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南方種植的中藥材彙總_夏天適合種植的中藥材

  中草藥如今被廣泛地運用到醫療和生活中,你知道現在南方適合種植什麼品種的中藥材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南方適合種植的中藥材,一起來看看吧!

  南方適合種植的中藥材:白芍

  白芍是我國傳統的名花之一,與牡丹合稱為“花中二絕”是裝點園林,美化環境的主要花卉。其根乾燥為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肺、脾經,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之功能,用於頭腦眩暈,脅痛、腹痛,肌肉攣痛、月經不調、胎動不安、自汗、盜汗等症。

  芍藥適宜溫暖溼潤氣候條件,具有喜光、喜溫、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溫14.5℃,7月均溫27.8℃,極端最高溫42.1℃的條件下生長良好

  芍藥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藥用價值,其種植效益顯著。市場潛力很大,是一項新興產業。種植採用芽頭,畝用種苗2800-3000株,前三年在白芍的行距內可以套作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況且不影響農作物產量,也可在樹下套作。最佳種植時間9月15日-11月20日。

  南方適合種植的中藥材:牡丹

  牡丹系毛茛科落葉小灌木,為常用中藥,以根皮人藥。牡丹適應性強,產量高,質量好,每667米2可收幹丹皮500公斤。牡丹種植分種子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種子直播時間是9月15日-10月底。畝用種子50-60公斤,三年收穫;種苗移栽,畝用種苗6000株,生長期4-5年,前三年可以套作農作物,也可在樹下種植,產量低於大田種植。

  南方適合種植的中藥材:白芷

  白芷又名川白芷、香白芷等,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白芷為常用中藥,以根供藥用。具有祛風除溼,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白芷適應性很強,我國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白芷是一年生藥用植物,藥食兼用,種植區域較廣,南方地區以秋播種植為主。種植時間9月10日-11月10日,過晚容易凍死小苗。畝用種3-4公斤,一年畝產量是600公斤左右。

  南方適合種植的中藥材:太子參

  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分佈於華東、華中、華北、東北和西北等地,藥材主產於福建、貴州、江蘇、山東,安徽等地亦產,目前已被衛生部確定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藥材名單”。

  太子參種植以苗栽為主,畝用種苗20公斤,生長期1年,畝產量在120-160公斤。今年價格是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種植時間9月15日-11月15日。

  太子參繁殖方法分種子繁殖和根莖繁殖。喜歡生長在溫暖溼潤的環境,怕高溫,30℃以上生長髮育停止。怕強光暴晒,烈日下容易枯死,比較耐寒。在-17℃能安全越冬。低溫條件下也能發芽、生根。在陰溼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喜肥沃疏鬆、含有豐富腐殖質土壤,砂質土壤中生長良好。低澇地、黏壤、土質堅實、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質少。瘠薄的土壤生長不好。

  南方適合種植的中藥材:西紅花

  紅花為菊科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入藥,辛苦微溫,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功。紅花的適應性較強,喜溫和乾燥、陽光充足的氣候,有一定抗旱、耐寒能力,怕高溫、高溼,對水肥及土壤條件要求不高。西紅花是名貴中藥材,種植以種球移栽為主,畝用種球200-300公斤。種植時間8月15日--11月30日,生長期10個月左右。

  南方適合種植的中藥材:白朮

  白朮為菊科類植物,以根狀莖入藥,切片生用或炒用。白朮性喜涼爽氣候,怕高溫高溼。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而不宜在低窪地、鹽鹼地種植。

  白朮種植一般用種子或種苗栽培。種苗種植一般在10月15日-第二年3月15日,生長期1年,畝產量在350公斤左右,畝用種苗120-150公斤。種子種植,一般在12月1日-第二年4月15日,畝用種子6-7公斤,當年可產白朮苗800-1000公斤。

  南方適合種植的中藥材:桔梗

  桔梗以種子種植為主,一般生長期2年,畝用種3公斤,一般畝產量是350公斤,種植時間10月1日-第二年的6月30日均可。

  桔梗為桔梗科桔梗的乾燥根,野生或栽培,我國多數地區有產。

  桔梗對氣候環境要求不嚴,但以溫和溼潤、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環境為宜,能耐寒。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為佳。 播種前種子用溫水浸種24h,或用0.3%高錳酸鉀浸種12h,也可用超聲波處理,可明顯提高種子發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