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丹最有效治療方法_長了風丹怎麼治

  蕁麻疹俗名叫做風疹塊 ,中醫稱為癮疹或稱發風丹。那麼風丹最有效治療方法有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風丹發病原因

  藥物因素 :許多藥物均可引起 ,常見的有青黴素 ,在停藥後很長時間影響仍將持續 ,其他藥物如阿斯匹林、痢特靈等。

  食物因素 :如蛋白質和各種食品新增劑和魚蝦類食品 ,一些肉類和蔬果類食品也會引起。

  感染因素:

  ①細菌感染 :以化膿性感染多見 ,如扁桃腺炎、鼻竇炎等 ;

  ②病毒感染 :以病毒性肝炎的前驅期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多見 ;

  ③寄生蟲感染 :蛔蟲、鉤蟲、肝吸蟲等 ;

  ④真菌感染 :癬菌疹及白色念珠菌等。

  物理因素:日光、寒冷、溼熱、風、摩擦、壓力等刺激。

  其他因素:

  ①吸入物 :如花粉、羽毛、煙霧、揮發性化學品、空氣傳播的過敏源等 ,這類患者常有特異性敏感素質 ,伴有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症狀。

  ②胃腸功能障礙 :如胃炎、胃潰瘍、便祕、過敏性結腸炎等。③內分泌障礙 :糖尿病、腎病、膽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④伴有其他疾病發生的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遺傳因素、精神因素等也可誘發。蕁麻疹一般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人工性蕁麻疹 ***又稱面板劃痕症 ***等。一般用中藥消風散加減治療,比較好治又很徹底.

  風丹最有效治療方法

  一、針對病因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的治療要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不能發現病因。

  二、內服外用相結合

  首先,內用藥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其次,區域性用藥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三、中醫治療蕁麻疹

  中藥治療各類蕁麻疹有顯效。急性蕁麻疹風熱型用荊防湯,風寒型用麻桂各半湯治療。丘疹狀蕁麻疹用荊防湯治之,慢性蕁麻疹急性發作時同急性蕁麻疹治療;病程遷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溼,溫中補腎,辨證治療。有熱者用清熱寬胸湯,有風寒者用永安止癢方,脾虛用胃苓湯,人蔘健脾丸,腎陽虛用金匱腎氣丸等治之。

  中醫治療丹毒偏方大全

  銀花芍藥湯治丹毒

  【功能主治】疏風解毒,涼血通腑。主治丹毒。

  【偏方組成】銀花12克,赤芍9克,黃芩6克,連翹9克,荊芥3克,山桅9克,竹葉6克,枳實4.5克,大黃4.5克,薄荷2.4克***後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李某,女,51 歲。患者三天前開始自覺面部瘙,如蟲行之狀,嗣後面部面板隱現掀紅,即癢且痛,常感惡寒發熱,頭痛惡嘔,胸悶不舒,呼吸急促,大便乾結已三天未行。檢查眼瞼、前額和鼻樑三處面板.紅,赤色如丹,形如雲片;體溫38.3℃。經西醫診斷,為顏面部丹毒。診見舌赤,少苔,脈浮數。證系熱邪鬱於血分,外受風邪,風熱相搏,誘發而為抱頭火丹。治宜疏風解毒,佐以涼血通腑。以此方煎湯內服,另囑其以消炎軟膏敷貼區域性,每日換一次。用藥之第二日,寒熱已解,大便暢行,紅腫亦見小退。惟中焦之熱尚盛,將方中荊芥、大黃去之,加人黃連2.4克,囑其再進2劑。藥後紅腫完全消失,胸膈爽快,食之味香。但面部面板尚有微癢,轉用以涼血疏風之劑,其方為:菊花9克,丹皮4.5克,玄蔘9克,桑葉9克,生地12克,蟬衣4.5克,炒山桅6克,甘草3克。又連進3劑,諸症皆除。

  苦蔘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丹毒。

  【偏方組成】苦蔘適量。

  【用法用量】將苦蔘研粉,加綠茶濃汁調成糊狀,外敷區域性紅腫處,1日2次。藥面用薄膜覆蓋,用針穿薄膜呈蜂窩狀小孔,其範圍根據瘡面大小而定。

  【宜忌】瘡面潰爛者不可敷藥,外敷內服藥期間忌食腥辣之品。

  【病例驗證】李某,男,37 歲。左小腿內側紅腫疼痛1天,伴惡寒發熱,頭痛口渴,體溫39.7℃。診斷為急性網狀淋巴管炎。給予青黴素靜滴,口服先鋒黴素治療,用藥3天熱未退淨,小腿紅腫不退。改按上方區域性外敷苦蔘糊,1日2次。內服龍膽瀉肝湯方加減。治療3天后熱除納佳,區域性紅腫基本消退。繼用苦蔘糊外敷3日而愈。

  鹿角霜熟地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丹毒。

  【偏方組成】鹿角霜、熟地各30克,川椒、麻黃、肉桂各5克,白芥子3克,炮姜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溫服,煎第3次薰洗患部。

  【加減】若區域性皮色紫暗者,加丹蔘20克,紅花6克,雞血藤30克;若疼痛者,加乳香、沒藥各6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丹毒患者15例,服藥6~30劑,均獲痊癒。

  金銀花玄蔘治丹毒

  【功能主治】滋陰涼血,清熱解毒。主治丹毒。

  【偏方組成】金銀花20克,玄蔘15克,當歸10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發於顏面者,加牛蒡子、桑葉、菊花;發於胸腹者,加柴胡、龍膽草、鬱金、黃芩;發於下肢者,加黃柏、豬苓、赤小豆、牛膝 ;高熱者,加生石膏、知母、花粉;血熱者,加丹皮、赤芍、紫草;便祕者,加大黃;反覆發作者,加路路通、雞血藤、防己、冬瓜仁;腫脹 者,加澤瀉、薏苡、木瓜、乳香、沒藥。區域性用馬勃、朴硝各90克,冰片5克,製為面,與搗爛鮮馬齒莧90克,香油適量,調成糊狀外敷。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丹毒患者31例,其中2~3天痊癒者19例,4~6天痊癒者10例,1周痊癒者2例。

  銀花地丁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丹毒。

  【偏方組成】金銀花、紫花地丁各30克,野菊花15克,黃柏、丹皮、赤芍、澤蘭、牛膝、澤瀉各10克,萆光***氵光***、碧玉散***包***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藥渣外敷於患處,保持溼潤,每日用藥1次。

  【加減】高熱者,加紫雪丹;腫脹甚,有水皰者,加車前子、防己;苔膩納呆者,加蒼朮、生薏苡仁;反覆發作、腫硬難消者,加桃仁、雞血藤。

  【病例驗證】應用清利通絡法治療下肢丹毒120例,用藥4~16日後,其中治癒112列,佔93.33%;好轉8例,佔6.67%,總有效率為100%。

  菊花茯苓飲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丹毒。

  【偏方組成】野菊花、土茯苓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加冷水浸泡片刻,水煎2次,取藥汁分2次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丹毒患者15例,均獲治癒。其中服藥3劑治癒者4例,5劑治癒者8例,6劑治癒者3例。

  生川軍黃連膏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小兒丹毒。

  【偏方組成】生川軍、生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草烏、生川烏,川黃連各100克,黃柏、黃芩、紅花、生甘草各50克,凡士林適量。

  【用法用量】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過篩,用凡士林適量加熱後,調人已和勻的藥水成膏,裝瓶備用。用時,根據丹毒大小範圍,將膏藥塗於患部,外蓋敷料,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直至痊癒止。

  【病例驗證】用本方治療小兒丹毒患者31例,經換藥4~8次,均獲治癒。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