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常見的症狀與治療方法

  閉經就是日常生活中女性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但因為很多人沒有出現過閉經的現象,所以想了解閉經會有什麼症狀,怎樣治療才好。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閉經常見症狀,希望能幫到你。

  常見症狀

  一、月經變化

  閉經意味著月經終止,但圍閉經期常有月經週期和月經量的改變。表現為月經週期縮短,以濾泡期縮短為主,無排卵和月經量增多。如26~40歲的無排卵月經為百分之五左右,41~50歲為百分之十三左右。不少人表現為週期延長,2~3個月或更長,而經期和血量正常。少數人表現為月經失去週期,呈不規則陰道流血,月經量增多,甚至出現繼發性貧血。

  二、潮熱出汗

  潮熱出汗是閉經常見的症狀。發生率為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可持續5年以上。表現為陣陣發熱,起自胸部,湧向頭頸部,可波及全身,接著為突發性出汗,伴有頭暈、心悸、乏力,持續數十秒至數分鐘不等,發作次數從每天20餘次到每週1~2次不等。既往曾有人測得發作時會有面板溫度上升,發作後降至正常,可能與發作時血流速度加快有關,沒有更多的臨床意義。潮熱發作時,雖然有血管擴張,但並沒有血壓變化。潮熱常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徵兆,許多婦女月經還沒有紊亂,但可有潮熱出現,預示著卵巢功能下降;也有少數婦女閉經時沒有潮熱,閉經10~20年以後才出現;多數是與月經變化同步的,其程度也有波動。

  三、精神神經症狀

  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定,脾氣急躁而不能控制,發脾氣後又有自責,神經質,固執,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頭痛,記憶力下降,神經衰弱,抑鬱等症狀,嚴重者似精神病表現。其發生可能與5-羥色胺、內啡呔等神經遞質有關,也與個體的性格、職業和文化背景等有關。家庭中的突然事件,如親人死亡、離婚、退休、子女離家等,都可能是閉經常見的症狀。

  婦女閉經的平均年齡為50歲左右,卵巢功能衰退開始於39-51歲,平均46歲,閉經過渡期一般經歷2-8年***平均5年***,而月經停止一年以上則正式稱為閉經。

  治療方法

  1.先天性畸形,如處女膜閉鎖、陰道閉鎖等採用相應的手術治療。

  2.宮腔粘連:擴張宮頸分離粘連,可放置節育器以防重新粘連。

  3.子宮內膜結核行抗結核治療。

  4.卵巢、垂體及其他部位的腫瘤,根據腫瘤的部位,性質、大小確定適當的治療方法,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療等。

  5.睪丸女性化綜合徵即男性假兩性畸形,染色體XY,其所存在的性腺有惡變可能,應早期發現早期切除。

  6.對環境改變、精神創傷一時性閉經或初潮兩年內的閉經,可通過加強營養、增強體質促進卵巢發育,大多能自然恢復。

  7.停用口服避孕藥引起的閉經大多在半年內恢復不需治療。

  8.性激素療法:對先天性性腺發育不良、卵巢功能受損或破壞、垂體功能衰竭、卵巢功能早衰者應用雌孕激素以刺激第二性徵發育、出現月經樣出血。對於卵巢功能未衰,有生育要求,垂體卵巢軸尚健全的可促排卵治療。

  生活預防

  一、在生活習慣上,要堅持經常喝牛奶、攝入魚、蝦等食物,經常鍛鍊身體,提倡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在公共場所、家庭內戒菸、杜絕被動吸菸。另外,產後提倡母乳餵養,哺乳時間儘量延長,生育期婦女避孕可以採用口服避孕藥,從而避擴音早閉經給健康帶來危害。

  二、在精神上,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狀態,經常微笑甚至大笑,這是一種全身心的減壓劑,它可以幫助減輕憂慮、緊張、壓力。儘量控制自己的脾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積極健康的心態很重要,更能幫助女性預防一些婦科疾病的發生。

  三、飲食、睡眠都要按部就班。長期用腦過度,會有反應遲鈍神經緊張以及心悸無力等症狀。要注意吃些核桃、花生、松子、腰果等一類的補腦食物,少吃油膩食物。食譜多選擇瘦肉、魚、脫脂牛奶和蔬菜水果。另外,也要多吃一點含植物雌激素的豆製品、芝麻,每星期喝2~3次豆漿,以補充體內的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