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葉子發黃該怎麼解決

  龜背竹別稱蓬萊蕉、電線蘭、龜背芋、龜背葉等,因其碩大的葉面形如龜背莖節似竹而得名龜背竹,原產墨西哥熱帶雨林中,株形優美,葉形奇特,葉色濃綠,是有名的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但是有的養殖者在養殖過程中會遇到龜背竹葉子發黃的現象,這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解決方法吧。

  龜背竹葉子發黃該怎麼做

  1、土壤不適:龜背竹原為寄生性植物,發達的根系為肉質根,對土壤的疏鬆透氣性要求較高,粘性及微粘性土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根系的生長,若土壤透氣性不好或長時間不換土,就有可能會引起土壤板結,影響龜背竹的呼吸作用,從而使龜背竹生長不良,葉片變黃。家庭盆栽龜背竹,栽培土可用熟黃土2份,蜂窩煤灰1份,雞糞1份拌制的混合土,這樣既能保證龜背竹的盆栽用土的透氣性還能滿足生長所需的肥料要求。

  2、澆水不適:澆水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龜背竹葉子發黃,水多會引起龜背竹的爛根現象,水少會使植株缺水而生長不良,這兩種情況都會引起龜背竹的黃葉現象。龜背竹要定期澆水,一次澆透,保持盆土表面稍乾燥,空氣乾燥時,向環境和龜背竹葉片上灑水。

  3、光照不適:光照過強或過都會引起龜背竹葉子發黃,暗龜背竹耐陰,但是長期將龜背竹放置在廕庇環境下,會影響光合作用,而使葉片變黃。同時,也不能將龜背竹放置在強光下,強光照射會引起龜背竹的葉片灼傷而變黃。龜背竹在夏季要注意遮陰,最好給龜背竹晒些散射光。

  4、溫度過低:龜背竹的生長適溫20-25℃,冬季夜間溫度幼苗期不低於10℃,成熟植株短時間可耐5℃,低於5℃易發生凍害,引起龜背竹葉片變黃。冬季需對龜背竹的根部進行適當保暖,以增強植株的抗寒能力,但不要把龜背竹直接放在暖氣片上或空調旁邊。

  5、施肥過少:鐵是植物合成葉綠素所必須的原料,如果土壤或肥料中鐵元素不足,就會影響龜背竹合成葉綠素,從而引起葉片失綠變黃。因缺鐵而引起葉片發黃,應施用礬肥水或噴施0.1-0.3%硫酸亞鐵溶液。

  6、通風不良:通風不好時會引起龜背竹葉片的悶黃。要保持室內通風良好,也可以將龜背竹白天放室內觀賞,晚上搬到室外。

  龜背竹的養殖注意事項有哪些

  1、光照:龜背竹耐陰,所以忌陽光直晒,以散射光為宜,多擺放在室內光亮處最為適宜。

  2、溫度:龜背竹原產於墨西哥,自然進化決定了其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正常室溫下龜背竹即可生長良好,不耐寒,冬天越冬至少要保證在5℃以上。

  3、水份:一般龜背竹的養殖不宜澆水太多,盆土乾燥的時候適當澆點水保持盆土微溼即可。夏季天氣乾燥的時候,可使用噴壺向其葉面上噴水的方式增加其周圍空氣的溼度。冬季寒冷季節,要注意控制澆水。

  4、土壤:龜背竹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但以富含有機質的腐殖土為佳,如果盆比較大,盆栽時最好在盆中事先做好立株,以備其長大後攀附生長。

  5、施肥:龜背竹比較喜肥,一般1-2周,對其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充足並適當的施肥,可使龜背竹長勢良好,葉色鮮亮;

  6、換盆:一般,龜背竹的養殖需要一年換盆一次。龜背竹換盆宜在3-4月份之間為宜,換盆時剪去枯根,除去舊土,並在盆底加入腐熟有機肥、磷肥做為基肥,以保證換盆之後龜背竹的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