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的中醫療法有哪些

  放射性肺炎的發生、嚴重程度與放射方法、放射量、放射面積、放射速度均有密切關係。用中醫可以怎麼去治療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放射性肺炎的中醫療法,希望能幫到你。

  放射性肺炎的中醫療法

  放射性肺炎的中醫病機主要為熱毒、陰虛、血瘀、氣虛;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其主要治法;益氣類藥黃芪、黨蔘、白朮,清熱解毒類藥魚腥草、黃芩、知母、金銀花、玄蔘等,活血類藥丹蔘、川芎、當歸、桃仁、紅花,生津類藥沙蔘、麥冬、天花粉、五味子等為治療放射性肺炎的常用藥物。另化痰藥貝母、養血藥生地、阿膠亦為治療放射性肺炎多用的藥物。

  應用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法佔67%~82%,為第一大法,生津潤燥、止咳化痰法為放射性肺炎的次要治法,常用藥物有黃芪、魚腥草、黃芩、丹蔘、當歸、沙蔘、麥冬、貝母、瓜蔞、阿膠、生地、杏仁。黨蔘、白朮、知母、金銀花、玄蔘、生石膏、桑白皮、桑葉、白花蛇舌草、枇杷葉、川芎、桃仁、紅花、牡丹皮、赤芍、沙蔘、麥冬、天花粉、五味子、玉竹、紫菀、百部、百合、瓜蔞。

  陰傷肺燥 多見於放療後1~3個月,主要表現有刺激性乾咳、無痰或少痰、咽痛、口乾喜冷飲、胸悶心煩、或伴低熱、納食不香、舌紅少苔缺津,脈細數。治以滋陰清熱、潤肺生津,用沙蔘麥冬湯、清燥救肺湯加減。

  病人素體脾虛,加之放療損傷,病程遷延,咳嗽反覆發作'痰粘膩或稠厚成塊,色白或帶灰色,早晨咳痰較多,常伴胃脘痞滿,納差嘔惡,乏力懶動,大便稀溏,小便數,舌質紫黯,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滑或滑細。治以補肺健脾,祛溼化瘀,以生薑甘草湯合二陳湯加味。

  熱毒熾盛痰熱鬱肺 放療後血管滲透性增強,肺泡間質水腫,易合併肺部感染,而使熱毒和痰火內鬱。多表現為惡寒發熱,咳嗽痰多,痰粘厚或稠黃,咯吐不爽,咳甚胸痛或咳血,口乾欲飲,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治以清熱解毒,清肺化痰,以清金化痰湯、千金葦莖湯加減。

  放射性肺炎的臨床表現

  輕者無症狀。可在放射治療後立即出現刺激性咳嗽,多數在放射治療2-3個月後出現症狀,個別在停止放射治療半年後出現刺激性乾咳,活動後加劇,伴有氣急,心悸和胸痛。不發熱或低熱,偶有高熱,體溫高達40℃。放射性損傷產生肋骨骨折,區域性有疼痛。放射性食管炎可產生吞嚥困難。隨肺纖維化加劇逐漸出現呼吸困難。易發生呼吸道感染而使症狀加重,出現發紺。

  體檢可發現胸部放射區域性的面板萎縮變硬。多數肺部無陽性體徵,肺內纖維化廣泛時呈端坐呼吸,呼吸音普遍減弱,可聞及捻發音或爆裂音。繼發細菌感染可出現幹、溼囉音。偶有胸膜摩擦音。伴發肺源性心臟病則可出現頸靜脈充盈、肝大及壓痛,全身水腫等右心衰竭的表現。

  由於放射性肺炎和肺纖維化,肺順應性下降,肺活量、肺總量、殘氣量、第一秒用力呼氣量減少,表現為限制性通氣障礙。通氣/血流比例降低,氣體彌散障礙,導致低氧血癥。肺功能檢查可早期發現本病。往往早於胸片的發現。

  放射性肺炎的鑑別診斷

  急性放射性肺炎應與下列疾病相鑑別,要點是結合病因、病史、臨床表現、多項檢查等綜合判斷。

  1.非放射性肺炎:包括肺炎支原體肺炎、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肺炎球菌性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肺炎以及某些抗癌藥物如博來黴素等所致藥物性間質性肺炎等。

  2.肺結核。

  3.肺部腫瘤:包括原發性支氣管肺癌和肺部轉移性腫瘤。

  99藥劑師溫馨提醒,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應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呼吸道症狀及體溫升高。X線檢查發現肺炎,應立即停止放射治療。

  放射性肺炎的檢查化驗

  實驗室檢查可有輕度白細胞增高。血沉加快。動脈血氧分壓低於正常。

  X線表現:多數於停止放射治療1-3個月後出現,肺部始有異常表現。急性期在照射肺野出現片狀或融合成大片、緻密的模糊陰影,照射範圍呈毛玻璃樣表現,其間隱約可見網狀陰影,與支氣管肺炎或肺水腫極相似。慢性期產生肺纖維化,呈網狀、條索狀或團塊狀收縮陰影,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主要分佈於肺門或縱隔兩側及其他放射肺野。由於肺纖維收縮,氣管、心臟移向病側,同側膈膜抬高,正常肺組織產生代償性肺氣腫。發生肺動脈高壓時,表現為右肺下動脈橫徑增厚,肺動脈段突出或右心肥大。常伴胸膜腔積液徵,偶見自發性氣胸。

  肺功能改變:肺放射性肺炎和纖維化都引起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肺順應性減低,伴通氣/血流比例降低和彌散功能減低,導致缺氧。有時胸片尚未發現異常,而肺功能檢查已顯示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