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安全生產責任書

  安全生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避免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採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縣關於防汛防旱、安全生產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規、工作部署,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責任如山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安全發展,紮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我代表本單位結合本職工作,鄭重向水利局黨委、班子做出如下保證:

  一、安全生產工作

  1、加強領導,認真落實部門責任制。落實安全生產行政“一把手”負責制和領導幹部“一崗雙責”制,本單位負責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總責,並安排有關領導人員具體抓。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保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必需的人員、經費、辦公條件和裝備,完善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與縣政府安委會各項活動,認真落實縣政府安委會部署的各項工作。

  2、全面開展安全建立活動。定期分析本單位、本轄區的安全生產形勢,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安全生產會議。制定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和生產安全預防措施,配合上級依法查處非法生產、經營、建設活動。嚴格落實應急救援預案備案規定,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全面提升安全生產保障水平。

  3、依照有關規定對本單位、本轄區生產經營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上報情況,督促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隱患治理和危險源的排查登記建檔,並制定具體監控和整改措施,確定責任單位和人員進行整改和監控,並建立整改、報告和銷案制度,事故隱患按期整改率達100%。配合上級依法整頓、關停、本單位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單位和場所。

  4、督促所屬企業和生產經營單位加大安全經費的投入。所屬企業和生產經營單位新、改、擴建專案“三同時”審驗率達100%。

  5、制定安全生產工作規劃,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有明確的工作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並確定有專門實施人員。配合搞好“11.9”消防日活動,做好本單位消防安全監管工作,確保不發生消防安全事故。

  6、做好全縣水產品和漁業船隻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把握好水產品引進、用藥、用飼、捕撈、儲存等環節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好水產品市場的檢查、整頓,嚴防病毒、疫魚上市,縣域大、中、小型水庫要加強化肥養魚的取締,積極做好無公害水產品認定,把好上市關,模範帶動全縣水產品市場的良性發展。

  7、要做好河道內採砂、採砂船隻、橡膠壩等的安全管理,嚴禁燬堤採砂,對無證開採、破壞河道管理設施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確保河道秩序穩定。

  8、有供水職能的單位,要防止汙染水質的事故發生,確保居民飲水安全;並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

  9、加強對尾礦庫安全監督與管理,會同相關部門嚴把審批關,切實消除各類隱患。

  10、各大、中、小型水庫要加強水庫大壩、渠道、船隻、水庫旅遊的安全管理,特別是要加強船隻監管,完善各類安全警示標誌,確保庫區安全。

  11、各承擔水利工程建設的單位,要嚴格按省、市、縣要求標準施工,安全生產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並做好應急救援演練工作。

  12、全面完成縣政府和局黨委、班子安排部署的安全生產其它工作任務。

  二、水上安全工作

  1、涉及的局屬各有關單位要認真落實水上安全管理責任,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做到組織、人員、裝置齊全。健全安全管理的體制、機制及各類管理制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河南省水路交通管理辦法》、《南陽市人民政府鄉鎮船舶安全管理辦法》及其他法律、法規,完善並落實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強化管理措施,全面做好管理和防範工作,確保管轄水域管理面達100%。

  2、將水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單位考核體系,對管轄水域及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中間有檢查有管理,年終有總結獎懲;按照省交通廳建立“四項機制”和“三關一排查”制度要求,要明確水庫管理單位領導承包水域,定期開展督查活動,及時上報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召開安全例會,研究解決問題。

  3、及時提請並接受相關監管單位的監督和指導***以函請文書為準***,認真傳達貫徹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制定的法規規章及檔案會議精神,並根據本單位、本轄區實際制定措施,落實到位。

  4、安排專職人員加強管轄水域的現場管理,嚴把船舶適航關、船員適任關、現場簽證關;負責督促轄區船舶及時進行船檢和參加保險,組織船員按時參加培訓、考試和審驗,確保船舶、船員證件齊全有效;嚴格按照“打非”專項行動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強化現場管理,對船舶不適航、船員不適任、偷航冒航、違法載人和運輸的,對“四無”船舶下水作業、私設渡口、違法渡運的,負責嚴厲打擊。

  5、負責對管轄水域船舶進行定期排查登記,並上報縣政府及相關監管單位,每季度至少一次,排查登記面要達到100%;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各類安全大檢查及每月四次專項檢查活動;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隱患排查治理及風險分析活動,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水域及船舶,要及時採取治理措施,防止隱患引發事故。對上級檢查指出或本單位排查出的隱患,責任單位應立即採取防範措施並進行整改,對整改不力或防範不到位而引發事故的,將嚴肅追究隱患責任主體單位的安全責任。

  6、負責協調並督促船主及時簽訂四級水上安全目標責任書,簽訂面要達到100%。

  7、負責轄區內水上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廣大沿河、水庫群眾、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及氣候條件惡劣等特殊時段,要進一步強化宣傳教育工作;定期組織船員及從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培訓面要達100%。

  8、“五一”、“十一”、等特殊節日,逢集會、廟會、汛期、氣象條件惡劣等特殊時段,對管轄水域要增派人員,加強水域現場管理力度,落實好各項安防措施,該停航堅決停航。

  9、建立健全管轄區域重大水上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明確領導責任、應急隊伍、應急設施裝置及應急物資,並搞好演練,確保一旦發生事故,迅速組織搶救,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時要及時上報並做好善後處理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

  10、做好資訊上報工作,對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隱患和安全風險,以及突發事件,在及時處理的基礎上,要做好按時上報工作。

  11、負責做好其它各項安全管理與防範工作。

  三、防汛防旱工作

  1、組織開展水庫汛前檢查,明確水庫各級管理部門責任人,健全防汛工作制度;落實水情報訊、防汛通訊、備用電源、預警預報、物資隊伍等防汛搶險措施。

  2、對庫區內度汛工作要進行拉網式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採取不同措施,於5月上旬處理完畢並上報。確實處理不了的,要制定出防汛預案,確保庫區大壩不決口,對超標準洪水有措施,有對策。

  3、組織力量重點檢查大壩有無裂縫、滑坡、塌方、滲漏;輸水洞有無裂縫、漏風;閘門啟閉是否靈活;防汛通訊是否暢通。

  4、汛期密切注視天氣形勢,及時瞭解雨情、水情、汛情。明確專人估算不同降雨強度的進出庫水量,推算最高庫水位,當庫水位接近設計水位或發生突發性險情時,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巡查,明確專人24小時盯守,及時組織搶險隊伍和搶險物資,指揮抗洪搶險,力保大壩安全。

  5,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要任務明確,責任到人,落實防汛責任制。

  6、實施水庫防汛抗洪搶險應急預案,服從統一指揮排程,主動組織開展防洪搶險工作。遇到水庫防汛標準內洪水,科學合理排程,確保水庫不漫壩。遇到超標準洪水或工程險情,及時準確報告預警資訊,全力以赴落實大壩安全措施,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7、在汛期5月15日至9月30日內,務必做到庫區內所有采砂船、採鐵船等船隻的上岸工作,確保水庫大壩安全度汛。

  8、及時向上級管理部門和屬地防汛指揮機構報告水庫防汛抗洪工作,嚴格執行防汛排程指令,執行水庫防洪排程計劃,落實水庫防汛保安措施。

  如不能實現上述責任目標,要按有關規定承擔相應責任追究。本責任書一式三份,自簽訂之日起生效,至下一年續簽之日止。

  目標下達單位:xx縣水利局

  領導人:

  承擔目標責任單位:

  責任人:

  二0一X年XX月X日

  ***二***

  為加強水務系統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減少和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全市水務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和滁州市水利局以及明光市安委會有關要求,市水務局特與明光市燕子灣水庫管理所***責任單位***簽訂本責任書。

  一、安全生產控制指標

  20XX年市水務局下達你單位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為:建築、安裝、試執行事故死亡0人,工程裝置運用、維修、養護、試執行事故死亡0人,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0人,危險化學品事故死亡0人,供水水質事故死亡0人,危房倒塌事故死亡0人,火災事故死亡0人,其他事故死亡0人。

  二、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安全發展的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固樹立抓經濟發展是政績、抓好安全生產也是政績的觀念,逐步實現安全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

  1、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法規、水法規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濃厚氛圍。

  2、健全安全組織,設立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配備安監員,同時明確各部門及有關人員的的安全管理職責,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落到實處。

  3、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人手一冊,放大上牆,認真落實,同時做到各項管理工作有記錄,安全資料分類存放。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工作例會。每個月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檢查。

  4、建立安全生產專項基金,保證安全生產管理的必要投入。

  5、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和預警機制;制定好各類預案並上報。

  三、認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產職責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加強行業管理和監督,把好安全關口***包括病險水庫、堤防、在建水利工程、泵站、水閘、河道採砂、灌區、管理房、賓館、浴池、購物超市、商業門面、人員密集場所、危險部位等水務系統重點領域***,履行好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努力實現所轄範圍內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1、水務局有關股室、各下屬企事業單位、在建水利工程建管機構是各自管轄範圍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其“一把手”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全面加強自身的安全管理,嚴肅勞動紀律,嚴格操作規程,嚴防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2、泵站管理單位要加強對工程裝置狀況和執行安全的監督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管理設施、高低壓用電、各類機械、進出水池、機房內外執行現場、灌區水工建築物等發生責任死亡事故;

  3、水庫管理單位要特別加強對“三大件”工程裝置狀況和執行安全的監督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管理設施、大水面生產和遊玩、大壩滲漏、潰決、滑坡、堆土區坍塌、啟閉機房內外執行現場、灌區水工建築物等發生責任死亡事故;

  4、水閘管理單位要加強對工程裝置狀況和執行安全的監督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管理設施、高低壓用電、大水面、大壩滲漏、潰決、滑坡、堆土區坍塌、啟閉機房內外執行現場等發生責任死亡事故;

  5、河道管理單位要特別加強對堤防工程及附屬設施狀況和執行安全的監督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堤防滲漏、潰決、滑坡、堆土區坍塌、黃砂亂採濫挖等發生責任死亡事故;

  6、城鎮供水單位要加強對工程裝置狀況和執行安全的監督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管理設施、高低壓用電、進出水池、過濾消毒設施、機房內外執行現場、供水管網、水質汙染、飲水中毒等發生責任死亡事故;

  7、在建水利工程專案管理單位要加強對在建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工地現場、管理設施、臨時設施、高低壓用電、機電裝置、高空墜落、器物撞擊、飲水中毒等發生責任死亡事故;

  四、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體系

  各單位要分別與所屬基層單位含科、室、班、組、生產經營企業等簽訂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把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和安全責任層層分解,做到人人負有安全責任、處處注意安全生產,並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獎懲到位。

  五、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

  嚴格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對未認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職責而發生重特大責任事故的,將依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追究其責任,並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對因工作不到位、制度不落實,造成水務系統安全生產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查處,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六、責任期限

  本責任書的責任期限為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明光市水務局***公章***:

  代表簽字:

  責任單位:***公章***

  代表簽字:

  簽訂日期:20XX.1.1

  ***三***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實現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各專案標,進一步落實全縣水利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管責任,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責任書:

  一、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建築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貴州省安全生產條例》、《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貴州省安全檢查制度》、《貴州省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監督管理暫行規定》、《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中央、省、州、縣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展,突出預防、突出加強監督、突出責任落實,加強宣傳教育、加強基礎工作、加強協作聯動,切實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做到思想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建設本質安全。

  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落實工作責任制。單位法人代表為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必須履行以下職責:

  1.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2.貫徹執行有關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

  3.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

  4.保證安全生產的必要投入,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

  5.督促檢查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排查事故隱患;

  6.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制,調整、充實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並配備具有與所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能力的專***兼***職管理人員;

  ***三***建立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責任單位與下屬部門、工程建設承包單位必須簽訂安全責任書,把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崗、到位、到人。

  ***四***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會議作出的決定要認真落實;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加強重點地區、特殊時段的安全管理;

  ***五***建立安全生產彙報制度,及時上報安全生產總結,做到安全生產管理檔案齊全。

  三、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工作長效機制。

  ***一***職工安全

  1.做好乾部、職工“防盜、防搶、防火、防電”思想教育工作和培訓工作:一是普及安全用電常識,開展安全用電的檢查,嚴禁私拉亂接;二是做好上崗職工培訓工作,教育職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保證其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及管理能力;

  2.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其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3.做好車輛的安全檢查工作,防止帶病執行;加強車輛和駕駛人員的管理,強化駕駛人員的教育,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嚴禁無證駕駛、超速超載、酒後駕駛、疲勞駕駛等違規違法行為,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發生;

  4.定期組織人員對工作、生活區域的消防設施和器材進行維護和保養。未經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許可不得在工作區域使用明火、電爐、電取暖器,不私自使用易燃易爆品和有火災隱患的物品。積極配合消防安全隱患的整改,不遮擋、覆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誌、火災事故應急照明、消防設施和器材,不得在安全通道堆放雜物,不得堵塞安全出口。

  5.遵守上級部門森林防火規定,禁火期內不得在野外使用明火。發生火災,立即報警和處理,積極配合做好初期火災事故的撲救工作和引導安全疏散,確保職工人身安全和單位財產安全。

  6.下屬供水企業必須定期對供水水質進行檢測,確保供水水質各項指標達到飲用安全標準。

  7.農村水電站要進一步落實安全監管全覆蓋工作,對本轄區尚未落實“雙主體”責任的農村水電站,應查清原因,明確責任,儘快落實責任。各轄區要開展水電站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及時排查事故隱患,對查出的隱患要高度重視,提出整改措施,跟蹤整改情況,督促並指導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二***應急措施

  1.建立水利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組織制定水利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發生各類災害與事故時,立即趕到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作好善後處理工作,嚴肅事故的責任查處,並及時上報市有關部門。

  四、控制目標:

  ***一***工程建設、農村水電站建設施工以及水工程執行管理全年無事故死亡人數,不發生較大及重大事故;

  ***二***火災事故為零;

  ***三***各類災害應急預案齊全;

  ***四***特殊工種作業持證上崗率達到100%,特種裝置定檢率達到100%。

  五、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控制指標考核體系,狠抓責任落實,轄區人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書籤訂率100%,並進行檢查監督和嚴格考核獎懲,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採取有效措施,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確保工作實效,各單位法定代表人、行政負責人、職能工作部門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履職情況,作為幹部與部門實績工作的考核內容。

  六、轄區內已建和在建的水庫***包括水電工程***的安全特別是度汛安全要作為安全生產的工作重點,在四月底前完成轄區內水庫工程度汛安全檢查,對存在重大隱患的水庫工程採取空庫進行***在建的要停止施工***,制定應急預案,確保不發生垮壩事故。加強建設專案的安全管理,重點加強對骨幹水利工程的指導和檢查,保障工程安全、質量和進度。

  七、深化水利建設工程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嚴格市場準入、安全生產許可、開工和工程驗收制度,持續保持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業的高壓態勢,及時將安全生產許可證動態監管情況函告縣水務局,保證工程建設的安全生產措施費用的投入,確保工程安全生產投入達到工程建安投資的1.5%以上。

  八、深化隱患排查排除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黔東南州安全生產隱患排查限期整改制度》,針對水利水電工程特點建立隱患排查分級管理和重大危險源掛牌督辦制度,把隱患排查治理作為安全生產長期性、基礎性和制度性的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強化行政問責制,有效防範和堅持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繼續保持死亡率為零的安全生產平穩態勢。

  九、發生安全事故時要按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向縣水務局和有關部門報告,並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嚴肅查處事故。

  鄉鎮水利站、局屬各企業、各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各轄區內水利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各轄區內水利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責任。

  本責任書一式兩份,簽訂雙方各執一份,從簽訂之日起生效;若第一責任人變動,由接任者繼續履行。

  **縣水務局

  責任人:

  單位:

  責任人:

  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