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拆遷過程中的損失賠償有哪些範圍

  拆遷是把經城市規劃、土地管理機關批准,將原土地合法使用者及房屋合法使用者及房屋合法使用者遷到其他地方安置,並拆除清理原有建築或其他防礙專案實施的地上物,為新的建設專案施工創造條件。下面由小編為你介紹相關法律知識。

  ?

  1、企業經營用房的市場價格賠償。企業經營性用房的補償物件只能是房屋的產權人,如果企業是承租人的話,那麼只能是對承租人在租賃期間對自建的地上物有權獲得補償。

  2、企業經營場地的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賠償。企業經營場地的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的補償物件是土地使用權人,補償依據以證書或租賃合同為準。

  3、不可移動裝置的損失補償。對其補償的標準應按照裝置使用年限進行折舊或重置市場價格計算。

  4、可移動裝置的搬遷費、安裝費的補償。具體補償標準按照當地搬遷費標準或實際發生額計算,安裝除錯費應當由裝置供應商出具報價和證明。

  5、人員遣散安置和停工留薪等費用補償。異地遷建廠房的,需要支付停工期間的工資和社保費;對於停止經營的,需要依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6、停產停業造成的訂單違約損失補償。訂單損失應當出具正式法律文書證明,以判決書的形式確定解約損失證明效力最高,被拆遷企業不能隨便與客戶約定中止訂單的賠償協議,否則拆遷人或徵收人不予認可。

  7、停產停產造成的預期利潤損失補償。被拆遷企業應當證明投資數額和近三年平均合理利潤,以證明合理的投資收益回報,結合剩餘經營期限,計算預期的利潤損失。

  8、其它與拆遷有關的損失補償。如實驗室、無菌車間、包裝車間等特殊廠房的驗證費,廣告投入後尚未回收成本的損失,駐外機構停產期間的必須開支等等。

  以上這些賠償專案的數額需要根據被拆遷企業的具體情況核算確定。

  相關閱讀:

  折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為明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中的權利義務關係而訂立的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合同,它適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具有下列特徵:

  ***1***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

  ***2***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

  ***3***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合法行為。

  ***4***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檔案。

  ***5***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一種雙務有償協議,協議的當事人依據協議享有一定的權利,同時又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6***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必須採用書面的形式。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主要內容有: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準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準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