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有痰的原因是什麼

  嗓子有痰是一件非常苦惱的事情,對於我們的呼吸都造成非常大的影響。那麼為什麼會嗓子有痰呢?是什麼原因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嗓子有痰的原因

  說到“痰”,不是學中醫的人經常想到吐出的“痰”。

  實際上,中醫學中“痰”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

  此外,有些疾病如頭目眩暈、噁心嘔吐、心悸氣短、神昏或癲狂等也可能由痰引起。這種看不見的痰,就是無形之痰。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有關係。肺主呼吸,調氣。

  當邪氣侵襲肺時,容易導致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

  如果溼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溼內停凝結成痰。

  對於“有形之痰”大家可以自己分辨的主要有寒痰、熱痰、溼痰及燥痰等。

  緩解嗓子有痰的食療

  1、玉米鬚橘皮治咳嗽

  玉米鬚、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2、冰糖燉梨化痰止咳

  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食用。

  3、蘿蔔豬肺止咳湯

  蘿蔔1個、 豬肺1個、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時,吃肉飲湯;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4、花生沙蔘湯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蔘各25克、冰糖適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劑;潤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氣短咽乾。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紅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當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入碗內隔水煮30分鐘;一次吃完,連服4次;清熱、生津、潤燥、治咳嗽痰喘。

  嗓子有痰的解決方法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小青龍湯加減:桂枝6克,制半夏10克,乾薑6克,細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氣喘加炙麻黃6-9克。

  2、風痰

  由風邪侵肺即傷風引起,開始痰白稀,以後可轉黃黏痰,病人怕風,舌苔初起白,後轉薄黃,杏蘇飲加減:杏仁10克,蘇葉6克,荊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痰色轉黃,加膽星6克,連翹1O克,銀花12克。

  3、熱痰

  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燒灼而轉化為黃黏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瀉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黃芩1O克,杏仁10克,膽星6克。

  4、溼痰

  溼邪侵人人體***如居潮溼環境***,使肺、脾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而運化失調引起。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膩,二陳湯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紅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蒼白朮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氣候乾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覺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黃,清燥救肺湯出入:北沙蔘15克,天麥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葉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貝10克,玉竹15克。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