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班九月份育兒知識

  九月份的到來,天氣變冷,孩子容易著涼成為了家長最為擔心的問題,所以,給孩子做好保暖措施是必做的事情。但是,孩子身上各個部位的保暖方法可能並不相同,下邊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針對孩子身體具體各個部位的保暖方法。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小小班九月份育兒小知識一

  1.頭部保暖

  孩子體內25%的熱量會從頭部直接散失掉的,因此,給孩子的頭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保護孩子的頭部不會因為凍著而頭暈生病,另一方面也對於保持身體溫度有一定的幫助。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一頂既溫暖舒適又通風透氣的帽子,而厚度要根據天氣溫度來決定,注意不要讓孩子戴太厚太重的帽子,以免孩子有心煩頭暈症狀出現。

  2.頸部保暖

  人的頸部受涼,就會導致頸椎痠疼,頭痛頭暈,所以,家長要給孩子的頸部保暖。建議家長們給孩子選擇一條質量好的毛線圍巾,這樣可以保護孩子的頸部免受寒風侵襲。提醒家長們,千萬別給孩子用質量差的圍巾,因為圍巾緊貼著孩子的面板,質量不好就會導致孩子的面板受到刺激而發生過敏反應。

  3.腹部保暖

  孩子腹部受涼,就容易出現腹瀉、腹痛、受涼感冒等問題,因此,保護孩子的腹部,做好腹部保暖措施也是很重要的。家長儘量要給孩子穿棉質內衣,這種內衣的保暖性和透氣性比較強,也不會使孩子受到靜電折磨。除此之外,家長最好幫孩子穿上高腰褲,這對於腹部保暖作用非常好。

  4.手部保暖

  如果孩子的手部受涼了,那麼就可能會導致全身供血不足,甚至引發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的收縮,從而使得孩子的抵抗力下降,因此,家長要幫孩子選用一雙大小合適的手套。

  5.足部保暖

  足底穴位多,與人體健康影響甚大,而面板神經末梢也比較豐富,因此,對外界受到的刺激是比較敏感。如果孩子的腳冷,那麼身體就會容易發冷,因此,家長要給孩子穿上透氣性強的舒適襪子,最好是具備有防滑性,這樣既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又可以保護孩子的安全。

  小小班九月份育兒小知識二

  上幼兒園前的各種準備,需要從現在開始了!

  1個月的時間只能準備些衣物、用具以及帶寶貝到幼兒園實地感受一下。而小朋友上幼兒園前的各種生活技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就需要更早時間的著手了,對的,需要從現在開始了!

  幼兒園生活,對寶貝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變化

  小朋友入幼兒園前,2-3年的時間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吃喝玩樂在家裡。3歲,突然要和老師以及陌生的小朋友相處,突然要在陌生的環境裡吃飯喝水睡午覺,那種變化對於小寶貝還是非常巨大的。

  對陌生環境、陌生人群的緊張所帶來的焦慮不要說對寶貝,換做我們大人也會需要些時間來適應的,這些情況必須寶貝入園後才會真正面對,不太容易做前期準備。

  提前做準備,才能減少入園後“一月一病”

  但寶貝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在入園前有足夠多的時間加以培養,這些能力和習慣可以讓寶貝入園後做最少的改變,入園前後的生活輕鬆銜接,寶貝有足夠的精氣神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利於寶貝有好心情,也益於減少秋季入幼兒園後的“一月一病”

  培養與幼兒園匹配的飲食習慣

  一定培養寶貝自己吃飯

  從現在開始別再追著寶貝餵飯了,讓他自己坐在飯桌旁,儘量自己吃飯。有的媽媽說到幼兒園再培養,可以。但即使幼兒園老師可以給餵飯,但她總會表揚自己吃飯、吃飯快的寶貝,寶貝不會吃飯自己也會覺得不開心,這種不開心會造成易患病。

  提前半年調整飲食時間及結構,與幼兒園的飲食安排越接近越好。至少胃腸不需要重新適應,利於消化吸收。

  早餐固然非常重要,需要營養豐富和各種搭配。但等寶貝上幼兒園後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寶貝起床的困難。入園後起床比平時就早,再加上寶貝不願去幼兒園各種賴床,早晨的時間顯得特別倉促。所以建議你現在開始簡化早餐:以喝奶為主,輔以雞蛋、少量麵包,這與幼兒園的早餐相似。不要在早餐米飯炒菜了,真的沒時間。

  午餐時間約在11點半-12點,晚餐時間約在4點半-5點,這是幼兒園的作息時間,現在開始儘量往這個時間靠。幼兒園4點半左右吃飯並不過早,相反,晚飯讓寶貝吃到過晚過多,反而寶貝容易發生肚子不舒服,夜間哭鬧。  晚餐後還可以吃酸奶、水果,睡覺前還可以喝奶。

  小叮嚀:

  給寶貝新增輔食開始階段最好就是這樣安排,如果在新增輔食階段沒有按照這個規律就在入園前半年開始建立,家長如果能夠有意識的這麼做,半年的時間還是能做到的。

  讓寶貝學習自己喝水

  鍛鍊寶貝自己拿水杯喝水。門診經常看到3-4歲小朋友喝水還是媽媽或者姥姥給舉著杯子。幼兒園沒有人幫忙,他可能就喝會很少,喝水少容易生病喲。

  自主小便

  入園前寶貝要學會控制小便,需要小便時能夠自己完成,而不是需要家長幫助穿脫褲子。如不能掌握這些,老師也會幫助,但寶貝容易發生尿褲子的情況,尿褲子寶貝不敢說,有時溼褲子穿一天,易患病。

  培養合適的大便時間

  我們在培養寶貝大便習慣的時候,要考慮是不是適合幼兒園生活。

  大多數寶貝都不願在幼兒園大便,可能由於不好意思、不會擦屁股或者害怕。或者也有小朋友在家大小便都是家長提醒,幼兒園沒有家長提醒就忘記了。所以培養寶貝大便習慣時要儘量在早晨或晚上,而不要在中午,如果平時是中午大便,他就會憋到晚上,易導致大便乾燥。

  是早晨更好些呢還是晚上?早晨大便是非常好的習慣,但早晨的時間太倉促。原來晨起有充足的時間大便,現在起床就要急忙去幼兒園,大便的時間被擠掉了,而大便習慣的改變非常容易造成便祕。傍晚的時間相對從容,家長可以規律的提醒寶貝每天定時大便,這樣,保證寶貝每天規律大便的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有的家長會問:寶貝大便在每天傍晚,宿便對身體有害嗎?宿便固然對寶貝不好,但總好過因排便規律改變而造成的大便乾燥和便祕,以及引發的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