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炎的症狀及藥療方法

  頸椎炎泛指頸段脊柱病變後所表現的臨床症狀和體徵,是一種退行性疾病,主要是頸椎長期勞損引起的。那麼這是什麼回事呢?這該怎麼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頸椎炎相關內容吧。

  頸椎炎的常見症狀:

  臨床上的很多頸椎炎患者會出現各異的症狀表現,這主要取決於患者所患的頸椎炎的型別。病情比較輕的頸椎炎患者僅僅出現頸、項、背部發僵、發硬、疼痛,頸椎屈伸、轉動活動時可出現症狀加重。

  如果影響到通往上肢的神經,則還可出現頸項部連帶上肢疼痛、放射痛或麻木,也可出現面板感覺遲鈍、上肢肌肉力量減弱。如果影響到通往頭部的神經、血管***椎動脈***,可以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耳鳴、視物不清等。

  頸椎炎的嚴重症狀:

  早期患者如果未能得到及時醫治,患者的病情可有不同程度的進展,最終導致出現一些嚴重的症狀表現。在各種型別的頸椎炎中,脊髓型頸椎炎的病情最為嚴重,患者會出現一些比較複雜的頸椎炎嚴重的症狀表現。

  具體來講,如果影響到頸椎內部的脊髓,患者還會出現一些四肢無力、兩腿發軟、肌肉僵硬、行走困難等症狀。頸椎炎臨床症狀最複雜的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炎,如果影響到頸部的交感神經,可以出現心慌、胸悶、胃脹、腹瀉、肢體少汗或多汗、四肢發冷、煩躁、面部發熱、耳鳴、視力減退、眼睛發脹、心動過速或過緩、雙上肢及頭面部血管痙攣或擴張。

  頸椎炎的危害:

  1、頸椎炎可導致視力障礙,很多人都以為是眼睛出現了問題,但是檢查結果卻是正常,其實有時候視力障礙還有可能是頸椎炎導致的。頸椎炎患者常表現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不等大,甚至視野縮小、視力銳減。這與頸椎炎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2、頸椎炎患者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援力而猝倒,倒地後可很快清醒站起,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後遺症。這是由於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血供應嚴重不足所致。

  3、頸椎炎可引起血壓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壓增高為常見,稱為“頸性高血壓”。這與頸椎炎所致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經受刺激發生功能紊亂有關。由於頸椎炎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多見,故兩者並存的機會不少。

  4、吞嚥時有梗阻感,食管異物感,少數有噁心、嘔吐、聲音嘶啞、乾咳、胸悶。這是由於頸椎前緣骨質直接壓迫食管後壁而引起食管狹窄,或因頸椎炎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食管痙攣或過度鬆弛而出現的症狀。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道周圍軟組織發生刺激反應引起。

  頸椎病治療五類藥物:

  一、消炎鎮痛類藥物:

  布洛芬***芬必得***、雙氯芬酸鈉***英太青***、吲哚美辛***消炎痛***等,劑型為片劑或膠囊劑。

  消炎鎮痛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止痛,廣泛應用於頸型頸椎病引起的頸肩背部疼痛、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的頸部疼痛以及上肢放射痛、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頭痛等。

  二、營養神經藥物:

  維生素B1、維生素B12、谷維素等。神經營養藥對神經損傷有一定恢復作用,常應用於神經根型、交感型以及脊髓型頸椎病有神經損傷者。對於神經受壓迫與刺激,出現神經根充血、水腫等炎性表現,有上肢麻木等感覺導常、放射痛等症狀者尤為適應。

  三、改善腦部供血、治療頭暈的藥物:

  常用的口服藥有鹽酸氟桂利嗪膠囊、尼莫地平片、維腦路通片等;靜脈滴注的藥物有川芎嗪針劑、丹蔘注射液、血栓通針、銀杏達莫針等。

  此類藥物的作用主要是擴張血管***椎動脈***、改善腦部供血,從而起到治療眩暈的目的,對椎動脈型頸椎病有很好的療效。其中的中成藥複方針劑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對其他型別頸椎病引起的疼痛也有明顯的效果。

  四、口服活血化瘀類藥物:

  頸復康顆粒、複方丹蔘片、活血止痛膠囊、三七傷藥片、雲南白藥膠囊等。此類藥物大多為中成藥製劑,雖然藥名和成分不同,但功用大致相同,對頸椎病的治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五、患處塗抹、外敷的藥物:

  雙氯芬酸鈉軟膏***扶他林軟膏***、青鵬軟膏等、麝香壯骨膏、傷溼止痛膏、通絡祛痛膏、雲南白藥膏等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