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預售合同有哪些有效免責條款

  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尚未建成或者已經竣工的房屋向社會銷售,轉移房屋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商品房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想知識。

  :

  1、免責條款寫入商品房預售合同的條件

  ***1***檔案的外型。“檔案外型須予人以該檔案載有足以影響當事人權益之約款之印象,否則相對人收到該檔案根本不予閱讀,使用人之提請注意即不充分。” 也就是說,訂立免責條款的檔案應足以使當事人明白其性質,認識到它是合同的一部分。如果檔案的外型未作到這一點,則其中的條款不能被視為訂入合同。如:銷售商在廣告中登載“房一售出,概不退換”,在房屋圖紙上標註本公司“對因施工單位責任造成的質量問題不承擔任何責任”,在辦公地點張貼的寫有”對非因本公司原因造成的延期交房,本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內容的告示等。由於這些廣告、房屋圖紙、告示的外型不足以使購房者明瞭其性質,因此如果雙方在書面合同中並沒有特別說明其為合同的一部分,則這些廣告、房屋圖紙、告示中的免責內容不得作為合同的組成部分。

  ***2***提請注意的方法。提請注意可以採取個別提請注意和張貼公告的方式。在商品房預售中,應以個別提請注意為原則,除非特別情況,售房方不得采取張貼公告方式制定免責條款,否則,視為未盡到提請注意義務。

  ***3***清晰明白的程度。即提請注意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必須清晰,明白,不得使用含糊不清的語言文字,否則,不得作出對相對一方不利的解釋。如果在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所使用的字型過小、列印不清,或位於合同書中不易被注意的位置,也不能認為是清晰明白。

  ***4***提請注意的時間。免責條款必須在合同訂立之前出示,提請注意也必須於合同訂立之前完成,如果是在合同訂立之後出示,除非相對人予以認可,否則不能認為訂入合同。如商品房銷售商在預售合同訂立後作出的有關免責事項的規定,即屬此類情況,除非購房者予以認可,否則,不能成為合同組成部分。

  ***5***提請注意的程度。提請注意應達到一般人能理解的程度。如果免責條款中有常人不知曉的術語,訂立者應作出解釋。在商品房預售中,一般房地產銷售商均採用定式合同,或稱標準合同,合同內容固定,適用於所有購房者。購房者對合同內容只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沒有更多的協商餘地。如訂立合同,對其中的免責條款也只能接受。在這種情況下銷售商負有比在非定式合同中更為嚴格的提請注意義務。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對其中的免責條款做更為嚴格的審查。

  2、免責條款的法律效力

  ***1***免責條款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無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這是對免責條款進行限制的法律依據。因此,在預售商品房中,有上述內容的免責條款無效。應注意的是,這裡所指的違反法律,是指違反法律的強行性規範,只有違反強行性規範的免責條款才為無效。

  ***2***免責條款不得免除故意和重大過失責任。如果允許當事人在合同中訂立免除故意或重大過失責任的條款,則無異於鼓勵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負責任地履行合同,這就與民法通則規定的誠實信用的原則相違背,且不符合合同訂立的目的。目前國外的立法對免除故意或重大過失責任的免責條款均持否定態度,如《德國民法典》第276條第2款規定:“債務人因故意行為而應負的責任,不得預先免除。”《希臘民法典》第332條規定:“旨在預先免除或限制對故意或重大過失所負責任的協議無效。”我國合同法亦規定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目前有些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因售房方的過失行為導致的損害,購房方不得要求賠償”,這一免責條款中的“過失行為”應視為不包括重大過失行為在內。

  ***3***免責條款不得免除合同當事人的基本義務。也就是說,免責條款的免責以合同的基本義務得到履行為前提。如果允許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的基本義務而不承擔任何責任,就背棄了合同的本來目的,且與法律的原則相違背。例如:商品房銷售商有將質量合格的、權屬明確合法的房屋交付給購房者的義務,如果在合同中訂立“銷售方不對房屋質量承擔責任”或“與出售房屋有關的所有權糾紛、土地使用權糾紛,本公司不負責解決”等條款,即屬免除基本義務,當然無效。此外,如果違約行為嚴重到使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落空,即嚴重違約或根本性違約的情況下,也不得援用免責條款,因為這種情況同屬於不履行合同的基本義務。

  ***4***免責條款不得違反公平原則。公平原則是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它的要求之一就是民事主體在承擔民事責任上要合理。如果商品房銷售商憑藉自己的優勢,訂立對購房人顯失公平的免責條款,購房人就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機關申請撤銷或變更。例如在合同中訂立“對由於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的過錯造成的損失,售房方不承擔責任”,即屬顯失公平的條款。因為在施工單位或設計單位等第三人過錯造成售房方違約的情況下,售房方可以依據與第三人的合同追究其違約責任,獲得賠償。而買房人與第三人無直接法律關係。不能向第三人索賠,如果再免除了售房者的違約責任,則購房人的損失得不到任何補償,不公平性顯而易見。

  ***5***免責條款不得免除人身傷害責任。免責條款一般是對違約責任的限制或免除,目前隨著合同中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情況的增多,一般認為免除人身傷害責任的條款是被嚴格禁止的。如英國1977年《不公平合同條款法》規定免除或限制過失造成的人身傷害或死亡責任的條款無效。我國合同法規定,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條款無效。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免除人身傷害責任的條款與法律基本原則及社會公共道德標準相違背。因此,在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售房方不得訂立免除給購?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斐扇鬆砩撕λ?Τ械5腦鶉蔚拿庠鶥蹩睢?/p>

  3、對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規制

  針對目前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免責條款較多,消費者權益受到重重限制的情況,應從社會各方面對免責條款進行規制。從各國的做法及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規制。

  ***1***立法規制。即從法律上規定免責條款訂入合同的條件、有效無效的要件、解釋規則、無效或被撤銷後的法律後果等。世界許多國家在民法典中對此問題加以規定,如《義大利民法典》第1341、1342條。還有的國家針對定式合同及免責條款制訂專門法律,如《英國不公平合同條款法》、《以色列標準合同法》等。我國以往的民事法律沒有對此問題的專門規定。新頒佈的合同法增加了相關內容,如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四十一條、五十三條等,填補了立法上的空白。

  ***2***司法規制。司法規制是指人民法院對免責條款有司法審查權。法院可以根據受理的案件之具體情況,對免責條款是否已訂入商品房預售合同、免責條款有無違反國家強行性法律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是否有效等進行確認。法院還可以通過對免責條款進行解釋,保護購房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對於顯失公平的免責條款,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確認其為可撤銷的條款,使它對當事人不生效。司法規制對於保證購房者免受不公平免責條款的侵害起著重要作用。

  ***3***行政規制。限制免責條款的消極作用還可以通過行政規制進行。行政機關可以建立事先稽核制度,銷售商制訂的定式免責條款需先向主管行政機關——房地產管理機關申報核准後才可以使用。這樣,行政機關就可以在稽核時發現不公平的免責條款。目前德國及日本即採用這種方式。此外,行政機關還可以採取事後監督的方法,如在法國,政府組織特別委員會調查不公平合同條款,依據委員會的建議釋出命令,禁止使用特定型別的合同條款。目前我國許多地方的房地產管理機關要求轄區內的房地產預售使用規定的合同文字,防範不公平免責條款的出現,這也屬行政規制的一種。房地產管理機關還可以對使用不公平免責條款的銷售商進行處罰。

  ***4***社會團體規制。在我國,購房者還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與銷售商的糾紛。消費者協會還可以建議銷售商停止使用對購房人不公平的免責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