世紀被陸續發現。到20世紀80年代初,至少3個探測器對土星“走馬觀花”,發現環的結構極為複雜。

  人們根據地面觀測和空間探測,把土星環劃分為7層。距土星最近的是D環,亮度最暗;其次是C環,透明度最高;B環最亮;最後是A環。在A 環和B環之間就是著名的卡西尼環縫,縫寬約5000千米。在A環之外有E、F、G三個環,最外層的是E環,十分稀薄和寬廣。

  “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把土星環的近距離照片送回後,科學家們非常吃驚:原來每一層又可細分成上千條大大小小的小環,即使被認為空無一物的卡西尼縫也存在幾條小環。在照片中可見到F環有5條小環相互纏繞在一起。土星環的整體形狀類似一張巨大的密紋唱片,從土星的雲頂一直延伸到32萬千米遠的地方。 光環的顏色遠看是紅棕色,其實每層都稍有不同,C環是藍色,B環內層為橙色,外層為綠色,A環為紫色,卡西尼縫是藍色的。

  土星光環的介紹

  土星光環是指圓球形的星體周圍有一圈很寬的“帽沿”,這就是土星光環,又稱土星環,土星可算是太陽系中較為奇特的一顆行星,在望遠鏡中看來,它的外表猶如一頂草帽,光環的存在使得土星成為群星中最美麗的一顆,令觀賞者讚歎不已。幾百年來,人們一直以為太陽系中唯獨土星才有光環。直到本世紀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後期,天王星環、木星環和海王星環的相繼發現才使這一觀點得以改變 。

  土星能住人嗎

  答:土星是不能夠住人

  1.土星溫度極低

  2.土星是氣態行星,沒有陸地不說,光是氣壓也能把生物壓碎,且無氧氣 水 裡面由於氫的不穩定經常大規模爆炸,溫度可達很高,威力絕不亞於導彈。

  雖然只有少量的直接資料,但土星的內部結構仍被認為與木星相似,即有一個被氫和氦包圍著的小核心。岩石核心的構成與地球相似但密度更高。在核心之上,有更厚的液體金屬氫層,然後是數層的液態氫和氦層,在最外層是厚達1,000 公里的大氣層,也存在著各種型態冰的蹤跡。估計核心區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質量的9-22倍。土星有非常熱的內部,核心的溫度高達11 700 ℃,並且輻射至太空中的能量是它接受來自太陽的能量的2.5倍。大部分能量是由緩慢的重力壓縮***克赫歷程***產生,但這還不能充分解釋土星的熱能製造過程。額外的熱能可能由另一種機制產生:在土星內部深處,液態氦的液滴如雨般穿過較輕的氫,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通過摩擦而產生熱。大氣層土星外圍的大氣層包括96.3%的氫和3.25%的氦,可以偵測到的氣體還有氨、乙炔、乙烷、磷化氫和甲烷。上層的雲由氨的冰晶組成,較低層的雲則由硫化氫銨***NH?SH***或水組成。相對於太陽所含有的豐富的氦,土星大氣層中氦的豐盈度明顯低得多。

  對於比氦重的元素的含量,如今所知不甚精確;但如果假設與太陽系形成時的原始豐盈度是相當的,則可估算出這些元素的總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9-31倍,而且大部分都存在於土星的核心區域。

  雲層

  土星的上層大氣與木星相似***在相同定義的前提下***,同樣都有著一些條紋;但土星的條紋比較暗淡,並且赤道附近的條紋也比較寬。從底部延展至大約10公里高處,是由水冰構成的層次,溫度大約是-23 ℃。在這之後是硫化氫氨冰的層次,延伸出另外的50公里,溫度大約在-93 ℃,在這之上是80公里的氨冰雲,溫度大約是-153 ℃。接近頂部,在雲層之上200-270千米是可以看見的雲層頂端,由數層氫和氦構成的大氣層。 土星的風速是太陽系中最高的,航海家計劃的資料顯示土星的東風最高可達500m/s***1,800公里/時***。直到航海家探測器飛越土星,比較纖細的條紋才被觀測到。然而從那之後,地基望遠鏡也被改善到在通常情況下都能夠觀察到土星的這些細紋。

  土星的大氣層通常都很平靜,偶爾會出現一些持續較長時間的長圓形特徵,以及其他在木星上常常出現的特徵。1990年,哈柏太空望遠鏡在土星的赤道附近觀察到一朵極大的白雲,是在航海家與土星遭遇時未曾看見的,在1994年又觀察到另一朵較小的白雲風暴。1990年的白雲是大白斑的一個例子,這是在每一個土星年***大約30個地球年***,當土星北半球夏至的時候所發生的獨特但短期的現象。之前的大白斑分別出現在1876、1903、1933和1960年,並且以1933年的最為著名。如果這個週期能夠持續,下一場大風暴將在大約2020年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