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手抄報邊框

  現代的科技不斷飛速發展,人類文明從遠古的茹毛飲血跨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科技的發展使人類與之息息相關,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全靠科技來給予,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的 ,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西沙群島是一個由珊瑚等生物砂岩組成的小島,人們稱它為石島。石島南北長380米,東西寬260米,面積0.06平方千米。西沙群島各個島嶼的海拔高度一般是5-6米,最高不過10米,而石島中央的海拔高度為15.2米,像金字塔一樣聳立在西沙群島之中。那麼,這座奇特的“金字塔”是怎樣形成的呢?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科普知識手抄報內容:石島形成之謎

  西沙群島由十幾個砂島組成,最大的永興島面積為1.65平方千米,其他島嶼面積都不到1平方千米,它們都是由鬆散的珊瑚、貝殼等生物砂堆積而成。每當海底珊瑚向上生長到海平面位置,就會被海浪削平,使珊瑚礁頂部形成一個平坦的檯面,成為礁坪。礁坪上,有少量珊瑚和餓灌類植物生長,大量的是珊瑚、貝殼等被風浪擊碎的碎塊,有的為礫石,有的是砂。波浪和風把礁坪上的這些生物沙礫堆積起來便形成砂島。這些砂島外緣有一環沙堤,中央為一窪池,多數已乾涸,少數為瀉湖。而石島卻不然,它由堅硬的層狀生物砂岩構成。根據科學測定,西沙群島的永興島等島嶼年齡一般不超過6000年,而石島比它們老得多,年齡在12000-24000年之間。

  一般層狀砂岩是底部年老,上部年輕。石島比較奇特,它們底部年輕,為14000-17000年,越往上越老,金字塔最高點最老,為22000年,整個島好像是被人倒置過來似的。因而有的學者推測,在石島附近原來有一個珊瑚等生物砂岩組成的較大的島,它不斷被風化、剝蝕,這個島頂部較新的生物砂岩剝蝕下來,堆積成石島底部砂岩,而它較老的底部生物砂岩剝蝕下來,堆積成石島頂部,這樣,石島的年齡便出現倒置現象。果真如此的話,那麼,那個被破壞了的島應比石島更大,位置也應比石島高,但目前還找不到證明這個到大島存在的任何證據。

  有的學者則認為這是雨水沖蝕造成的。組成石島的生物砂岩是生物骨骼碎粒,化學成分是CaCo3,當石島上層的生物砂岩遭到雨水沖蝕,一部分CaCo3被溶解,隨雨水滲到石島底層沉澱下來,生長為新的年輕的方解石結晶,它們與原來的生物砂岩的年齡一平均,便使整層岩石的年齡變輕了,而相對上部生物砂岩年齡來說,便形成了年齡的倒置現象。上述說法究竟誰是誰非,尚無定論,還需要科學家進一步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